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

上罗拉轴 嵌入加压 爪槽内, 加压爪可 绕其支轴 回转,爪 中部受弹 簧压力, 中、后爪 位置可调
(2)气压摇架
依纳、立达、国产
压缩空气单向阀气水分离器减压 阀软管气囊压力板加压杆
四连杆:BCDE
6-3 加捻卷绕机构
一、加捻卷绕过程 前罗拉加捻出来的须条加捻成纱 导纱钩气圈钢丝圈筒 管。 • 加捻元件:钢丝圈 • 卷绕元件:锭子+钢丝圈 纱线分三段: 纺纱段、气圈段、卷绕段 气圈:导纱钩至钢丝圈间这一段 纱线,随着钢丝圈高速回转时 形成空间凸起曲线。
皮圈为丁腈橡胶,三层组成:0.8~1.2mm厚, 表面酸处理或涂料处理; • 外层:灰白色橡胶,与纤维接触,要求光滑 柔软; • 内层:淡青色橡胶,与中罗拉和皮圈销接触, 要光滑耐磨; • 中层:棉线绕成的螺旋线状加强筋,提高皮 圈强度。
皮圈
皮圈对纤维的挟持作用
• 下罗拉主动,以摩擦力带动皮圈,挟持纤维的工作边为 松边,为防止中凹,上下皮圈销的几何形状特殊设计。 • 双短皮圈,上销下压1.5mm • 长短皮圈,下销上托1.5mm,使有效挟持纤维 • 上下皮圈销中部内凹,使上下皮圈可内凹变形,钳口有 弹性,有效握持控制须条中的粗细节,提高牵伸质量。
全机长度 504锭/19460mm
环锭纺纱机发展的总趋势
• • • • • 以电代机,多电机同步分部分传动; 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对锭子、钢领、钢丝圈不断改进,提高速度; 推广集体自动落纱、自动吸尘技术; 自动接头、自动运输、计算机监控及互联网 通讯; • 发展细络联,缩短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 高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重心低,运行平稳,寿命长
• 纱线通道大,减小轧纱、毛羽、飞花
钢丝圈系列
• G系列:G、GO,圈形高大,纱通道宽畅, 宜配PG2钢领纺粗特纱; • O型系列:O、CO、OSS,圈形小,重心 低,适宜高速; • GS型系列:GS、6802、6903、FO、FU, 介于G、O型之间,配PG1钢领,纺中特纱。
导纱钩
导纱板Βιβλιοθήκη 2. 隔纱板(Separator)
• 作用:防止断头 纱尾碰及相邻纺 纱气圈。 • 材料:铝或塑料
3. 气圈环(Balloon Ring)
• 空气阻力大,气圈不稳定,易断头
• 气圈环将气圈分成两节,减小气圈, 降低纱线张力,减少断头,但气圈 环会产生摩擦,引起毛羽、飞花, 化纤纱生成熔结点;
钢丝圈的质量
• 用号数表示:1、2、3、……30;1/0、2/0 …… 30/0;
• ISO制钢丝圈以1000只的克重表示;
• 钢丝圈的质量大小决定了钢丝与钢领之间摩擦力的 大小,决定了卷绕张力和气圈张力的大小;
• M太小,张力小,气圈大,卷绕松,容量少;
• M太大,张力大,易断头;
• M必须与纱线特数、强力和锭速相匹配
国内外主要细纱机厂商及新机型
• • • • • • • • • • • 上海二机:EJM138JL,12500~22000 r/min 经纬股份:F1520,12000~25000 r/min 马佐里东台:RST-1、DTM139 (12000~22000 r/min) 山西鸿基: 解放军4806厂: 浙江泰坦: 瑞士立达:G30、G33 德国青泽:350 ,25000r/min 德国绪森: 意大利马佐里: 日本丰田:RX240NEW , 25000r/min
(2)胶 辊
• 组成: 芯轴、滚动轴承、外壳 • 两锭合用一节上罗拉,中心加 压; • 皮辊外壳紧套丁腈胶管,经磨 圆、酸处理或涂料处理; • 皮辊表面应有一定的硬度,以 减少磨损; • 后皮辊较前皮辊硬些,因为其 握持纤维多; • 皮辊应定期磨砺,消除中凹。
胶辊(上罗拉)
(3)皮圈和皮圈销
2. 牵伸装置主要元件(同粗纱机)
1.下罗拉(罗拉):
• 前后罗拉有沟槽,变齿距梯形齿,有效握持纤维, 避免皮辊因周期啮合而起痕。
• 中罗拉为菱形滚花,摩擦传动皮圈 • 多节连成整根下罗拉,由导柱、螺纹、导孔联接, 每节6锭。
• 如一台车480锭(单边240锭),共需罗拉80根。
• 罗拉直径与所纺纤维长度和加压力相适应,棉纺 25mm;罗拉轴承国产为LZ系列(ISO3464)滚 针轴承;也有双列球轴承(日本NSK 2B型)
工艺过程
1—粗纱管 2—导纱杆 3—导纱喇叭 4—牵伸装置 5—导纱钩 6—钢丝圈 7—筒管 8—锭子 9—钢领板
导纱杆 喇叭口
纺纱流程 断面图
气圈环 钢领钢丝圈 锭子
6-2 喂入装置和牵伸装置
一、喂入装置
• 组成:粗纱架、粗纱筒管 支持器、横动装置 • 作用:将粗纱送入牵伸装 置
1. 粗纱架:随卷装尺寸和放 置方法而异 • 传统:双层四列 • 新型:单层六列 • 要求:粗纱退绕应灵活轻 松,否则产生附加捻回或 断头
