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图示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果蝇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和伴性遗传:
1) 双翅目昆虫,体型小,容易饲养。 25℃时12天就
可以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短,后代多。(不要忘 了,经典遗传学是统计遗传学,多的后代很有必
要;群体大,便于选择突变体)
2) 只有4对染色体,容易发现连锁现象。
挑选(家系内)
黑鼠♀ 黑鼠♂若干组 挑选若干代 line1 黑、 纯系 、 line2 灰 杂种 、 line3…… 黑、 纯系
红♀ 白♂ A_pp aaPp A_——有色 A_P_——紫色 F1 紫♀ 红♂ A_pp——红色 aa__——白色 AaPp Aapp P(亲本)——纯系 杂交 F1——只有紫♀、红♂ F2 3紫 :3红 :2白 A_P_ A_pp aa__ P: 红♀ 白♂ P: 红♀ 白♂ A_pp aa__ 自交←AApp aaPp→自交 F1 紫♀ 红♂ F1 紫♀ 红♂ A_P_ A_pp AaPp Aapp 杂交 杂交 F2 3紫 :3红 :2白 F2 3紫 :3红 :2白 A_P_ A_pp aa__ A_P_ A_pp aa__
3、X连锁的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型佝偻病:
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点
• 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患有此病,女性患者多于
男性,但女性患者病情较轻。
•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是患者,儿子正常。
•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可能患病。 • 未患病的后代,可以真实遗传,不会患病。
4、Y连锁遗传
• 控制性状/疾病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基因 随Y染色体而传递,由父 子 孙,这种遗 传方式称为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全男遗传。 • 在Y染色体上已发现的基因:毛耳基因、睾丸 决定基因
Morgan的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
上,雄性个体的Y染色体没有这个基因,其
传递遵循Mendel颗粒遗传规律。
Morgan试 验现象的 解释:
二、几种伴性遗传的介绍:
1、人类色盲的传递规律:
这是显性遗传么?是哪一类遗传方式?
XbY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Xb
6、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 枣椰树和石竹科女娄菜属(Melandrium • 宽叶—B;狭叶—b,对花粉是致死 album)的各个种
第四节 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1、Bridges重复Morgan试验时所发现的异常现象
1、按照性别决定初级、次级例外白 眼雌蝇必须有两条X染色体、并且只 能来源于母亲,例外红眼雄蝇XY?, 且来源父亲? 2 、 检 查 是 否 XY? 或 XX?染色体 3、结果出乎预料: X0、XXY 4、性别决定出问题 了 ? X0 、 XXY(焦点1) 5、XwXwY的XwXw 只能 来源于他的母亲 (白眼雌果蝇) (焦点2) 6、修订性别决定理 论(实验支持)、 染色体分离异常 (实验支持)
该妇女与两个男人生活过,这两个男人是:
问:在上述五种情况中,哪一位可能是父亲?
•
1) 2)
血型为A,能够正常辨别颜色的妇女有五个孩子:
儿子,血型为A,色盲。(乙、甲) 儿子,血型为O,色盲。(乙)
3)4)ຫໍສະໝຸດ 女儿,血型为A,色盲。(甲)
女儿,血型为B,能正常辨别颜色。(甲)
5)
女儿,血型为A,能正常辨别颜色。(乙、甲)
1、性染色体的发现与X0型:
• 1891年, Henking(德)首先在雄性昆虫细 胞中发现了一特殊的结构,称为“X体”。在 雄体的配子中,1/2配子有X体,1/2配子无X 体,雌体的配子中均有。但他并未把此与性 别联系起来。 • Mendel遗传学定律,1865年宣读,1866年发表
• 1902年,Mcclung(麦克朗)在蚱蜢中发现,♀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故他第一次把X体与性别决定联系起来,因他在 卵发生过程中没有看到X体,而在有些精子发生
XY型性决定的生物: 全部哺乳类、某些两
栖类、鱼类、昆虫(果蝇)、♀♂异株的 植物(女娄菜)。
人类的性别决定
• 2n=46,♀:44+XX,♂:44 + XY
• X染色体:中等大小,已发现有基因200 多个。
• Y染色体:很小,包含基因数目少;主 要是睾丸决定基因,毛耳基因等强烈致 雄的基因(男性特征)。
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
人类的耳道长毛症
印第安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毛耳缘(hairy ear rims), 仅限于男性,青春期过后外耳道长出许多2-3cm的黑色 长毛。
纯系的概念的提出
