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以及预测习题(完美版)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以及预测习题(完美版)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以及预测习题一、名词解释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时滞、信贷配给、托宾的投资q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B.稳定币值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D.经济增长2.当一个贷款人拒绝提供贷款,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利率甚或更高的利率,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强迫交易B.战略选择C.信贷配给D.共谋行为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制B.复合制C.跨国型D.准中央银行制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结构性调控工具的有( )。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直接管制D.消费者信用控制5.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

A.1765年B.1921年C.1694年D.1473年6.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 )。

A.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C.缅甸D.新加坡7.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A.利率B.超额准备金C.基础货币D.短期利率8.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B.基础货币C.货币供应量D.银行准备金9.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于( )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3年B.1985年C.1984年D.1986年10.货币政策的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构成,其中内部时滞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 )。

A.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决策时滞B.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行动时滞C.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D.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11.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B.基础货币C.货币供应量D.银行准备金12.( )描述了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关系。

A.费雪效应B.菲利普斯曲线C.货币幻觉D.财富效应13.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等于( )。

A.法定准备金B.存款准备金C.基础货币D.超额准备金14.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是( )。

A.结构调节效果B.流动性风险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D.价格风险15.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是( )。

A.相关性B.可测性C.可控性D.替代性1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主要品种是( )。

A.优良公司的股票B.高度可销性的公司债券C.政府债券D.优先股17.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金率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选择性政策工具18.托宾的投资q理论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

A.商品市场B.股票市场C.劳动力市场D.债券市场19.托宾发展了一种关于( )相关联的理论,人们称之为托宾的投资q理论。

A.商品市场与投资支出B.债券价格与投资支出C.收入增长与投资支出D.股票价格与投资支出20.金融中介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完成,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 )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收入。

A.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B.股票价格C.利率D.债券价格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的是( )。

A.中央集权的需要B.统一发行货币的需要C.最后贷款人角度的需要D.票据清算的需要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 )。

A.发行的银行B.管理的银行C.银行的银行D.国家的银行3.一般地,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B.超额准备金C.基础货币D.利率4.一般地,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B.超额准备金C.基础货币D.利率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包括( )。

A.相关性B.可测性C.传染性D.可控性6.货币政策“三大法宝”是指( )。

A.存款准备金制度B.窗口指导C.公开市场业务D.再贴现政策7.下列属于结构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窗口指导B.消费者信用控制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8.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特点是( )。

A.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B.强调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C.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流动性陷阱”的干扰D.强调利率的自动调节功能9.货币政策可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这表明( )。

A.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进而影响总支出和国民收入B.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C.货币政策遇到“流动性陷阱”仍有效D.它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10.一般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 )。

A.货币政策时滞B.货币流通速度C.微观主体预期D.流动性陷阱四、判断改错题1.(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2.( )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3.( )托宾的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货币市场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4.( )成立于1910年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最后建立的中央银行制度。

5.( )“最后贷款人”意味着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社会大众的最后资金提供者。

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增长。

7.( )通常,将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称为“摩擦性失业率”。

8.(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纷纷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0.( )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递渠道暗含着的一个假设条件是: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是完全替代的。

11.( )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银行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达到松紧银根的目的。

12.( )由于再贴现率的作用过于强烈而不适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操作的政策工具。

13.( )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14.( )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高的利率。

15.( )货币政策的财富传导效应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实物财富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16.( )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行动的决心。

17.(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的结论支持凯恩斯的观点:如果流动性陷阱存在,货币政策失效。

18.(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是:中央银行应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

19.(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就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0.( )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

五、填空题1.历史上最早从商业银行中分化出来的中央银行是英国的( )。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 )、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4.描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的是著名的(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转而以(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当货币需求陷入( )时,货币政策无效。

7.托宾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 )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8.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影响( )从而作用猛烈,不易作为央行日常操作的工具。

9.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 )的利率10.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 )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六、简答题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3.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类型?4.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5.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内容。

6.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7.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9.简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0.简述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1.“信贷市场上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

”请应用“信贷配给说(Credit Rationing)”分析这个原理。

12.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托宾投资q理论。

七、论述题1.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的运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试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供选择的货币中介目标有哪些?3.试述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最后贷款人答: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它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融资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职能。

向中央银行融资是发生困难银行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履行这一职能的最终目的是防止银行倒闭的频繁发生,传递和实施货币政策意图,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2.银行的银行答: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第一,吸收和保管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第二,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第三,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3.发行的银行答: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

作为发行的银行职能,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4.政府的银行答: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的职能,即代表政府或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5.货币政策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

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职能体现。

6.菲利普斯曲线答: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后所描绘出的一条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