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KV变电站增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5KV变电站增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5KV变电站增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编制依据 (5)一、施工组织设 (6)(一)工程概况与工程特点 (6)1、工程概况 (6)1.1工程简述 (6)1.2建设规模 (6)1.3工程承包方式及范围 (7)2、工程特点 (7)(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9)2.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9)2.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9)2.1.1.1总的要求 (9)2.1.1.2 临时加工设施 (9)2.1.1.3 设备存放 (9)2.1.1.4 施工用水 (10)2.1.1.5 施工电源 (10)2.1.1.6 通讯 (10)2.1.1.7 消防 (10)2.1.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0)(三)施工方案 (11)3.1施工准备 (11)3.1.1物资材料准备 (11)3.1.1.1工程材料 (11)3.1.3.2 机具设备 (12)3.1.2通讯设备准备 (12)3.1.3施工场地 (12)3.1.4 施工机械配置 (13)3.1.5 施工力量配置 (14)3.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5)3.2.1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 (15)3.2.2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5)3.2.2.1 基础工程施工 (15)3.2.2.2 砌体工程 (17)3.2.2.3 所区构支架工程 (18)3.2.2.4预装式配电装置安装 (21)3.2.2.5电缆沟工程 (21)3.2.2.6控制电缆敷设及接线 (22)3.2.2.7设备接地 (26)3.2.2.8 调试方案 (27)3.2.3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7)3.3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29)3.3.1人工费用成本控制措施 (29)3.3.2材料费用成本控制措施 (30)3.3.3机械费用成本控制措施 (30)3.3.4管理费用成本控制措施 (30)(四)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1)4.1工期安排 (31)4.2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 (31)4.3解决问题的途径 (31)4.4施工进度计划 (32)4.5保证工期措施 (32)(五)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保障要点及技术组织措施 (34)5.1质量目标、方针 (34)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34)5.2.1质量保证外控体系图 (34)5.2.2质量保证内控体系图 (35)5.2.2主要质量职责 (36)5.3质量管理的措施 (37)5.3.1质量管理措施 (37)5.3.2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38)5.3.3 主要质量管理制度 (39)5.3.4 质量的薄弱环节预测及防护措施 (40)5.3.5 不合格品控制 (40)5.4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41)5.4.1设计技术文件; (41)5.4.2 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制定的质量实施细则和地方标准; (41)5.4.3 本工程执行的标准规范目录 (41)5.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2)5.5.1冬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2)5.5.2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3)(六)安全目标、安全保障要点及技术组织措施 (44)6.1安全管理目标 (44)6.1.1 安全方针: (44)6.1.2 项目管理安全目标: (44)6.1.3 项目工程安全目标分解: (44)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44)6.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44)6.2.2 主要安全职责 (45)6.3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49)6.3.1安全管理制度 (49)6.3.2安全管理措施 (50)6.3.3 认真做好民工的资质审查工作和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53)6.3.4本工程执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设施规范》 (53)6.4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程序 (54)6.4.1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程序框图 (54)6.3.2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 (55)6.4.3 危险源控制措施 (57)6.4.5 安全文明施工与作业人员行为规范 (64)6.4.6 本工程安全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65)6.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65)6.6职业健康管理 (68)(七)分包工程的管理 (69)(八)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 (70)8.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70)8.1.1 环境方针 (70)8.1.2 环境保护目标 (70)8.1.3 环境保护危险源 (70)8.1.4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72)8.2文明施工 (72)8.2.1文明施工目标 (72)8.2.2 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 (72)8.2.2.1卫生管理 (72)8.3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74)(九)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75)9.1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75)9.2信息管理 (75)9.2.1信息管理目标 (75)9.2.2 信息管理拟采取的措施 (75)9.3电子化移交 (76)9.3.1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 (76)二、项目管理机构 (78)(一)、项目组织机构 (78)1.1组织机构组成表 (78)1.2项目管理机构关系图 (79)1.3施工现场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及权限 (80)1.3.1项目经理 (80)1.3.2项目总工 (81)1.3.3工程部 (81)1.3.4综合部 (82)1.3.5财务部 (82)1.3.6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 (83)1.4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划分 (83)1.5公司对现场工作的保障 (83)1.6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83)1.6.1项目管理特点 (84)1.6.2 总体要求 (84)(二)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85)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86)附图二、施工计划网络图 (87)附图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88)(三)5S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依据1、《某35kV仙源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招标文件(GZDWSJZHBG-14-011)》2、《遵义市“十三五”配电网规划第2卷第07册(某县中低压配电网规划)》3、《关于对遵义供电局绥阳35kV郑场变电站、某35kV仙源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4、《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92)5、《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6、《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7、《南网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 V1.0》8、《关于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 V1.0的通知》9、《110kV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Q\CSG113003-2012)10、《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反事故措施》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4)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器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2006)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0)19、《10KV~500 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2016)版20、《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T782-2014)一、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与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1.2建设规模1.2.1 某35kV仙源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主变压器:主变2台,其容量为2×4MVA,本期增容1台主变,由原来2×4MVA增容为4+10MVA。

