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述新版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述新版

《公共组织学》课程作业(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案例分析学生姓名:李沛欣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年级专业:08级公共事业管理学号:00831040完成日期:2009年4月18日【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由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提出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新型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它的七条要点突破了之前盖布勒和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独树一帜,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它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区别,也是它备受推崇的原因,“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新潮流,对我们政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新公共服务登哈特新公共管理比较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简介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着名学者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夫妇于20世纪末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共同提出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结晶,它表明了传统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正在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

管理主义包括一些核心的观念:社会进步需要持续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需要管理,管理是一项重要功能,管理者应当拥有管理权限。

P2NPM理论对管理持有两个理念:管理自由化和市场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的工作重点既不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就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其基本要点是: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4、为公共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二、关于登哈特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书的封面,珍妮特·登哈特的名字赫然印在她的丈夫罗伯特·登哈特之前,可见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还是在于她。

但是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罗伯特·登哈特,因为他不仅和他的妻子共同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观点,还提出了其他的很有见地的理论,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介绍。

罗伯特·登哈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博士,大学教授,政治顾问。

代表性着作:《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中人的行为管理》,《公共服务的新生》,《公共服务中的行政领导》由此可见,罗伯特·登哈特的成就绝不只是在新公共服务方面,还在公共组织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背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是质疑和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NPM)的一种尝试。

1.NPM的特征(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胡德教授的归纳):①专业化管理;②明确目标,测量绩效;③产出控制,强调实际成果;④部门拆分与重组以打破部门本位主义;⑤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⑥吸收和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⑦强调有效利用和开发资源2.NPM的核心理念①管理的自由化: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家和其他人必须让“管理者”来管理,要解除规制与分权,使管理过程(如预算、人事、采购)等合理化。

②管理的市场化取向竞争;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于公共部门);四、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与概念基础1.民主公民权理论(1)公民权的概念:①一般的理解:公民权即一种合法的身份,具体包括由法律体系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②宽泛的理解:公民权涉及的是一些与一个人在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成员资格特性有关的更加一般的问题,如公民的权利与责任,而不问其合法身份;(2)利已主义的公民权观: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增进社区以及社区内部个人的经济利益,国家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应该只是建立在自利观念的基础上。

政府的作用就是确保个人自身利益能够自由、公正的相互影响。

(3)政治利他主义的公民权观(积极的公民权):①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更大的公共利益,对公民有着更高的要求。

②公共精神或政治利他主义包含着:爱与责任③只有爱与责任才可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协调一致;④公共精神需要培育和维护,而对正义原则、公共参与和公共审议的不断关注则能够有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与维护。

(4)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自身利益的公民权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把公民视为公民而非顾客、委托人、不仅追求效率,而且追求回应度的提高和公民信任度的增加。

2.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1)、健康的社区生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①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益中介,②是现代人生活的主题;(2)、公民社会对于现代的个人生活与民主治参与都至关重要①公民社会: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个人对话与评议的地方;这种个人对话与评议是社区建设与民主的本质所在;②公民社会:由充当个人与更大社会之间联系舞台的各种社会团体所构成。

是公民在草根层次积极参与舞台;(3)、政府在建立、促进和支持公民与其社区之间关系上能够发挥关键性的积极作用:①政府帮助建立强大的公民互动网络,开辟新的对话与争论渠道,就民主治理问题进行公民教育;②公共行政官员能够为社区和社会资本建设作贡献:鼓励公民参与决策而增进社会资本;3.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1)阿吉利斯的人本观:认为组织研究应该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在组织的发展中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2)罗伯特·戈利姆比沃斯基的人本主义组织观①批评传统组织理论所主张的自上而上的权威、等级控制及标准的工作程序等个人自由个人道德不敏感;②主张一种组织发展观:即通过组织创造解决问题的开放氛围以使组织成员正视问题而非争斗与逃避;在组织中的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信任,用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来弥补甚至取代角色或地位的权威。

决策权责应尽可能接近信息源;使竞争有助于满足目标。

–即最大限度地增进个人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建立一些既承认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承认组织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的报酬体制‘–为组织内部的人们增加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空间;–努力创造冲突得以积极、恰当浮现和管理的条件;–努力增强对团体过程及其绩效后果的认识;(3)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4.后现代公共行政(1)批评主流的行政学思想:①实证主义的知识获得方法;②理性主义的假设(基于市场的理性选择理论);③技术(专家)统治观。

(2)信奉“会话”理念:①公共问题通过“会话”要比通过“客观”地测量或理性分析更有可能得到解决;②“会话”理念把行政官员与公民视为彼此充分参与的,他们不仅仅是召集到一起谈话的理性个体,而且是在一种他们作为人而相互接洽的关系中的参与者,③这种协商与达到共识的最终过程也就是个体随着自己的参与而彼此相互接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包含了人类个性的所有方面,他们不仅有理性,还有经验、直觉和情感。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1.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2.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3.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4.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新公共服务反对新公共管理认为的“公共利益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聚集”,认为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它强调公民权和公民参与。

认为公务员或行政官员应该被理解为将公民责任延伸到其一生工作中的人,他们是一种职业公民,他们所委以从事的工作是我们在一个复杂的政治共同体中不能亲自干的工作,行政官员应该是那些“特别负责人”的公民,他们是全体公民的受托人。

所以,行政官员除了学会管理方法外,还要富于民主精神。

行政角色源于公民角色,因此,帮助公民参与政治工作应该是行政官员角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这里涉及的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关于政府和公民的定位问题,老公共行政认为公民是需要帮助的依赖者,所以导致了政府在现实中往往无法提供公民满意的服务;新公共管理认为公民是顾客,虽然培养顾客意识较之老公共行政已有很大进步,但新公共服务提出了激烈的反对,认为,如果把公民当顾客,会使公共精神沦陷。

一方面,顾客的实力和影响力不同,这会直接导致所获得服务的差异,弱势的顾客将无法满足合理的要求,事实上,近代政府角色的作用和地位本就是围绕市场的关系发展来的,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无法保证公平,所以才需要政府作用的发挥,如果政府也市场化了,那这种不公将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顾客和顾客之间的需求会产生冲突,顾客的需求和公共利益也会产生冲突,例如“公用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都是顾客意识在公共领域中应用的弊端。

就像登哈特所说,利用“顾客服务”的言词和方法既具有实际困难也具有理论困难。

在政府中,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应该是“所有者和主人”,顾客的利益和主人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政府必须对更大的公共利益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个别消费者和利益负责,个人利益的聚集并不等于公共利益。

2.追求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就是重新肯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

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学术界有四种观点。

一是规范模式,认为公共利益是评估公共行为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是政治秩序应该追求的一个目标;二是政治过程论,认为公共利益的内容没有我们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重要,为了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应该更加关注过程;三是公共利益废止论,认为公共利益无法衡量和界定,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考察;四是共同利益,认为公共利益所依据的是对集体价值观的积极且有意义的追求,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公共利益表明一个不仅包含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包括共同的民主和宪政价值的过程。

例如维护清洁的空气,即使这样会妨碍公民焚烧垃圾的权利。

在老公共行政中,公共利益是理性决策的副产品,公务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最佳途径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新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被界定为废止论,认为没有必要讨论公共利益,因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和聚集就是公共利益。

在新公共服务中,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聚集,而是公民对话和参与的过程。

行政官员不是公共利益的单独主宰者,而是在一个由公民、团体、民选代表和其他机构组成的治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角色。

它强调政府的角色在于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确保公共问题解决方案本身及其产生过程都符合正义、公正和公平的民主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