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典型综合题集锦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典型综合题集锦

世界地理综合题(亚洲、非洲、欧洲、北美)亚洲1. 读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C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亚洲东北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③为半岛,④为___________海。

(2)A、B两工业基地分别是主要依靠什么条件发展起来的:A ;B 。

(3)从①→③→⑤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上的主要差异是:年温差逐渐,降水量渐;其气候表现出由向过渡的特点。

(4)日本IT工业集中在C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5)分析图中日本M地区冬季多雪灾的自然原因。

(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

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分析苏门答腊岛多沼泽的原因。

(3)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发展油棕榈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区图材料二中亚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这段路又充满了艰险。

中亚有着重要的地缘位置、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

中亚与中国共有边界3300公里,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1)分析中亚地区降水西部少,东部多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商队经过中亚要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4)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试从地理角度分析该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辐射污染随风扩散,并向海洋中排放了遭受核污染的废水。

材料四:2010年中国、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气候显著,其成因主要是。

其中丙地气候具有明显的性特征。

(3)日本工业区分布的特点是洋沿岸及海沿岸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是————————————————————————————————。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如下图)材料2 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材料3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接合处。

位于37°N~47°N、47°E~55°E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咸水水域,平均盐度约为l2.8‰。

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约180米。

里海的湖底深度不一,自北向南倾斜。

里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仅次于波斯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油气产区。

(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2)请分析材料2中所述的盐粒来源。

(3)乙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试分析该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依据上图所示信息,综述里海盐度分布的特点,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

7.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在沙漠中P地(见右图)种植了苜蓿地(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

)下右图为当地旋转灌溉系统。

材料二:下表为A地气候资料(降水:mm,气温:℃)(1)描述A地气温的主要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A地北半球夏半年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3)分析P地种植苜蓿的主要区位因素。

非洲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酷热?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干燥?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5月(次年)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

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物产丰富?安哥拉确实是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草场资源广阔。

水资源潜力1400亿立方米,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

(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安哥拉沿海和内陆地区气温舒适宜人的原因。

(4)分析安哥拉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BCD(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分异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

(3)E山地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材料一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⑴写出图中A、B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⑵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简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⑶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⑷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欧洲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尔卑斯山地区滑雪场众多。

瑞士达沃斯小镇拥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在雪量充足的滑雪场每平方米冬天的降雪量可以达到5米以上,积雪期从10月开始直到来年的6月份。

3月份,在滑雪场可以看到很多人甚至穿着短袖滑雪。

下图为阿尔卑斯山局部地区地形图,下表为达沃斯气候资料。

⑴说明阿尔卑斯山地区有众多滑雪场的自然条件。

⑵分析达沃斯滑雪场雪量大、积雪期长的原因。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国北部平原的显著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甲国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小麦产区,乙国北部却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简述乙国北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原因。

(3)分析M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简图及两工业区工业部门表。

材料二 2014年10月,重庆力帆集团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根据该协议,力帆集团将投资近3亿美元在俄罗斯利佩茨克州联邦经济特区建设占地60万平方米的全新整车工厂,项目投产后计划产能将达每年6万台汽车。

材料三 俄罗斯农作物虫害较少,中国是在俄投资建农场最早、最多的国家。

(2)有俄罗斯人想把图中乌拉尔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圣彼得堡工业区,请阐述可能的理由。

(3)分析俄罗斯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4、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 材料二: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复种指数是指一年中作物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1)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简述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带来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3)比较俄罗斯和卡塔尔国内陆上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并分析俄罗斯河运不占主要地位的原因。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里,农用土地面积249万公顷,人口约为1700万人,是欧洲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荷兰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海岸线长1075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

十三世纪以来围垦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荷兰玻璃温室面积约10420公顷,约占世界现代温室面积的1/4,以“玻璃城”驰名于世,温室园艺是园艺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以花卉和蔬菜生产为主。

荷兰交通便利,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

材料三荷兰位置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荷兰沿海多海坝和岸堤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荷兰发展温室农业的主要原因。

(3)分析鹿特丹成为欧洲最大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

6. 读图,回答问题。

图A(1)试分析A图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评价法国南部地区发展优质葡萄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4)简述D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北美1.右下图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形特征的主要差异。

(2)与我国黄河下游相比,说出密西西比河圣路易斯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

(3)分析温哥华的气候特征。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区域略图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部发生严重旱灾,大量人口迁入美国西部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地区。

(1)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东西两大山脉之间是广阔的是————;东北五大湖中的密歇根湖,每年入冬后该湖的(东或西)岸易发生暴雪灾害。

(3)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发达的科技 B平坦的地形C追求高效益D.优越的气候(4)图中甲地区属于美国农业带,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影响该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5)指出30年代人口迁往西部的因素并分析60年代人口迁往西部的原因。

3.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局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