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因子选股策略经典梳理

多因子选股策略经典梳理

多因子选股策略经典梳理股市之道无非三点:1择时,2选股,3 仓控。

精通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以在股市中所向披靡。

但是精通二字何其艰难。

在量化选股策略中。

多因子策略作为一个主要武器,被各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长期使用(小编注:国内策略同质化相当严重,本文仅作为交流探讨推荐)。

在此我们为不熟悉多因子的各位朋友梳理一下不同风格的因子,以及他们的有效性。

股价是由资金推动的(上涨为正向推动,下跌为反向推动)。

但是影响资金进入和推出的因子确实千千万万,有基本面的,有消息面的,有人看国家政策,有人看分析师预测,有人听朋友介绍,有人跟风大V等等不一二足。

下面我将从9大类33个因子来给各位逐一分析。

首先给出在长时间来看表现优秀的因子。

1、规模因子,小市值效应。

(推荐指数5颗星)。

在国内外不管是成熟市场还是我国的不成熟市场,小市值效应一直存在。

并且小市值的逻辑也很清晰,市值越小被操纵的可能性就越来大,推动的估价上涨的资金需求就越小。

试用注意事项(震荡市或牛市表现优秀,下跌市跌幅大幅快于大盘---牛市买小股,熊市进蓝筹)2、动量反转因子。

(推荐指数5颗星)前一个月的涨跌幅度的反转效应明显。

长得多了当然要跌,跌得多了当然要涨,均值回归远离。

这个其实和我们所说的补跌补涨类似,从长期来看如果牛市来了,大家都会涨,只不过有的先涨,有的后涨;熊市来了大家一块跌(贪婪与恐惧的典型表现)3 、交投因子,即换手率因子。

(推荐指数4颗星)(我们选取一个月日均换手率)。

换手率高的后面表现的貌似都不佳(但经过测算新股和次新股貌似并不适用)。

逻辑依然很清晰,长期换手率高,总让人觉得有点出货的嫌疑,不是么?4、预测因子。

(推荐指数5颗星)预测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值)。

预测收入增长但是是利好了,预测收入增长越高,利好越高。

不是么,逻辑依然清晰。

这个因子在万德等软件上有统计,各位可能不太容易获得。

因子包括9类,规模因子,估值因子,成长因子,盈利因子,动量反转因子,交投因子,波动率因子,分析师预测因子。

1.规模类因子。

包括: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2.估值类因子。

包括:市盈率(TTM),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企业价值倍数3.成长类因子。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归属于母公司的近利润同比增长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同比增长率4.盈利类因子。

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报酬率ROA、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5.动量反转因子。

前一个月涨跌幅,前2个月涨跌幅、前3个月涨跌幅、前6个月涨跌幅6.交投因子。

前一个月日均换手率7.波动因子。

前一个月的波动率,前一个月的振幅8.股东因子。

户均持股比例、、户均持股比例变化、机构持股比例变化、9.分析师。

预测当年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最近一个月预测净利润上调幅度、最近一个月越策主营业务收入上调幅度,最近一个月上调评级占比以下为模型的设定前提:1、研究范围为中证800指数成份股,时间跨度为6年;2、组合调整周期为月,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构建下一期的组合;3、我们按各指标排序把800只成份股分成:1-50、1-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0、501-600、601-700、701-800、751-800等10个组合;4、组合构建时股票的买入卖出价格为组合调整日收盘价;5、组合构建时为等权重;6、在持有期内,若某只成份股被调出中证800指数,不对组合进行调整;7、组合构建时,买卖冲击成本均为0.1%、买卖佣金均为0.1%,印花税为0.1%;8、组合A相对组合B的表现定义为:组合A的净值/组合B 的净值的走势;9、由于各因子的量纲不一样,我们对各因子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公式为:(因子值—因子均值)/因子标准差一、多因子组合在相应时间内的表现情况我们选取规模因子(总市值)、估值因子(市盈率TTM)、成长因子(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盈利因子(净资产收益率)、动量反转因子(前1个月涨跌幅)、交投因子(前1个月日均换手率)、波动因子(前1个月波动率)、股东因子(户均持股比例变化、机构持股变化)、分析师预测因子(最近1个月净利润上调幅度)等10个因子构造等权重多因子策略。

由上面的运算结果可知,组合大幅度跑赢上证指数。

月度胜率近70%二、拆分各单独因子表现情况1.规模因子通过对给定时间内(时间为为6年)市场的分析,不管是从总市值、还是流通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看,A股市场存在较为显著的小盘股效应。

