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型简答题典型例题及针对性训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型简答题典型例题及针对性训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型简答题典型例题及针对性训练
典型例题
1.具体操作描述型
【典例1】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

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1)构建捂热法模型
(2)构建液差法模型
答案分液漏斗
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捂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或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解决方案]答题要领:用好动词,指明仪器名称或仪器的某个部位,操作连贯,如身临其境。

【对点训练】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按照要求填空:
(1)微热法: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
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答案(2)位置保持不变高于位置保持不变(3)水不能持续流下
(4)能回到原来位置上升保持稳定
2.反应现象描述类
【典例2】[2016·全国卷Ⅰ,26(2)改编]将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问题1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Y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K2,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1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
问题2Z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Y管中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Y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解决方案]现象描述答题模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