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工艺编制:审核:批准:常州协润精机有限公司2011/11/10文明生产1、生产人员应保持生产现场整洁,秩序井然。
对生产过程中留下的线头和其它杂物应及时清扫,并在人员离开前将其放在指定位置。
2、在放线,穿线和接线时应保证电缆的整洁,避免踩踏和粘上油污。
图纸、线缆和电气元件上都不应该写字和作其他不规范的标记,保证物件的清洁。
避免强力拉线造成断裂。
3、所有扎带和其他辅助用品应及时剪除清理。
4、调试机床应与其他装配人员,设计人员进行配合,保证人在其岗。
5、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达现场。
6、安全施工,不违规操作。
机床安装调试工艺1.严格执行工艺文件,按图施工.1.1生产人员应严格按图施工,应保证实物与图纸的一致性。
若对图纸有异议应及时通知技术主管查明情况再施工。
如需改动图纸,需有技术主管的签字。
1.2生产人员在使用图纸时,不应在图纸上作任何记录,保持图纸的整洁和完整性。
图纸用完应上交。
1.3生产时应检查使用的电气元件是否与图纸标定一致。
1.4生产人员后道应对前道工序进行检验,发现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应向有关人员汇报。
1.5电柜内电气元件的布置应按电气设备安装图进行,确保布置合理、美观,整齐。
走线槽,槽板长短、高低应一致。
所接线应确认拧紧(特别是较粗的动力线)。
槽板与槽板的交汇处应去除槽齿,并且无毛刺。
1.6本公司机床等产品电气设备的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 7领料应根据图纸元器件明细表领料(数控系统部分应按照订货清单为准)。
错,漏部分填写缺件单,并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机床电气设备的互连线要求2.1端子连接可靠,均为冷压端头,有正确、耐久、清晰的线号,外表整洁美观.2.2必须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点应圆滑美观,无表面粗糙和虚焊现象。
2.3所有的连线不允许出现中间接头,尤其是保护电路的连线(通过端子连接的不属此例)2.4移动部件的连线必须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静止部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动部件上,且不得使导线末端承受任何机械拉力。
2.5不同工作电压的导线可以并排敷设,也可以穿在同一线管内,但必须用合适的绝缘层隔开。
2.6不经过电源开关的电路必须与经过电源开关的电路分开安装,或者用颜色来区分(或两种法同时采用),以便电源切断开关处在“通”或“断”位置时均能辨认出它们是否带电。
2.7端子与接线盒所有的端子都必须装在易于接近的盒子内,在接线盒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拆线和接线。
2.8导线的标志保护导线:;中线:N;其余用颜色区别。
2.9导线的颜色(1)保护导线的标识:黄绿双色,且一个端子只应连接一根保护接地电路导线。
(2)中线的标识:若电路包含用颜色识别的中线,其颜色应为浅蓝色。
可能混淆的场合,不应使用浅蓝色来标记其他导线。
(3)交流和直流动力电路:黑色(4)交流控制电路:红色(5)直流控制电路:蓝色(6)电缆线内导线的颜色不遵循上述规定。
2.10电柜(或壁龛)内部配线(1)应设计或能从电柜的正面修改配线。
(2)电柜内部应设置线槽。
线槽内配线完毕后应留给30%的余量。
线槽外配线的电缆必须固定可靠。
(3)如果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进入电柜的导线超过10根,必须提供端子板或连接器件。
对于装在可拆卸门上的电器接线必须采用互连端子板或连接器。
它们必须固定在框架,电柜或门上。
2.11电柜外部配线(1)电柜外部的全部配线必须装在导线通道内,且应有适当余量。
(2)整个导线通道应固定可靠,安装在远离机床冷却液或润滑油的地方。
(3)经常运动的电线,在靠近运动部件处,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运动部件与电线之间留有25mm间隙。
如果无法留出这个距离,则必须在它们之间装设一个固定的挡板。
(4)穿线软管必须有适当的保护,特别是接头处,应能防止油、冷却液或灰尘的侵入。
(5)为了便于修改与维修,凡安装在同一机械防护通道内的导线,都要提供附加的备用导线1~3根。
且应把它们连接在备用端子上或用和防护接触带电体同样的方法予以隔离(6)插头与插座必须具备防脱落机构,以防止意外断开。
(7)使用多个插头与插座时,必须做出明显的标志,避免插错。
