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高危儿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二、建立健全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网络,做到广覆盖,早筛查。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辖区内高危儿筛查网络,各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
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高精心整理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具体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学科。
(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及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高危儿干预专科门诊,按照《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常规》(见附件三)、《高危儿分类分级五、强化高危儿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对高危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精心整理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加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潜在风险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的保健意识、以及接受高危儿筛查筛查及管理的依从性。
力求做到对每一个高危儿都能够的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切实提升高危儿的生命质量,减少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
六、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七、早产儿出院后管理流程精心整理组长:市卫健委妇幼处副组长:徐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精心整理成员: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新生儿科、产科、康复科)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康复科、儿童保健科、营养科)1.2.3.4.量控制,每年至少一次。
探讨高危儿筛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持续整改措施,不断提升全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的工作质量。
5.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升高危儿筛查、管理的综合能力。
精心整理6.掌握全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的信息,每年质量控制后,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分析改进效果。
7.开展高危儿筛查管理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全市的高危儿筛查管理工作。
2.3.4.5.(一)高危儿筛查评估制度1.各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危重孕产妇的筛查与分类分级管精心整理理。
并将高危新生儿的高危因素详细记录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手册》、《儿童健康管理手册》及出院记录上,出院时嘱高危儿家长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科说明高危新生儿的情况。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医生应及时掌握辖区内新生儿信息,做4.生进行登记管理,并根据高危因素依据《徐州市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进行评估分成A类、B类,分别转诊到所在辖区县(区)级或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高危儿专科门诊接受定期随访。
精心整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发育偏移儿童根据偏移情况转诊到县(区)级或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高危儿专科门诊。
凡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未设立高危儿专科门诊的,应将所有高危儿转诊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高危儿专科门诊。
高危儿转出机构应对转出高危儿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进行常规保健管理。
6.发育偏移儿童的随访根据发现时年龄及发育偏移程度决定随访频次、内容,是否需要其他检查、转诊等。
精心整理(三)高危儿个案管理制度1.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及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应设立高危儿专科门诊,接诊本院转介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转诊的高危儿,询问既往信息建立个案。
2.4.5.(四)高危儿会诊、转诊制度1.高危儿专科/随访门诊在高危儿随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运动或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者需请康复科会诊。
精心整理2.出现严重喂养困难、营养性疾病者需请营养科、消化科等会诊。
3.发现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神经科疾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者需请相应科室会诊。
4.不具备会诊条件或病情严重者,转相应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核人员签名:精心整理附件三、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常规(包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1.2.体格检查和观察每次随访时对高危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根高危因素的不同进行重点检查和观察,如早产儿首次检查重点观察哭声、反应、呼吸、吸吮力等,颅内出血、严重精心整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注意观察反应、四肢活动及对称性,进行肌张力、反射等神经系统检查。
3.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40周数4.(1史及父母的担忧,仔细观察儿童各能区的发育水平并检查神经系统,识别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危险因素和有利于儿童发育的保护因素。
可参照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使用“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发育监精心整理测。
(2)发育筛查和评估发育监测发现的任何可疑或异常均应采用标准化的发育筛查工具进一步鉴别。
5.(1(2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同时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眼病和视力检查。
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时)精心整理实验室检查: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巨细胞病毒DNA 、染色体/基因等遗传代谢检查其他检查:头颅B超、MRI/CT检查;眼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视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
2.新生儿吃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注意勿影响新生儿呼吸,注意有无吐奶。
精心整理3给新生儿抚触,让新生儿看人脸或鲜艳的玩具、听悦耳的铃声和音乐等,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二)1-3月龄发育促进指导到交流应答的目的。
4.鼓励婴儿自由翻身、适当练习扶坐,让婴儿多伸手抓握不同质地的玩具和物品,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精心整理(四)6-8月龄发育促进指导5.父母多陪伴和关注婴儿,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扩大活动范围,鼓励与外界环境和人接触。
4.增加模仿性游戏,如拍手欢迎、捏有响声的玩具、拍娃娃、拖动毯子取得玩具等。
(六)12-18月龄发育促进指导精心整理1.给予幼儿探索环境、表达愿望和情绪的机会,经常带幼儿玩亲子互动游戏,如相互滚球、爬行比赛等,引导幼儿玩功能性游戏,如模仿给娃娃喂饭、拍睡觉等。
2.多给幼儿讲故事、说儿歌,教幼儿指认书中图画和身体部位,引导幼儿将语言与实物联系起来,鼓励幼儿有意识的用语言表达。
和跑、握笔模仿画线、积木叠高等。
精心整理四、早期干预咨询指导工作常规早期干预咨询指导是早期对于有残疾和育迟缓/障碍风险的高危儿或者有发育偏移的高危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和支持,以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2.综合干预治疗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某一方面有治疗作用,可改善某一部分的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脑损伤所致的所有损害。
应坚持以功能训练为主,包括视听触觉训练、精心整理神经发育治疗、运动功能训练、水疗、物理疗法及亲子游戏活动等,进行长期的、综合性的治疗。
3.长期干预治疗1.了解儿童目前所具备的功能和技能,即通过评估了解儿童目前运动、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各能区的功能和技能水平,以现有的水平为起点,制订干预计划;精心整理2.了解家庭的经济能力、资源和关心的问题,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制订适宜家庭条件和能力的干预训练计划;3.制订预期达到的目标,并定期测评,根据发育进程修订干预方案;运动”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
2.婴儿科学按摩:是通过对宝宝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技巧的手法操作。
让大量温和、适度的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配合科学专业的穴位按摩手法,精心整理促进婴儿的生理和情感发育。
3.亲子活动根据不同月龄的发展目标、心理成熟度及各种能力的关键期,采用医教结合的实施干预计划。
2.制定每位小儿的早期干预目标,对干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
精心整理3.协调医护及家庭对小婴儿的综合干预及护理,并对干预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4.熟练运用运动功能训练、婴儿抚触和婴儿操等。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附件五、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各级人员职责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职责1、孕期保健人员职责院记录中记录高危因素。
指导家长出院后携带出院资料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受高危儿管理。
具备高危儿筛查和干预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可开展高危新生儿出院后干预管理工作。
精心整理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医生职责:1.及时掌握辖区内高危新生儿情况,按照《徐州市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详见附件1 )对高危儿进行初步筛查分类,进行理。
精心整理2、开展高危儿的生长监测、发育评估及相关检查,对不伴有神经精神、运动等发育异常的高危儿实施预见性指导。
对伴有神经精神、运动等发育异常的高危新生儿进行干预指导。
3、对干预效果不佳,或出现明显发育落后的高危儿转上级高危高工作。
3、负责院内或基层转诊的高危儿干预工作,并将干预意见及时反馈给转诊单位。
精心整理4. 负责全市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的考核、督查指导工作。
5.组织开展高危儿疑难病症讨论,并将结果应用于全市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实践。
脑瘫等疾病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及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一、高危新生儿概念精心整理高危新生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二、高危新生儿分类精心整理B类高危新生儿,一般由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接诊并进行专案管理,必要时转诊至有关医疗机构专科门诊。
对同时存在三项及以上A类高危因素者转为B类高危新生儿进行精心整理管理。
四、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一)高危新生儿的筛查l、A类高危新生儿的管理。
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对接诊的A 类高危新生儿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季度至少1次)和生长发育评估。
对随访过程中发现明显异常情况的儿童由本机构进行干预精心整理治疗,或转诊至相关机构进行诊疗。
2、B类高危新生儿的管理。
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对B类高危新生儿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进行随访(生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生精心整理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