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病虫害防治(另版)
梨绿大蚜
主要危害芽、嫩叶、花和幼苗,成虫和若虫喜群集叶背主脉 两侧刺吸汁液,被害叶表面出现失绿斑点,随为害的加重, 防治方法: 在害虫发生期施药防治,
可选用啶虫脒、抗蚜威等。
毛虫类
黄 毛 虫
舟 形 毛 虫
茸 毒 蛾 黄尾毒蛾
粒 肩 天 牛 幼 虫
粒肩天牛成虫
赤瘤筒天牛幼虫
防治方法
1、成虫具有假死性,可在清晨人工捕杀成虫;捕杀成 虫;
2、结合修剪,清除受害小枝干,并集中深埋销毁; 3、在主干发现新排粪孔时,可用50%敌敌畏液注入新
排粪孔内,并用粘土封闭从下数起的连续数个排粪孔。
主要取食嫩芽和叶片,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 2、清除残株落叶,铲除杂草,结合秋耕,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
料基地。 3、根据幼虫有假死性,可震动树干,进行人工捕杀; 4、在幼虫高发期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天牛类
以粒肩天牛、赤瘤筒天牛危害较重,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被害 枝干蛀道内越冬,幼虫在枝干内取食,被害枝干表面可见成排的 排粪孔。成虫啃食嫩梢和叶片。
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 土壤中越冬,成虫具有 假死习性。
防治方法
1、冬季翻土,杀灭越冬幼虫。 2、 根据成虫有假死的习性,人工捕杀成虫。 3、及时从树上摘除被幼虫蛀害后出现的“早黄果”和
褐腐果,丢人清粪水中浸杀幼虫。 4、药剂毒杀成虫。春梢和夏梢抽发生长期,化学毒杀
成虫。可用功夫、敌杀死、敌百虫等进行喷雾防治。
枇杷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前言
枇杷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容易导致 枇杷树势早衰、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 枇杷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枇杷高产、 优质、增加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
枇杷病虫害的主要种类
一、病害
1、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树梢的病害
灰斑病、炭疽病、褐斑病、污叶病、斑点病、胡麻叶枯病、 叶尖焦枯病;
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无毒种苗,培植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落叶、病果,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
叶等,并集中烧毁,减少果园中病菌的积累; 3、加强肥水管理,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开挖排水沟,保
持果园通透,防止园间过湿,抑制病菌滋生; 4、加强果园管理,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5、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病害侵染果实,提高果品质量; 6、运用化学防治。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
津、百菌清等。
叶尖焦枯病
病因不明,初发时叶尖变黄,后 向下扩展,最后呈黑褐色焦枯, 常导致叶片焦枯、畸形、细小, 严重时叶片僵化或只剩叶柄,甚 至提前落叶,受害书果实小,发 育缓慢。
高温、干燥或幼根受伤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夏叶发病最重,春叶次之,秋叶
1、选用抗病品种;
发病较轻;土壤偏酸缺钙的果园
污叶病
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 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的枇 杷园容易发病。梅雨季节及台 风后发病最多。
是枇杷园常见病害,病斑多 在叶背上,开始发生时为污 褐色小点,渐发展为不规则 形或圆形,暗褐色,长出煤 烟状霉层。以后病斑连成大 斑块。严重时全园大部分叶 片污染,造成落叶。
斑点病
只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初期 为赤褐色小斑点,后期 逐渐扩大, 中央变为灰黄色,外缘则仍为赤 褐色,紧贴外缘处为灰棕色,后 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 (1)严格植物检疫,调运无毒种苗防止病害 传播(国内仅有部分地方发生); (2)园地开沟排水,树体整枝修剪,培育健 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3)刮净病斑,并集中收集烧毁,伤口涂50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5%菌毒 清水剂30~50倍液。