2.12 电柜应按照电柜图领用,并按互连接线图接线.2.13电箱和其他接线盒(箱)上若留有孔应加装网罩,并在罩内垫滤网,海绵,降低灰尘的进入量。
其他部分应密封。
2.14电柜内在调试前应标牌,标记粘贴应齐全,整齐。
2.15机床安装时按电气设备安装图安装电气设备位置,电缆导线应按电缆(线束)配置图进行。
2.16所有电缆应按机床走线图走线,线缆按图纸要求粘贴电缆标记,便于今后调试和维修。
各部分线缆应留有相应的备用线。
2.17放线长度应恰当,批量化生产的机床留1米左右的余量。
新品适当多留余量,余量部分应整齐绑扎。
2.18在电气元件周围进行有排屑操作的行为时,应将杂屑可能影响到的物件遮挡。
避免杂屑等进入电气元件,造成元器件的损害。
2.19接线应使用相应正确的工具。
如剥线应用剥线钳,压线用压线钳等。
螺丝用相应扳手或螺丝刀拧紧。
2.20施工时线缆经过的管路或其他部件有毛刺,锋利的边角时应作修磨处理,防止导线和电气元件受到损伤。
如修毛刺,垫海绵,穿波纹管或蛇皮管等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2.21每根导线两头应套号码管,接线端子上所有号码排列方向应一致。
号码长度应一致,字迹清晰,字都用号码烫印机打印。
号码管大小与线径相匹配。
避免细线套大号码管,粗线套小号码管。
2.22导线应使用相匹配的压线端子,避免下列情况的出现:(1)细线使用大压线端子。
(2)粗线使用小压线端子。
(3)不能使用错误类型的压线端子。
如:应使用“针形”压线端子时用“U”型压线端子或“O”型压线端子。
(4)压线端子保持完整性。
不能损坏其有效部分。
如将“U”型端子剪其一边变为“针”型端子。
(5)所有导线都应使用压线端子,特殊情况不使用压线端子时应采取响应措施以确保导线接触良好。
2.23每根接线端子不能接两根以上导线。
2.24屏蔽线应按图恰当连接。
2.25各种面板的接线应根据控制面板图进行。
2.26有极性的接线时应注意极性,避免接反,带来损坏元器件的后果。
3.机床调试中的注意事项3.1机床调试前应整理好电箱,盖好槽板,保证机床的整洁性。
柜内无杂物,如铁屑、线头,螺丝等。
3.2调试时,穿好电工鞋,不允许带电操作。
电源进线应盖上保护盖,并不影响关门。
3.3调试时按电气原理图进行调试。
3.4调试过程中注意各种保护动作。
应在保证不损坏机床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实验,确保各种开关,报警显示信息的有效性。
3.5开空车前,应整理好电柜及其它控制箱,盖上槽板。
空运行程序由品质部人员监督调试并执行,空运行一旦开始除机床发生故障外其他人员不允许停机。
3.6空载时监控各轴负载率,电机温度应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情况,各轴负载在运动时立即停止,应稳定在10%左右。
电机外壳温升不应超过节35℃。
若发现超过上述指标,应对机床各部分进行检查。
确认是否有故障隐患存在。
3.7坐标轴快速运动无异响,慢速无爬行。
各轴运行平稳,机床应无任何报警。
3.8调试过程中,注意防水,防油和各种保护的处理。
3.9调试过程中边调试边填写电气生产任务书。
3.10调试过程中必须每天对调整的数据作好备份。
激光测距完成后,必须立即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应对各类数据单独备份保证数据的全面性。
3.11机床调试结束后,应删除所有密码。
对各类不允许用户更改的子程序、参数应设置保护。
3.12拆电源线应拆去机床外部电柜的连线。
若需临时关闭外部电箱的空气开关,需挂警示牌“禁止合闸有人施工”。
3.13调试应使用标准调试盘传送数据。
新品或电气配制与原有机床不一致的除外。
3.14调试完毕,调试人员应按各类型机床的标准盘式样制作叁份备份光盘,机床整改完毕后将其和其他移交的物件交技术员存档。
出厂相关资料与钥匙交予品质部。
3.15批量生产机床严格按相应流程图执行。
3.16用户服务完毕应在于24小时内填写服务记录,记录应详细4.电气符号、代号,标记及元器件规格参数齐全4.1警告符号标记黑边、黄底、黑色的闪电符号,三角形标记要求:(1)电柜和壁龛门或盖板上,前后双开门电柜,则均贴标记(2)电柜门打开后仍带交流50V以上电压的电器,在其绝缘挡板上应贴标记。
4.2项目代号电气设备中每一个元器件必须有与原理图上一致的项目代号,其代号必须用耐久的方法,做在元器件的附近或元件上。
4.3线路标记所有的接线端子,电缆和导线必须用耐久的,与原理图上相应接点一致的线号。
4.4控制器件的性能标志手控器件必须在其附近或元件上标注有清楚,耐久的功能标志。
4.5电气设备中采用的元器件应与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内容统一。
4.6油漆前拆下的元器件应妥善保管好。
油漆完成后,装箱前整理好所有元器件,贴好标牌。
再次整理电柜,保证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