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危儿追踪管理制度

高危儿追踪管理制度

高危儿追踪管理制度
一、对所有高危儿专册登记存档,并进行定期追访,记录诊断和干预结果。

对曾在新生儿期进行急救的高危儿可以增加随访次数。

二、随访中给予全面体检、神经行为发育检查等。

三、对高危儿常规指导视听训练,触觉刺激(游泳、抚触),四肢操等早期家庭干预措施。

针对随访婴儿利用耳声发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凡 3 次听力筛查异常者转上级医院,以确保出生后 6 个月内对听力筛查障碍患儿给予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对言语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四、 1 岁内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神经运动发育检查或高危儿脑损伤筛查,及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或早期脑瘫健康训练指导。

五、做好高危儿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喂养、护理及防病知识,做好高危儿家庭监测的宣传工作,提高家庭自我监测能力。

六、如随访中发现有生长发育迟缓、智能发育迟缓、脑瘫言语障碍问题应及时经行干预治疗,对于不能治疗的患者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七、高危儿管理程序
筛查f登记f管理f结案
附:高危(体弱)儿童管理对象:
(一)高危胎儿:(孕期高危因素)
1、有脑瘫家族史、家族遗传、代谢病史。

2、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35岁。

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V 16岁。

3、孕期子痫、外伤、晕厥。

4、孕期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5、孕期感染:发热、腹泻、病毒性感染及其他。

6、本次妊娠有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等,母婴血型不合。

7、自然流产》3次。

妊娠次数》4次。

8、孕期疾病:高血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糖尿病、中重度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癫痫、肾炎、结缔组织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9、孕期接触有害理化因素:放射线、有毒化学物品、高压线、造纸厂、水污染及其他。

10、孕期使用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

如:链霉素、卡那、庆大、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激素、抗过敏药、镇静安定药、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类药、抗滴虫药、麻醉药。

11 、孕妇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12、孕妇既往死胎、死产、围产儿死亡史。

(二)高危新生儿
1、早产:孕期V 37周。

过期产:孕期〉42周。

2、低出生体重v 2500g。

高出生体重》4000g。

3、双胎或多胎儿。

4、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5、病理性黄疸,核黄疸,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母乳等黄疸除外)。

6、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7、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期出现持续性低血糖。

8、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

9、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三)高危婴幼儿:(教会家长观察高危因素)
1、护理婴儿时手脚常打挺,用力屈曲或伸直“很有力”。

2、满月后头总后仰,扶坐时头竖不起。

3、3 个月不能抬头;眼睛不能跟随移动物体,眼球震颤。

4、4 个月紧握拳,拇指紧贴手掌。

5、5 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6 个月扶立时,足尖、足跟不能落地。

7、7个月不会发ba、ma音。

8、8 个月不能独坐。

9、头和手频繁抖动。

10、整日哭闹或过分安静,喂养困难。

11、大运动落后 3 个月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