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2)01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认识成分的有(ABC)A.道德观念B.道德判断C.道德推理D.道德情感E.道德意志02提高知识的理解成效的方法有(ABCDE)A.明确概括的目的方向性B.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C.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D.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E.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比较03知识的理解常常涉及的加工方式有(ABCDE)A.分析B.比较C.概括D.联想E.直觉04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CD)两个认识环节来实现的A.记忆B.巩固C.直观D.概括E.抽象05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有(ABCDE)A.激发学生学习动机B.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直观形式C.恰当运用正例和反例D.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变式E.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比较06从知识掌握的实质上看,对知识的掌握起关键作用的条件是学习者的(ABCE)A.主动积极性B.先前的相关知识储备C.智力水平D.情绪状态E.对学习内容的组织07知识的概括涉及的知识信息加工活动包括(ABCDE)A.分折B.综合C.比较D.抽象E.概括08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的模式有(ABCD)A.隐性知识社会化B.隐性知识外在化C.隐性知识组合化D.隐性知识内隐化E.隐性知识自动化09在教育心理学中,知识转化的含义包括(CDE)A.知识向生产的转化B.社会知识向个体知识的转化C.一种知识向另一种知识的转化D.知识向能力的转化E.应用知识进行实践10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认为知识转化的基本模式包括(ABCD)A.潜移默化B.外部明示C.汇总组合D.内部升华E.外部升华11张庆林等人认为,策略性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需要经历(ABCD)A.概念化B.条件化C.结构化D.自动化E.定式化12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策略包括(ABCDE)A.促使学生准确感知知识的意义B.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C.促使学生获得的命题网络系统性D.促使学生获得的命题网络结构化E.促使学生获得的产生式系统层次清晰13反映运动技能水平的指标有(ABE)A.动作的准确性B.动作时间的精确性C.动作的空间性D.动作的阶段性E.动作的流畅性14从技能的定义上看,技能的典型特征是(ABCD)A.与知识经验是相互联系的B.通过练习而形成的C.接近自动化的动作系统D.复杂的动作系统E.完善化的经验系统15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形成观点,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ABC)A.动作技能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元认知学习E.思维方式的学习16智慧技能的主要特征有(ABE)A.观念性B.内潜性C.精确性D.流畅性E.简缩性17为了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成效,教师应注意(ABDE)A.提高学习者的期望B.提高学习者的动机C.提高练习的难度水平D.将动作示范和有效的指导结合起来E.将练习与反馈结合起来18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要经历的阶段包括(ABCDE)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阶段19我国学者冯忠良认为,智慧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ABD)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外化阶段D.原型内化阶段E.原型熟练阶段20下列有关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有(ACDE)A.写摘要B.画网络关系图C.适当过度学习D.集中学习E.分散学习21下列有关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有(ABC)A.利用记忆术B.提问C.生成性学习D.适当过度学习E.集中学习2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要求教学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ABCD)A.连续性B.继承性C.可理解性D.可操作性23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需要注意(ACD)A.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的结合B.熟练掌握符号代表的含义C.提供练习和实践机会D.在变式情境中练习E.熟悉命题之间的关系24在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策略教学,需要做到(ABCE)A.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策略B.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C.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D.利用辨识分析进行认知策略教学E.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25下列有关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有(CD)A.利用记忆术B.提问C.列提纲D.列系统结构图E.集中复习26常用的启发式策略包括(ABCDE)A.生成——检验策略B.逆向搜索C.爬山法D.类比迁移E.手段——目的分析27从类型上看,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CD)A.直接策略B.间接策略C.算法策略D.启发式策略E.迂回策略28培养学生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应(BCDE)A.提高学习的积极性B.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C.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D.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E.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29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ABCDE)A.有关的知识经验B.个体的智力与动机C.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D.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E.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30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BCD)B.开放性C.探究性D.实践性E.接受性31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包括(ABDE)A.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形式B.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C.教材的新旧D.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E.学生的能力水平3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在获得阶段包含的过程有(AB)A.注意B.保持C.复现D.反馈E.动机3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在操作阶段包含的过程有(CE)A.注意B.保持C.复现D.反馈E.动机34下列概念中与观察学习的内涵不同的有(ABE)A.小组学习B.接受学习C.社会学习D.替代学习E.发现学习35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BC)A.定向B.操作C.获得D.内化E.熟练36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的客观因素有(BCDE)A.观察者的感觉能力B.活动的特色C.活动的价值D.活动的复杂性E.活动的感染力37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的主观因素有(AB)A.观察者的感觉能力B.观察者的知觉定势C.被观察对象的权威性D.活动的特色E.活动的价值38在观察学习中,复现过程的完整及顺利程度,取决于(BCD)A.观察者的主观预期B.对观察对象行为的理解程度C.对观察对象行为记忆的深刻性D.观察者的动作技能水平E.观察者获得的反馈39班杜拉提出的三种强化概念包括(CDE)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E.自我强化40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AB)A.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B.利己主义定向阶段C.“好孩子”定向阶段D.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E.社会契约定向阶段41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的后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CE)A.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B.利己主义定向阶段C.普遍伦理原则阶段D.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E.社会契约定向阶段42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的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CD)A.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B.利己主义定向阶段C.“好孩子”定向阶段D.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E.社会契约定向阶段4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ABCD)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E.普遍道德阶段4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BC)A.突变性特点B.阶段特点C.顺序性D.稳定性4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为儿童的或者说是一个人的道德成熟主要表现在(BD)A.良心的形成B.尊重准则C.道德习惯的养成D.有社会公正感E.有利他意识46皮亚杰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ABCD)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合作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良心形成阶段47下列描述属于儿童品德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他律道德特征的有(ABCD)A.服从规则B.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C.单方面尊重权威D.看待行为有全对或全错的绝对化倾向E.不赞成严惩48按照我国较流行的观点,构成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ABCE)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意识E.道德行为49社会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进行的,有效的榜样具有的特点有(ABCDE)A.榜样示范的行为具有可行性B.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C.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D.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E.榜样的行为要能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50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需经历的阶段包括(BCE)A.社会规范的认知阶段B.社会规范的遵从阶段C.社会规范的认同阶段D.社会规范的意向阶段E.社会规范的内化51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的研究,遵从行为的特点有(ABDE)A.盲目性B.被动性C.系统性D.工具性E.情境性52从认同的发生过程来看,与遵从相比,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ABD)B.主动性C.情景性D.稳定性E.被动性53社会规范内化后,品德行为具有高度的(BCDE)A.文化性B.自觉性C.主动性D.坚定性E.稳定性54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现实策略有(ABCDE)A.德育生活化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B.在评价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C.注重知情结合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D.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E.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55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依赖于(BCD)A.道德风气好坏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D.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E.道德奖励的多少56有效教学基本特征包括(ABCDE)A.明确的目标B.充分的准备C.科学的组织D.清楚明了E.高效利用时间57教学设计遵循的程序大致包括(ABCDE)A.分析教学对象B.确定教学目标C.进行任务分析D.制定教学策略E.设计教学评价58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教学的四项原则,包括(ABCD)A.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学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B.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材料C.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的难度和逻辑顺序D.确保学习任务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E.确保学生理解教师的讲授内容F.59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包含的环节要有(CDE)A.教材分析B.学情分析C.呈现先行组织者D.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E.优化认知结构60按照奥苏泊尔的观点,接受学习的特点包括(ABC)A.被动的B.有意义的C.主动的D.探究性的E.创造性的61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括(ABCD)A.评价面向发展B.尊重个体差异C.评价综合化D.评价关注教与学的过程E.注重学生的成功和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