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世界地理、选择题2016·山东烟台栖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 1~3 题。
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热量 D .水源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A .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2016·课标区高考信息卷)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
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9.图示 a 国的气候特征是() A .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B .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C .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4.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 .牧场 B .梯田 C .盐沼 )D .沙漠5.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 .2 月B .4月C . 7 月D . 10 月 6.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A .沙特阿拉伯B . 澳大利亚C .埃塞俄比亚D . 纳米比亚 ( 2016·广东广州 1 月模拟)欧洲传统工 香蕉带 ”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 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 “金足球 ”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 7~8 题。
7.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向东流动B .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 .降低生产成本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8.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 .增加劳动力需求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2016 ·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 1 月教学质量检测) 图示意某区域。
读图,完成9~11 题。
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10.20世纪 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 a国的支柱产业, 20世纪 70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 .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11.下表是 2014 年 a 国人口统计资料,关于 a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B.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2016·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
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
读图回答 12~13 题。
12.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高低 B .地形起伏C.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13.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 月南迁,4 月北迁B.10 月北迁,4 月南迁C.10 月东迁,4 月西迁D.10 月西迁,4 月东迁二非选择题14.( 2016·陕西西安长安区模拟)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乙)材料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
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橘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 1)根据材料一,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 2)简析印度河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优越自然条件。
15.(2016·山东济宁期末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沿湖地区经济发达。
阿巴拉契亚山脉全长约 2 600 公里,矿藏丰富。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多雨的原因。
2)据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炼铝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匹兹堡在 17 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如下图)( 3)结合匹兹堡的发展历程,谈谈对我国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世界地理总论对接 2015·新课标Ⅰ, 4~6)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回答 1~3 题。
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 .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 .暴雪B.烈风C.酷寒D.冰原3.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
此时北京可能()A .红日东照B.烈日当头C.太阳西挂D.满天星斗4.(对接 2014·新课标Ⅱ, 36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甲国降雨量较为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 1 180毫米左右, 3至5月、9至 11月为雨季,其余为两个旱季。
该国东北部地区属于低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735 毫米;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属于高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1 863 毫米。
( 2)分析维多利亚湖的水文特征。
( 3)咖啡是甲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推断该国的咖啡主要种植区,并说明推断依据。
命题角度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接 2014·新课标Ⅱ, 8~9.2016·北京文综卷, 9~10)下图为某国示意图。
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 盐碱,喜光照。
15 世纪该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完成 5~6 题。
5.限制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B .终年多雨,光照不足 D .劳动力成本高 B .种植小麦 D .发展林业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A .气候温和,棉花需求量小 C .地势低平,土地贫瘠 6.图示岛屿适宜() A .种植水稻 C .发展畜牧业 7.(对接 2013·新课标Ⅰ, 材料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描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材料二: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材料三: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
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
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
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 1)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 4)根据材料三,根据民俗服饰,说明当地气候特征。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世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5. ADCDC 6~10.BCDBD 11~13. CDA二、非选择题14.(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 2)印度河携带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印度河平原;印度河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之利。
(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15.( 1)湖区提供充足的水汽,冬春季盛行偏北风,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地形雨)。
( 2)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靠近能源供应地);接近底特律等消费市场(市场需求量大)。
(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交通、资源或技术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水平,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世界地理总论1~3. BCA4.( 1)赤道附近(热带地区或低纬地区);地处内陆(内陆国);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上游;位于东非裂谷带。
( 2)白尼罗河的水源补给地,该湖属于淡水湖;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湖泊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植被覆盖较好,含沙量小;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无结冰期。
( 3)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甲国南部(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
判断依据:南部位于赤道地区,热量充足;湖边及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高降雨区(1 863 毫米),水源充足。
命题角度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5~6. BC7.( 1)由于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
( 2)气候方面: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少,需要水源灌溉;冬季降水多,需要排涝;南部降水少,需要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地形方面:农业区多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需要排涝;山区面积广大,适宜建设水库;河流短小,集水速度快,需要排涝。
(任答两点)( 3)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生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
( 4)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且多。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世界地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组以直布罗陀海峡周边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交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和气候成因。
1.【解析】图中甲地处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因此成为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必经之地。
2.【解析】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温差较大,加之地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有利于葡萄种植。
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因此需要灌溉,水源成为其主导区位因素。
3.【解析】丙国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
临近海洋,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地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
故夏季“清凉” 选 C .4.【解析】据材料可知,无流区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从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最可能的景观为沙漠。
5.【解析】河流流程最短的应为降水最少的时候,其不属于地中海气候,所以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应为该半球冬季时,故 C 正确。
6.【解析】据经纬度可以判断为澳大利亚。
7.【解析】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欧洲制造向东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成本。
8.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 A 错;研发中心一般位于技术水平较高地区,不会随制造业转移, B 错;产业转移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当地环境会得到改善。
9.【解析】读图可知,图示 a 国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沙漠地表热容量小,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降温快;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年际变化大。
10.【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采珠业是 a 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一是因为该区域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采珠业转移出来;二是因为海上石油的开发破坏了珍珠母贝的生存环境,导致珍珠产量下降,并不是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和海水温度迅速上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