市值较小股票构造的组合整体上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也大大优于总市值较大股票构造的组合。

规模因子(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子,其中总市值因子最为显著。

总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结果指标名字:总市值从小到大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总市值从小到大排序:1-50名总收益:1021.10%年化收益率:45.77%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49跑赢概率:63.64%(以下类似)1-100名814.26%41.20%4761.04%101-200名473.13%31.29%4761.04%201-300名271.40%22.70%4457.14%301-400名246.74%21.39%4153.25%401-500名247.91%21.46%4254.55%501-600名169.65%16.73%4051.95%601-700名222.65%20.04%4659.74%701-800名87.76%10.32%3140.26%751-800名68.73%8.50%2937.66%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1-50名总收益:597.27%年化收益率:35.36%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47跑赢概率:61.04%1-100名695.00%38.16%4761.04%101-200名413.27%29.05%4963.64%201-300名344.26%26.18%4254.55%301-400名278.08%23.04%4558.44%401-500名226.14%20.24%4153.25%501-600名191.69%18.16%4355.84%601-700名171.19%16.83%4254.55%701-800名121.43%13.20%3646.75%751-800名74.89%9.11%3342.86%自由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自由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自由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1-50名总收益:664.90%年化收益率:37.33%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46跑赢概率:59.74%1-100名688.01%37.97%4659.74%101-200名493.93%32.02%4862.34%201-300名335.64%25.79%4558.44%301-400名266.92%22.47%4153.25%401-500名199.85%18.67%4355.84%501-600名180.32%17.43%3950.65%601-700名181.40%17.51%4254.55%701-800名120.65%13.13%4254.55%751-800名87.51%10.30%3241.56% 通过6年内市场的分析,整体上来说,从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企业价值倍数等估值指标看,估值较低的股票组合表现较好。

估值较低股票构造的组合整体上超越沪深300指数,也优于估值较高股票构造的组合。

估值因子(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企业价值倍数)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子,其中市盈率(PE,TTM)因子最为显著,其次是市现率(PCF,TTM)。

市盈率(TTM)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市盈率从低到高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市盈率从低到高排序:1-50名总收益:689.98%年化收益率:38.02%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53跑赢概率:68.83%1-100名594.14%35.27%5470.13%101-200名575.34%34.69%5064.94%201-300名357.59%26.76%4659.74%301-400名272.75%22.77%4862.34%401-500名227.39%20.31%4355.84%501-600名131.02%13.95%4457.14%601-700名116.82%12.82%4457.14%701-800名194.67%18.35%4254.55%751-800名203.78%18.92%4457.14%市净率从低到高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市净率从低到高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市净率从低到高排序:1-50名总收益:452.54%年化收益率:30.54%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44跑赢概率:57.14%1-100名423.63%29.45%4659.74%101-200名356.67%26.72%4558.44%201-300名411.85%28.99%4457.14%301-400名355.17%26.65%4862.34%401-500名287.72%23.53%4558.44%501-600名197.51%18.53%4659.74%601-700名194.90%18.37%4153.25%701-800名118.40%12.95%4051.95%751-800名81.05%9.70%3646.75%(四)盈利因子通过对时间内市场的分析,整体上来说,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毛利率等盈利性指标看,盈利能力较强的股票组合表现较好。

盈利能力较强股票构造的组合整体上超越沪深300指数,也优于盈利能力较弱股票构造的组合。

但销售净利率较高股票构造的组合表现反而较差,落后于沪深300指数,也落后于销售净利率较低股票构造的组合。

盈利因子(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毛利率)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较为显著。

净资产收益率由高到低排序处于各区间的组合表现净资产收益率由高到低排序总收益年化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跑赢概率沪深300指数200.16%18.69%净资产收益率由高到低排序:1-50名总收益:380.91%年化收益率:27.75%跑赢沪深300指数次数:49跑赢概率:63.64%1-100名425.56%29.53%5166.23%101-200名287.98%23.54%5166.23%201-300名234.58%20.72%4457.14%301-400名245.22%21.31%4558.44%401-500名268.44%22.55%4355.84%501-600名244.50%21.27%4457.14%601-700名221.35%19.96%4051.95%701-800名310.68%24.64%4761.04%751-800名306.30%24.43%4457.14%(五)动量反转因子通过对时间内市场的分析,整体上来说,A股市场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反转效应,从前1个月涨跌幅、前两个月涨跌幅、前3个月涨跌幅、前6个月涨跌幅看,前期涨幅较小的股票组合表现较好,而前期涨幅较大的股票组合表现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