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测试试题(完成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7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外发明的抗禽流感特效药“特敏福”的主要原料竟是中药八角茴香,使中药的疗效再次受到重视。
但中国在全球中草药每年约300亿美元的贸易中仅占3%。
以青蒿为例,是经中国几代医师研制成功的疟疾特效药,最后却被一家外国公司抢先登记了,日本生产的救心丸也是在中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单这两项就使中国每年损失3至4亿美元。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根据以上材料和工业区位理论,说明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中药厂应属于A.动力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技术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2、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禁止野生动植物非法进出口贸易力度的加强,可能对我国中草药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A.导致我国中草药制造业倒闭 B.使某些中草药制造业的原料更加紧缺C.有利于我国中草药业的引资 D.有利于我国中草药业为太空医学服务读下图回答3~4题3、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A.组团式 B.集中式 C.条带式 D.放射状4、根据右图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左图中的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读图3世界某区域图,回答5~6题。
5、关于A、B两点的正确判断是A.A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A点在马来半岛上C.中山站位于B点附近的半岛上D.A、B两点间有二个著名海峡6、图中A地区西侧的气候类型和周围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温带季风气候、土地荒漠化 B.地中海气候、水土流失C.温带海洋性气候、臭氧空洞 D.亚热带季风气候、酸雨一科学考察者在南半球某地考察,观测到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38°16′,最小值为8°26′(提示:说明出现极昼现象)。
据此完成7~8题。
7、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小时,观测者看到太阳在()A.正东方 B.正西方 C.正南方 D.正北方8、当地的地理纬度是()A.75°S B.66°34′S C.60°S D.90°S9、南京市以下河段中,较符合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的图形是()N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10~12题。
稻田10、该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11、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12、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13、“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冬短无夏,四季如春”。
上述气候谚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A.青藏高原、华南地区、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C.华南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华南地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京夫子庙地区有两千的历史,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xx的重建夫子庙地区,融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满足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
据此回答第14题:1 4、南京夫子庙地区的城建历史说明了A.一个城市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B.一个城市早期设立的活动,与后期城市发展活动没有联系C.一个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D.一个城市的历史由于时间流逝,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不会产生影响下表为山东西北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资料(表2),完成15~17题:15A、利用方式多样,利用结构合理B、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C、利用过程中兼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D、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料”相争的矛盾16、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A、玉米秆B、小麦秆C、棉花秆D、水稻秆17、结合秸杆的综合利用,该县可发展:A、资金密集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初级产品加工工业D、能源加工工业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全国年产量不及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生产厂家增加,汽车销售价格战不断,汽车消费活跃。
回答18-20题。
18、影响我国近年来汽车消费持续活跃的主要因素是A.汽车生产的增长 B.交通环境的改善C.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人们经济交往的增强19、目前中外石油公司竞相在各地建立加油站,影响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 汽车耗油量 B汽车流量C 汽车制造厂位置 D石油厂位置20、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进一步增加汽车企业数量 B 进一步扩大汽车企业规模C进一步鼓励人们购买汽车 D 进一步改善城乡交通环境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温压场(气温和压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完成21~22题①②③④21.“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限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有A.土地租金高 B.常规能源少 C.交通不便 D.市场狭小23.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A.缺少资源型城市作为依托 B.重工业为主,结构单一C.水资源和能源相对不足 D.工业基础薄弱,底子差据报导:中国钢铁集团准备联合国内其他钢铁公司到印度投资建钢铁厂。
回答:24~25题24.中国钢铁集团到印度投资建厂的原因是A.印度是新兴市场,钢铁需求量大 B.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C.印度是世界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D.印度是世界钢铁产量较少的国家25.中国钢铁集团到印度投资建钢铁厂要联合国内其他钢铁公司的理由是A.优化集团产业布局B.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C.带动其他钢铁企业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D.钢铁生产投资大,通过联合可以降低风险读某地昼夜状况图,图中AB 为一经线,BC 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BC 为21°。
回答26~27题。
26.该地可能位于A .非洲B .太平洋C .南美洲D .印度洋 27.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在 A.21°N 150°W B.21°N 30°E C.21°S 30°W D.21°S 150°E据报道,我国首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回答28-29题。
28.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 .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C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D .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29.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 .清洁无污染B .投资成本低廉C .总能量巨大可再生D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0题。
材料一:降水变率就是用以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
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材料二: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变率表30A 、春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大A C 0°10°B、夏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长江流域向北递减C、黄河流域是我国季风区全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D、年降水总量越多的地区,降水的变率越大第Ⅱ卷(综合题,共80分)31、读某区域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示季节,加尔各答市的常见气象灾害是什么?此时,我国的一艘商船由广州去法国,经过北印度洋时的航行情况如何?(4分)(2)该区域内的河流水文上有何共同特征?各条河流的上游河段均受何种外力作用?(4分)(3)B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的是哪一风景区?如何观赏该景观才能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2分)(4)C省应如何进行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加快经济发展?(2分)(5)该区域正在拟建一条由C省通往东南亚的“泛亚大铁路”。
该铁路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自然难题有哪些?(2分)试分析修建该铁路对我国的意义。
(2分)3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xx年)国家人口总数(百万)农业人口(百万)农民人均生产粮食(Kg/人·年)A 1215 910 501.0B 274 6.4 54687C 126 5.7 2105D 58.7 2.2 30773材料二部分农产品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6分)(2)B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简述C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2分)(4)D国主要的农业带在哪里?该地发展粮食生产有何优越的自然条件?(4分)(5)我国大豆主要产自哪一平原?为什么我国大豆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4分)3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2分)表1、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2)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5个人口大国。
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2分)(3)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2分)(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
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2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伊利集团是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原奶、冰琪琳。
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托管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示意图(1)简要评价在阶段I伊利集团生产布局的优缺点。
(2分)(2)简述发展到阶段II时伊利集团生产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4分)(3)简述伊利集团的不断壮大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5、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