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探究,了解贝多芬,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运用肖像描写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手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
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课前预习·自主导学】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磐石()喧嚣( ) 深邃( ) 重荷( ) 门槛( )
2、解词。
重荷: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课内学习·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内讨论: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二、研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后复习·训练反馈】
1.给加点字注音:
门槛()重荷()深邃()下颏()
磐石()喧嚣()踌躇()()
2.根据注音写汉字:
péng()勃含xù() róng()岩沉yù()打rǎo() mò()不作声
3.多音字注音组词
挑()___荷()___丧()___挣()___
()___()___()___()___
4.词语填空
()人注目杂乱无()零乱不()()不作声
()不通风不见()日掌声()动()劳无益
5、贝多芬是国作曲家,代表作有、、。
6、法国作家的《名人传》,写了三位“巨人”,另两位是、。
教学(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