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内容】认识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目的】1、复习等式,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复习方程的解,引出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概念。
2、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个不等式的解3、使学生会列不等式4、使学生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掌握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并且利用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会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来解决。
【知识重点与难点】不等式中的难点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知识重点有下面3个: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
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
2、不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b a >,那么c b c a c b c a ->-+>+,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方法指导和教材延伸】1、不等式的解与解不等式不是同一回事,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不等式的解(即不等式的解是数值),而求不等式的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即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不等式的解”是“解不等式”的结果。
2、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已知不等式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不等式,然后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就是不等式的解,若不成立则就不是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三条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有目的、有根据、有步骤的不等式变形,最终目的是将原不等式变为a x >或a x <的形式,其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这五个步骤根据具体题目,适当选用,合理安排顺序。
但要注意,去分母或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时,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时,如果是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5、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要注意的是“两定”: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
若边界点包含在解集中,则用实心点表示,若边界点不包含在解集中,则用空心圈表示;定方向,相对于边界点而言,“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6、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抓住问题中的有关数量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后,从而得出具体问题的解答。
7、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的意义: (1)0>x ,则x 是正数; (2)0<x ,则x 是负数; (3)0≤x ,则x 是非正数; (4)0≥x ,则x 是非负数; (5)0>-y x ,则x 大于y ; (6)0<-y x ,则x 小于y ; (7)y x ≥,则x 不小于y ; (8)y x ≤,则x 不大于y ; (9)0>xy 或0>yx,则x ,y 同号;(10)0<xy 或0<yx,则x ,y 异号; (11)x ,y 都是正数,若1>y x ,则y x >;若1<y x,则y x <; (12)x ,y 都是负数,若1>y x ,则y x <;若1<yx,则y x >; 【典型例题】例1、用不等式表示:(1)x 与1的和是正数 (2)a 的21与b 的31的差是负数 (3)y 的2倍与1的和大于3(4)x 的一半与4的差不大于x (5)a 的4倍与b 的和是非负数分析:列不等式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的意义,如“正数”、“负数”、“不大于”、“非负数”等等,一定要弄清不等关系。
解:(1)01>+x (2)03121<-b a (3)312>+y (4)x x ≤-421(5)04≥+b a注意:列不等式与列方程一样,先列出代数式,然后用不等号连接,形成不等式。
在列代数式时,仍然遵循“边读边写,先读先写”的原则。
例2、根据不等式性质,在横线上填上不等号,并说明理由: (1)若24ba -<-,则a 2b(2)若0,<>c b a ,则ac bc ,c a --32 c b --32,a -c b , (3)若0>>a b ,且1,1<<b a ,则a 2a ,2a b ,a ab ,a 1 b1(4)若0<<b a ,则2a 2b分析:不等式性质有三条,特别是第三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解:(1)由于24ba -<-,根据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乘以4-,不等号方向改变,得b a 2>。
(2)由于0,<>c b a ,根据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乘以负数c ,不等号方向改变,得bc ac <;由于b a >,根据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乘以32-,不等号方向改变,得b a 3232-<-,再根据不等式性质1,两边同减去c ,不等号方向不变,得c b c a --<--3232 由于b a >,0<-c ,根据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乘以负数0<-c ,不等号方向改变,得c b c a -<-(3)由于0,1><a a ,根据不等式性质2,两边同乘以正数a ,不等号方向不变,得2a a >,再由于b a <得b a <2,由于0,1><a b ,根据不等式性质2,两边同乘以正数a ,不等号方向不变,得ab a >,由于0>>a b ,根据两个同分子的正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得ba 11> (4)方法①:由于0<<b a ,故0>>b a ,所以22b a >。
(这是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方法②:由于0,<<a b a ,则ab a >2(根据不等式性质3),再由于0.<<b b a ,则2b ab >(根据不等式性质3),所以22b a >(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注意:不等式的三条性质是极其重要的,一定要很好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
例3、根据不等式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a x >或a x <的形式(a 为常数) (1)23231-->x x (2))6(2121x x -≤ (3)23>-x (4)3223+<+-x x解:(1)根据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x 32,不等号方向不变。
所以x x x x 322323231+-->+ 故2->x(2)根据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x 21,不等号方向不变。
所以x x x x 21)6(212121+-≤+ 故3≤x(3)根据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不等号方向改变。
所以3233-<--x 故32-<x (4)根据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22--x ,不等号方向不变。
所以22322223--+<--+-x x x x 故15<-x再根据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除以5-,不等号方向改变。
所以5155->--x 故51->x 点评:不等式性质1中,两边同加上或减去的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不等式性质3中的变号问题一定不能忽略。
那么不等式b ax >的解集是什么呢?这要分情况讨论: ①0>a ,则b ax >的解集是a b x > ②0<a ,则b ax >的解集是ab x <③0=a 且0<b ,则b ax >的解集是一切数 ④0=a 且0≥b ,则b ax >的解集是无解那么不等式b ax <的解集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己仿照上面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例4、比较大小:(1)a 与a 31(2)1224++x x 与124++x x分析: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是“作差法”,即如果0>-b a ,那么b a >;如果0<-b a ,那么b a <;如果0=-b a ,那么b a =解:(1)∵a a a 3231=-∴当0>a 时,032>a ,故031>-a a ,所以a a 31> 当0<a 时,032<a ,故031<-a a ,所以a a 31< 当0=a 时,032=a ,故031=-a a ,所以a a 31= (2)∵22424)1()12(x x x x x =++-++而02≥x∴1122424++≥++x x x x点评:(1)中的比较大小要分情况讨论,分类讨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分类时一定要做到“不重不漏”,既不要范围重合,也不要漏掉全体范围中的一部分。
(2)中作差后得到一个具有特性的代数式,利用这个特性——平方是非负数,从而比较出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例5、解不等式6831362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分析: 解不等式的步骤与解方程的步骤一样,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其中要注意的是去分母和系数化为1,如果乘以或除以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解: 去分母:)83(6)62(236--<----x x x x 去括号:83612436+-<+---x x x x 合并同类项:x x 3141213-<+- 移项:1214313-<+-x x合并同类项:210<-x 系数化为1:51->x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注意:51-不包括在解集中,所以用空心圈,而用向右表示“大于” 例6、解关于x 的不等式)1(14-≥+x m x )4(≠m 解:去括号:m mx x -≥+14 移项:14--≥-m mx x 合并同类项:1)4(--≥-m x m 讨论:①当04>-m 即4<m 时,m m x ---≥41,即41-+≥m m x②当04<-m 即4>m 时,m m x ---≤41,即41-+≤m m x点评:解含有字母的不等式,首先要弄清未知数,在系数化为1这一步时,如果未知数的系数含有字母,那么就要对系数的正负性进行讨论,以此决定不等号是否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