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课件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课件

定义: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含有重复序 列,并结合蛋白质
功能:- 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帽子” - 参与间期核三维结构的建立 - 有利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
.
30
第四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Mitosis
--
--
--
--
.
16
四、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长度、形态、结构(核型) 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属于不同对的染色体, 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
17
五、染色体数目
➢ A染色体:生物体内数目、形状、大小恒定,增 减有害
➢ B染色体(副染色体、超数染色体): a) 小 b) 异染色质 c) 能复制,数目不稳定 d) 增减对生物影响小,太多则有害
.
22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
.
23
二、真核生物染色体
.
24
1.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 常染色质 ➢ 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 染色较淡 分布于染色质两臂
复制较早 前期中期收缩程度大
异染色质 深 着丝粒附近,染色质末端
较晚 收缩程度小,末期不解旋、不去浓缩
遗传功能活跃,含基因 惰性,不含基因,位置、剂量效应
➢ 异固缩:同一染色体不同区段在细胞的不同分裂 时期,染色差异(异相)现象。
丝(46bp) 约200bp
DNA
*组蛋白在进. 化上很保守。
27
J. Painta & D. Coffey (1984) 提出的“染色体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
28
长度压缩 8000~10000倍
.
29
着丝粒与端粒结构
➢着丝粒:
酿酒酵母: 保守序列 AT-rich 中间序列 保守序列
➢端粒:
意义:
(1)系统发育 (2)亲缘关系 (3)疾病诊断
.
7
.
8
蝉有丝分裂核型
.
9
.
10
染色体的分带
.
11
什么是染色体分带技术
特殊的染料、染色方法,使同一染色体 的不同区段呈现不同的染色效果-带型, 一般带型是相对稳定的。
.
12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Q带)
.
13

.

14
Eg 蚕豆的核型分析
动 物 中 某 些 扁 虫 只 有 4条 (n=2) 线 虫 类 马 蛔 虫 只 有 2条 (n=1) 一 种 蝴 蝶 (lysanra)有 382条 (n=191)
被 子 植 物 中 的 一 种 菊 科 植 物 n=2 有 些 植 物 n=400-600
.
19
生物染色体的一般特点:
1.数目恒定。 2.体细胞(2n)是性细胞(n)的二倍。 3.与生物进化程度无关。但可用于物种分类。 4.染色体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如动物的肝、植物
.
4
长臂/短臂
1.00 1.01~1.70 1.71~3.00 3.01~7.00
>7.01 长短臂 极其粗短
染色体 着丝点位置 形态
染色体分类
缩写
V形
正中
正中着丝点染色体 M
V形
中部
中着丝点区染色体 m
L形
近中 近中着丝点区染色体 sm
L形
近端 近端着丝点区染色体 st
棒形
端部
端着丝点区染色体 t
26.5
1.03
23.0
1.70
21.0
3.20
21.0
6.00
20.5
1.56
18.0
3.00
玉米
全长(微米)
长臂/短臂
82.40
1.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50
1.25
62.00
2.00
58.78
1.60
59.82
1.10
48.73
7.10
46.78
2.80
47.78
3.20
43.24
1.80
36.93
2.80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3. 生物繁殖与遗传
.
1
第一节 与遗传直接有关的细胞器
1. 线粒体:mtDNA / RNA / 核糖体 2. 叶绿体: cpDNA / RNA / 核糖体 3. 核糖体:rRNA(60%)+蛋白质(40%) 4.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原料、产物的通道 5. 细胞核:DNA复制、转录
.
18
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水 稻 24条 (2n) 普 通 小 麦 42条 (2n) 大 麦 14条 (2n) 玉 米 20条 (2n) 高 粱 20条 (2n)
大 豆 40条 (2n) 蚕 豆 12条 (2n) 豌 豆 14条 (2n) 马 铃 薯 48条 (2n) 甘 薯 90条 (2n)
烟 草 48条 (2n) 陆 地 棉 52条 (2n) 茶 树 30条 (2n) 人 46条 (2n)
粒形
端部
端着丝点染色体
T
.
5
二、染色体的大小
各物种差异很大,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同一 物种染色体宽度大致相同;
长: 0.20-50微米、宽: 0.20-2.00微米。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
6
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定义:
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的位置、臂比、随 体的有无,并借助染色体分带技术对某一生物 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排序、编号。
.
2
第二节 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
➢ 基因(gene):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单位 ➢ 染色质(Chromatin): ➢ 染色体(Chromosome):中期,具有固定的性状、
大小。
.
3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1.着丝粒(初缢痕)
2.臂:臂比= 长 / 短
3.次缢痕
4.随体:
5. a.常在短臂; 6. b.位置恒定; 7. c.染色体组的标志; 8. d.核仁形成:随体染色体=核仁形成中心染色体
的种子胚乳)。
.
20
第三节 染色体的结构
.
21
一、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1.组成 (1).单个的DNA分子(单链/双链):如细菌、多 数噬菌体和多数动物病毒; (2).单个的RNA分子 (单链/双链) :如植物病 毒、某些噬菌体和某些动物病毒。
2. 结构: 以前认为是“裸露”的 与RNA和碱性蛋白(+)结合在一起。
.
25
2. 染色体的结构模型
一级结构:核小体 (nucleosome) 二级结构:螺线管(selenoid) –H1 三级结构:Scaffold 四级结构:染色体
.
26
核小体
组蛋白:
H1
53个氨基酸
H2A
129个氨基酸
H2B
125个氨基酸
H3
133个氨基酸
H4
102个氨基酸
1个核小体 (146bp DNA 1.75 圈) +连接
2n=12, 染色体长度:大小
臂比:大小
带型:同源+编号
.
15
表1-1 水稻和玉米在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染色体的长度
染色体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稻
全长(微米)
长臂/短臂
79.0
1.72
47.5
2.16
47.0
1.23
38.5
2.08
30.5
2.05
27.5
4.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