35kV出线:目前1回,备用1回(已上设备,断路器未接2次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35kV新增出线间隔1个。

将原1U温仙线35kV隔离开关互换,由于2次部分上有35kV备自投装置,需在原温仙间隔增加1台线路电容式互感器,更换35kV1#主变进线侧电流互感器3台。

10kV出线:目前9回,备用3回(设备已上)。

采用单母线接线。

更换1、2#主变低压侧和母线分段电流互感器合计9台,更换1、2#主变进线断路器柜2面、分段隔离柜1面、分段断路器柜1面中相应的联络线。

无功补偿:目前2组,容量为2×1200kVar。

本期拆除原有1200kVar无功补偿电容器装置1套,在原有位置新增容量为2004kVar的无功补偿电容器装置1套。

站用变:目前1台,容量为50kVA接于35kV母线上。

本期增加1台10kV站用变,容量为100kVA,接入10kV‖断母线上。

1.3工程承包方式及范围2、工程特点3、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及特殊环节分析3.1工程实际有效施工时间短。

因此施工任务重、工期紧,需投入足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优化施工工艺,采取交叉作业、同时作业的方式,方能如期、保质、保安全完成施工任务。

3.2工程施工阶段具有气候季节性特征,做好季节性施工方案。

3.3“三通一平”能够及时解决,我公司能够及时进场可以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

3.4图纸提供速度及时审图,是影响工程的进度的一大因素。

施工期间将及时和业主、项目监理部及设计院联系沟通,确保设计院出图及审图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

3.5甲方供应的设备及材料到现场的时间、进度、质量、安全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很大因素。

施工期间将及时和甲方、监理、厂家联系沟通,确保甲方供应的设备及材料不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3.6本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材料,如金具等,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一大因素。

施工期间及时和业主、监理、设计沟通,定货前及时把拟采购厂家的资料、样品、实验资料等提供给业主、监理,经业主、监理同意后,及时定货,规定好到货时间、质量、数量、安全等,并在时间和数量上留一定的余度。

(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2.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本工程施工时的项目经理部、生活设施、宿舍设置在离工地现场10米以外的临时活动板房内,站内设临时设备堆放场、材料堆放场、水泥库房、钢筋加工棚、电气工具房、废品池及垃圾池等。

水源、电源的引接。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具体布置位置进场后可按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2.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2.1.1.1总的要求●各种临建设施布置在干燥、无潮湿的高地上,尽可能的设置在硬化的地面上;●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各种临时设施和材料、设备堆放场尽可能临近公路车道,相互位置符合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方便施工。

各种临时设施和材料、设备堆放场不得占用交通道路,也不得占用待建工程项目的基础位置及其施工操作范围内的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