白绢病
主要危害苗木根颈部位,以距 地表5~10厘米处发病最多。发 病初期,根颈表面形成白色菌 丝,表皮呈现水渍状褐色病斑, 进一步发展时,根颈部的皮层 腐烂,并溢出褐色汁液。病树 的地上部表现叶片变小发黄,
二、主要虫害
枇杷果实象甲、枇杷锈螨、枇杷黄毛虫、型虎、 梨绿大蚜、舟形毛虫、茸毒蛾、黄尾毒蛾、粒 肩天牛、赤瘤筒天牛。
果实象甲
危害枇杷果实和嫩梢。成虫 啃食嫩叶和嫩梢,幼虫蛀食 果实,引起落果和烂果。
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 夏或越冬,有假死性。
杏虎
成虫食芽、嫩茎、花和 果实;幼虫在果实内蛀 食;成虫产卵时咬伤果 柄,引起落果。
温暖多湿的霉雨季节容易发病。果 园土壤黏重,透气不良,含水量高 果园的发病重。管理粗放、树势衰 弱的果园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
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 病力; 2、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病原; 3、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扒 开根颈及根部土壤,剪除病根,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清洗,并用此药液消毒周围土壤。
锈螨
以红螨和若甲螨危害较重,春季危害 防治方法 嫩芽,形成“赤蚜”,也可危害秋梢 1、冬季刮出树干翘皮后,喷洒石硫合剂; 和花蕾,造成花朵萎蔫并呈煤污状, 2、新梢萌动或现蕾前,或害虫发生时, 易引起花穗脱落,危害果实时,印象 喷洒药物防治。可选用唑螨酯等进行防治。 果实外观,影响商品价值。高温、干 旱季节发生严重。
2、改良土壤,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
发病严重。
3、发病时全树喷施0.4%的氯化钙或氧化钙, 同时土壤施用生石灰,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 效果。
癌肿病
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芽梢、叶片,果实上也有发生。枝干发病时枝 干局部增粗或瘤状凸起,病部组织坚硬,枝条枯死;新梢发病呈纺锤形龟裂; 叶片发病时叶片皱缩畸形,叶脉出现褐色斑点。
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和种植 枝条节间缩短,结果小。病斑 过深的枇杷树发病率较高。高温多 环绕树干后将造成全株枯死。
雨季节易发病。
褐腐病
俗称“烂脚病”,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在枝干上形成不规则病斑,病 健交界处产生裂纹,受害树皮红褐色、粗糙,坏死、腐烂,严重时危害 可达木质部,并绕枝干一周,导致枝干枯死。
2、危害主干和树根的病害
癌肿病、白绢病、白纹羽病、褐腐病等。
灰斑病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严重时可造成落叶,使果树生 长衰弱。亦可侵染果实,造成 果实腐烂。
土壤贫瘠,排水不良,栽培 管理较差的果园发病较重。 苗木发病常重于成株;不同 品种间的抗病性也有差异。
炭疽病
每年6~9月病害发生较多。高温、 多雨、雾重潮湿天气适宜炭疽 病的发生。果园管理不善,肥 水供应不足,植株长势衰弱, 发病较重。
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 可在储运期间继续发病;也能 危害叶片、幼苗,刚嫁接的幼 苗发病时,可使病苗迅速枯萎 死亡。
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仅见危害叶片,初发 生时在叶面,后期可透至叶背,本 病斑最大的特点是病斑外缘有一黄 色晕圈,可与其他病害相区别。
病菌借风雨传播,土壤贫瘠、 排水不良或持续阴雨潮湿时 发病较重,品种抗性也有差 异。
土壤贫瘠,排水条件较差,栽培 管理不良的果园内发病较重。禾 苗发病往往较成株重。品种间发 病情况也有差异。
胡麻叶枯病
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 叶片病斑圆形,暗紫色, 边缘赤色,后期逐渐变 为灰白色或灰色,中央 散生黑色颗粒状分生孢 子。严重时刻引起叶片 枯死、脱落。
该病发育起点温度低, 10-15℃时发病严重,雨 雾天气利于病害发生, 排水不良、通透性差, 土壤贫瘠,树势衰弱的 果园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2、发现病斑及早刮除并把病皮烧毁,
在刮净的伤口上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200倍液,干后再涂波尔多液有利伤 口愈合。
白纹羽病
主要为害根部,受害树在根颈及周 围的土壤表面出现灰白色的菌丝, 造成根部腐烂,老根或主根上形成 略带棕褐色的,导致全根腐烂,叶 片发黄,脱落,直至整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