食品标准与法规
一、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二、深化标准体制改革 三、加大投入力度 四、加强宣传培训
小结
掌握内容 1 论述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 2 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3 论述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4 简述我国食品标准发展存在的问题 5 简述加快我国食品标准发展的战略措施
3、要带着感情学。 要与标准与法规“谈恋 爱”,培养对标准与法规对象的感情。
第一章 绪 论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二流的企业卖技术 一流的企业卖专利 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
第一节 我国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一)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和支持 (二)全国人大及政协推动、加速立法 (三)食品安全立法处于关键时刻
一、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立法需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
(五)食品安全控制趋势
“四 化”
1、 “集中化”——多部门监管模式 2、 “法典化”——食品安全标准 3、 “集成化”——食品安全信息 4、 “社会化”——食品安全服务
三、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路
(一)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 (二)清理/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 律法规
(三)建立协调机制
1. 成立中央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 2. 成立省一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 3. 建立地方之间协调合作机制
(一)过去“食品安全”没有明确地成为中国 食品安全立法的整体性目标
(二)立法没有能及时反映国内外食品安全 形势的巨大变化
(三)立法未能跟上食品安全技术科学/管 理科学迅捷发展的步伐
(四)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强调监管法, 忽视基本法
(五)食品安全管理职能尚未全部法治化
二、国际食品安全立法主要 经验和启示
第二节 食品技术标准发展的战略背 景
一、经济全球化食品技术标准面临新的挑战
•每年的人类农残、药残超标、动物疫病造成的食品出 口受阻事件
虾仁氯霉素超标——欧盟2002年1月停止 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影响山东出口 创汇3亿美元。
我国禽流感事件(2004.1)——40多个 国家对我国禽肉封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食品技术标准提出新 的要求
目前小康——以温饱为特征
新要求——解决环境恶化、 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 能源紧缺等问题。
三、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需要为 食品技术标准提供技术保障
食品工业发展面临问题:
1 环境恶化 2 食品安全 3 升级换代 4 国际竞争
第三节 国外食品技术标准发展战略 的基本经验
(四)推动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意义
1. 体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作和在中央政府 指导下的分工与责任
2 对食品安全问题能作出更迅捷的反应 3 促进国家立法的实施
5. 当今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的选择
(1)美国模式:制订统一的综合性的《地方 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2)日本/欧盟模式:分别制定《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条例》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共同特点
(一)总的趋势和潮流是基本法统衔监管法
(二)加大立法监管力度,及时修订 充实法律内容
(三)贯穿国际食品安全立法的 四大新理念
1、综合治理理念 2、协作治理理念 3、责任治理理念 4、科学治理理念
(四)现代食品安全立法强调四大治 理原则
1、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原则 2、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原则 3、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原则 4、政府宏观治理与企业微观治理统一原则
第六节 推进我国食品标准发展 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需要为前提, 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核心,借鉴国外 成功经验,建立食品技术标准与产业发 展相结合的食品标准管理体制。
二、战略目标
1 通过修订食品标准,提高标准 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2 通过食品标准的推广,实现食 品的无公害生产。
一、强调标准市场适应性 二、重视技术标准国际化 三、注重标准化人才培养 四、突出科技与标准统一
第四节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技术水平低 二、市场实行性差 三、体系结构失衡 四、国际化程度低 五、实施效果差
第五节 我国食品标准发展的制 约因素
一、技术研发方面 二、标准制定方面 三、实施推广方面 四、支撑体系方面
食品标准与法规
主讲人:钟耀广
怎样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
1、《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安全的主要 专业基础课之一。共27个学时)。《食品标准 与法规》是食品安全的“吃饭课”。必须学好!
2、学习方式:“课堂理论教学+自学+实践 ”各1/3。在大学时不会自学的人是“高级文盲 ”。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只会理论不会实践, 等于白学。
三、重点领域
1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标准 2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标准 3 大宗农产品与优势、特色农产品技术标
准 4 食品高新技术标准
四、战略任务
1 加速制定步伐 2 推进实施推广 3 加强科学研究 4 加快队伍建设 5 加强检测检验 6 实施国际化战略
第七节 加快我国食品标准发展 的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