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

在适宜条件下,穗粒多,和可能增产;若是引夏、秋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甚至抽穗结实,所以应引进早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引的是春性、弱冬性品种,则可能发生冻害,不结实;若引冬性、强冬性品种,则会因温度降低,日照变长,因此变现为早熟,所以应引进晚熟品种好。

B: (1)高温短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变短,植株变矮,抽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经济性状不好,应引晚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延迟,若是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春化,也会延迟拔节,甚至不能抽穗,应引进春性、弱冬性品种较好。

4.. 什么是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所利用的变异来源有哪几种?
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中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株,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2)自然变异;(3)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

5 水稻品种A综合性状优良但不抗白叶枯病,请你设计一个回交育种方案(图示),把品种B中的显性抗白叶枯单基因(R)导入A,要求育成的品种非轮回亲本遗传成分少于2%,共需要几个季节(开花前能鉴别白叶枯病抗性)?
6
6. 简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并填写下表(10分)
表5×7格子方试验35个F1的平均产量以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
配合力
A: B: C: D: E:
7. 什么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有哪些优缺点?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优点
1、缩短育种年限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
4、合成育种新材料
8. 种质资源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对育种的重要性。

主要包括搜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几个方面
重要性:(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2)是突破性育种的关键;(3)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4)为避免品种的遗传基础的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维持和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力;(5)是有关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8. 简述基因对基因学说
针对寄主植物的每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益。

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9. 简述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育种的方法。

10. 简述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2)自然杂交;(3自然变异;(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5)自然
选择;(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

克服方法:(1)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2)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不但不同品种的种子田要彼此隔离,就是与同一品种级别较低的种子田和可能发生天然杂交的异种植物也要隔离;(3)采取合理的选择和留种方法;(4)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选株自交,使之达到纯合,增加品种群体中个体的遗传稳定性,然后从自交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一个优良而整齐一致的基础群体,同时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5)尽量减少长期的自然选择,保持品种原有的遗传平衡状态,或者加强人工选择,保留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6)人工选择时注意原品种的典型性,不宜强调单一性状的选择,同时,要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对产量性状的选择,应兼顾到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选择标准应接近于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

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手头有一份水稻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材料和它的保持系,同时拥有一系列水稻纯系材料,如果你是育种者,如何开展杂交稻的选育工作?
2. 试比较系谱法、混合选择法和单粒传法的优缺点。

(1)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知道选得性状优良而又整齐一致的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评定优良组合、淘汰不好组合,拔除假杂种、杂株、劣株,分组合混收,脱粒;按组合点播,确定优良组合,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编号;F2中选单株点播种成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进行产量试验;边试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

优点:?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

缺点:?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工作繁重。

(2)混合法: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收种植,不加选择,知道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实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2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3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4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单脱;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繁种。

优点:?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便;?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

缺点:?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单株难选,因为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行比较,优良类型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育种年限较长。

(3)单籽粒传法
(一)方法
从F2开始每株收一粒种子,混合种植,至F5~F6时选择大量单株种成株系,再选择优良株系升级进行产量试验。

优点:
①早期世代节省人力、物力;
②便于室温和异地加代;
缺点:(与系谱法比)
①对家系选择机会少,缺乏系统观察,单株选不准;
②晚期试验较庞大,由于只经一次选择,必须保留较多的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
③缺乏系内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