长短皮圈牵伸
• • • • 下销固定,上销摆动,小簧片下压,调节弹性钳口; 上销前端隔距块保持初始隔距d; 隔距块根据喂入须条调节, 钳口可适应喂入须条特数变化,吸收或消除皮圈厚薄 不匀带来的运转跳动; • 下皮圈前端有低洼(8mm长),形成弹性面,以握持粗 细节; • 可调的弹性钳口优于固定钳口。
FA503型细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锭距
锭数 筒管长度
70mm
504、492、480、456、 420、408、396, 384, 96
断头吸入 笛管式
罗拉加压 前10、14、18
钢领直径 35/38/42/45
180, 190, 205, 230
daN/双锭 中10
后14
前、中:43、53、68mm 中、后:50~102mm
PG钢领的特点
• 接触部位为一段弧面,接触面积稍大,稳定; • 跑道由多段圆弧组成,允许钢丝圈适量倾斜, 减少断头(外脚超前内脚、钢丝圈整体前倾、 外脚低于内脚); • 跑道直线部分倾角小,限制钢丝外脚下沉和前 倾; • 颈薄,避免钢丝圈内外脚尖碰壁; • 钢领边宽收窄,有利于钢丝圈面积加大,延长 寿命。
• 气圈环要升降,增加机构。
4. 锭 子
5. 筒管(Bobbin)
• 经纱管、纬纱管 • 木质、塑料 要求: • 不变形 • 配合好 • 易拔管 • 材料均匀 • 偏心小


6. 钢领(Ring)
作用:作为钢 丝圈的跑道。 • 钢丝圈速度 高达30~40 m/s ,>40 m/s时,发热、 飞脱。
细 纱
Ring Spinning
6-1 概述
一、细纱机的任务
• 牵伸:将粗纱抽长拉细成所需细度的须条
• 加捻:将须条加捻成有一定捻度的细纱
• 卷绕:将细纱绕成一定卷装,供贮存、运 输和进一步加工之用。
Rieter 环锭细纱机
我国细纱机的发展(几十种型号)
• 1954年,大批量生产,1291、1301型,E=14~20 • 此后,1293型 • 1965年,A512型,408锭/台,70mm锭距,三罗拉长 短皮圈牵伸、弹簧摆动销、YJ-00摇架,E=10~50。 • 60年代起对1291型改进,重力加压改为前、中罗拉杠 杆加压,大铁辊改磁性辊,分离式弹性支承高速锭子、 高速钢领钢丝圈,E=20~40 • 70年代大批量生产A512型,还有出口。 • 1974年,A513型:96~480锭/台,改进,喂入、牵伸、 卷绕、成形、传动、吸棉、墙板、龙筋,有A、B、C、 D、E、F、G、H、M和MA(纺中长纤维)、W、S(超 大牵伸)、SA等系列; • 80年代,FA502、FA503采用YJ1系列摇架,可调前罗 拉中心距,可纺棉和中长;
1-上罗拉; 3-片簧; 2-皮圈; 4-上销;
5-尼龙隔距块;6-盖
(4)梭形集合器
• 作用:收缩牵伸过程中被扩散的须条宽度,减少边 纤维,增加须条紧密度,使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取得 较好的牵伸、加捻效果。 • 集合器开口尺寸适应于纱线粗细:过大,失去集合 作用;过小,堵塞纤维,不利于牵伸; • 外形尺寸与罗拉圆弧表面配合一致,避免跳动。
钢领 钢丝圈
钢领和钢丝圈
棉纺钢领
PG型(平面钢领): PG1/2 PG1 PG2 边宽 2.6 3.2 4 凸出 1.25 1.6 1.85 内径:35 、38、42、45、51 高度:7.5、10 配用不同的钢丝圈可纺不同 特数的纱,如PG2配G或O型钢 丝圈纺粗特纱;PG1、PG1/2配 FO、OSS钢丝圈纺中、细特纱
适纺号数 6~96tex(6~100Ne) 罗拉隔距 牵伸倍数 10~50 牵伸形式 三罗拉双皮圈 罗拉直径 25 粗纱卷装 150×400 锭速 捻向 自动机构 电动机
10000~17000r/min
Z或S
适位停车/钢领板下降/满 管自停/自动复位等
主2.2kW
粗纱架
双层四列/单层四, 六列
压掌压在粗纱面上,阻止筒管超转。
3. 横动装置
• 内齿轮行星式横动装置 • 横动长杆上装着导纱喇叭 口,引导粗纱作缓慢横向 往复移动,以分散粗纱在 皮辊上的接触位置,防止 皮辊(皮圈)表面磨损集 中在一处。
二、牵伸机构
组成:牵伸装置、加压装置、牵伸齿轮传 动系统 • 影响纱强力、条干、断头率
1. 牵伸装置(三罗拉双皮圈)
2. 筒管支持器
• 老机:上支下托式塑料支持器, 回转灵活,但易磨损、轧煞。 • 新机:吊锭器
芯杆4被弹簧5压着而保持与转位齿圈3接触; 推动滑盘1上移,即推动了撑牙2和齿圈上移。 当齿圈3滑出导条时,撑牙圈2的锯齿继续滑入 3的齿间而推动齿圈转动45º ;滑盘1在弹簧力 和重力作用下复位,齿圈3因其定位齿间与齿 槽已作交替,使芯杆4有高、低两个位置。当 芯杆4处于低位时,撑爪7搁在圆销8上;当芯 杆4处于高位时,撑杆7脱离圆销8,并因自重 而收拢,粗纱管失去支撑而可卸下。
• 纱层内部结构:截头圆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