• 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是Johannsen于1909提 出的(约翰生) • 以自花授粉的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的天然混 杂群体为试验材料,按豆粒的轻重建立株系 • 按豆粒的轻重分别播种,从中选出19个单株。这19个 单株的后代,即19个株系,在平均粒重上彼此 具有明 显的差异,而且能够稳定遗传。 • 结论1: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 多稳定遗传的纯系。 • 结论2:在一个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最开始试验的 群体)。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在建立的19个系 内)。 • 纯系: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后代 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XBY
XBY
XbY
人类色盲家系图谱
2、人类血友病的传递规律:
血友病传递规律谱系解释:
X连锁的近亲婚配
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系谱的基本特点: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患者,儿子正常。通过女儿把致病基因 传给1/2的外孙——表现出隔代及交叉遗传。 双亲正常时,儿子可能是患者,女儿则否。 交叉遗传,故可推断先证者(患者)的弟兄、 外祖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可能是患者。 舅舅及其它亲属则不可能表现出该性状。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这两只小猫不一般,回头再说。
寻找基因的归宿
性别决定的染色体学说——第一次将性别(性状) 同染色体建立了联系(1902年,Mcclung; 1905,Wilson)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细胞学家对遗传送的一 份厚礼!(1903年,Sutton、Boveri)
伴性遗传——明确了性状(性别)和基因的关 系(1910,Morgan)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1916,Bridge)
纯系的概念( Pure Line)——一般就指纯合
All offspring produced by selfing or crossing individuals within the same line have the same phenotype. Produced by self-fertilization or continual inbreeding; homozygous(同型结合的, 纯合子的): a pure line( The American Heritage-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 population that breeds true for (shows no variation in)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r phenotypes being considered A pure line (also hyphenated) refers to a genetic trait for which an individual or a population is entirely homozygous. Gregor Mendel isolated a series of pure lines in pea plant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rules of assortment and segregation.
人类X和Y染色体图
性染色体联会时部分配对
3、ZW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雌体个体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 雄体个体含有2个相同类型的性染色体。和XY
性正好相反。
♀: A(Z) + A(W) → AA(ZW)
♂: A(Z) + A(Z) → AA(ZZ)
ZW型性决定的生物:鸟类,蛾类,蚕和某些鱼类。
过程中看到X体 ,故认为X体是雄性所特有的。
• 1900年,Mendel规律重新发现,遗传学诞生
• 1903年,Sutton、Boveri;遗传染色体学说
1905, Wilson和他的同事对蛛蝽属的昆虫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 蛛蝽属的昆虫性别决定: ♂:1/2(6):1/2(7)
♀:(7)
• 1910年,Morgan,伴性遗传(性别—基因) • 1916,Bridges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X0型性别决定 ♀: A(X)+ A(X) →AA(XX) ♂: A(X) +A(0) → AA(X0) • 蚱蜢,蝗虫,蛛蝽属的昆虫。
2、XY型性别决定
XY型性别决定:这种雄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
异型性染色体,雌体细胞中含有2个同型性 染色体。
♀: A(X) + A(X) → AA(XX) ♂: A(X) + A(Y) → AA(XY)
1)男人甲的血型是AB,且色盲 2)男人乙的血型是A,能正常辨别颜色
该妇女与两个男人生活过,这两个男人是:
问:在上述五种情况中,哪一位可能是父亲?
5、鸡的伴性遗传
鸡的芦花羽毛的遗传:B-芦花、b-非芦花 P:芦花♀(ZBW) × 非芦花♂(ZbZb) ↓杂交 F1:非芦花♀(ZbW) × 芦花♂(ZBZb) 雌鸡全部非芦花 ↓ 雄鸡全部芦花 F2: 芦花♀ : 非芦花♀ : 芦花♂ : 非芦花♂ (ZBW) (ZbW) (ZBZb) (ZbZb) 1 : 1 : 1 : 1
第一节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第四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