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测题专题训练【估算法和估算题】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算题,估算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题型。
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出题背景】从多年来试题看,初中物理毕业考试和学业考试的估算题,都是在初中学生生活、学习中所接触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试题,对一般考生都是常见物,但又往往是已经普遍应用的新设备。
【能力要求】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模糊,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我们具有初步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1)正确估测的前提首先要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如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1千克、1克是多少、1小时、1分钟、1秒钟是怎样的时间,等等;(2)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关系熟悉,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与质量关系式、压强定义公式,功率定义式等等;(3)要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如一般成人、初中学生的质量、身高,步行的速度、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对于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记住的数值如水的密度、家庭电路的电压、干电池的电压、光的速度,g的值等要记住。
(4)要有构建物理模型,简化物理过程的初步能力,如将组成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均匀物体,将形状复杂的物体简化成柱体,这将大大方便我们的估测。
(5)在运算时将数据近似取值,如将g的值简化为10牛/千克,将水的比热中的4.2近似为4,这样大大节约我们的运算速度。
【例题分析】【例1】一般人步行10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 7米B 70米C 700米D 7000米【解析】本题是1995年中考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路程的计算,应用S=vt,已知条件时间为10分钟,隐蔽条件是一般人步行的速度,需要考生具有的估测基本能力是一般人步行速度在(60-100米)/分钟。
但本题用排除法解题也是相当容易的,考生只要联想自己在平时生活中10分钟所能走多少路,就可以排除A、B、D三个答案而选择选项C了。
【例2】一枚币值为1元的人民币硬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大约为()A 1.2帕B 12帕C 120帕D 1200帕【解析】本题属于压力和压强的估算题,试题提供给我们的数据信息为0,这就要求我们完全根据生活常识获取解题数据,倘若对一元硬币没有相关数据的了解,你就碰到难题了。
但你不要急,你总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吧,我们把它简化为均匀柱体,用P=ρgh来解题,铁的密度取8×103(请注意为了提高估测解题的速度,本专题在表述数据时,常常不带单位,但后面的单位必须是公式解题时正确应用的单位)。
g取10,剩下就是高了,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即取2×10-3,三个数据相乘得160,(实际小于160从数据处理时的近似过程就可以知道)。
当然应该取C为答案。
本题的另一种解法就是用公式P=F/S来解题,需要获取的数据信息应该是一元硬币的质量(求压力)和直径(求受力面积),需要更多的生活积累,难度比第一种解题方法高,(m=6.2克,d =2.5厘米)。
同学们可以自己寻求答案。
那么如果这些信息全无,有的同学就“蒙”,其实“蒙”是猜想,合理的猜想也是科学的,也需要有正确依据和正确方法。
本题“蒙”的依据可以是一张纸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1帕,那么一枚硬币有20张纸叠起来那么厚吧,而且硬币总比同样的纸要重得多吧,那你“蒙”什么答案呢?【例3】( 江苏淮安)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
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1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断理由。
【解析】从考查的知识点看,本题属于长度的测量,但属于估测。
从题中提供的信息看,在题干中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要求从题干(包括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而求得适合选项中的结果。
我们从图中可以获取这样的信息:观察图片,取人的身高1.7m.选取人的身高作为推算的依据。
测量图片中某人的高度约为2.0mm实际测量图片塔高64.6mm 。
根据比例知识可知:塔高 H = 64.6mm×1.7m / 2.0mm = 54.9 m本题考察考生能否正确从图片背景中提取信息,即选取游客作为推测对象,关键是方法正确,因图片的清晰度的问题,对实际测量结果不作过高要求。
图1【例3】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千瓦,则它可能是()A 电风扇B 电视机C 空调器D 电冰箱【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电功率,严格说只能算是考常识,不能算作估测题,是2000年两考分离后的升学考试题,但实际难度不大。
试题引导同学们了解常用的家用电器的常识问题。
在常用家电方面,电灯、电风扇的功率在50瓦左右,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功率略高于100瓦,空调器的功率在1-2千瓦,电饭煲、电暖锅的加热功率也在1千瓦左右,电脑有显示器、主机、音响设备等,其功率比彩色电视机大一些,使用5号、7号干电池的小家电,其功率当然很小,一般不大于5瓦。
液晶显示的计算器的功率更小。
只有万分之几瓦,等等。
这些常识,如果我们多了解些,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好处,考试时的胜筹也就多一些。
解本题时,根据生活的简单常识――空调器用电要比其它三个电器用电多得多,可以选“C”为本题答案。
【点击中考】(1995)一般人步行10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 7米B 70米C 700米D 7000米(1996)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于50克的物体是()A 一瓶牛奶B 一只鸡蛋C 一枚五分硬币D 一枚针(1997)一袋袋装牛奶的质量最接近于()A 2克B 20克C 200克D 2000克(1998)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A 500千克B 50千克C 5千克D 0.5千克(1999)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A 0.015千克B 0.15千克C 1.5千克D 15千克(2000)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千瓦,则它可能是()A 电风扇B 电视机C 空调器D 电冰箱(2001)家庭常用白炽灯的电功率约为()A 4瓦B 40瓦C 400瓦D 4000瓦(2002)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0瓦,则它可能是()A 空调器B 白炽灯C 洗衣机D 语言复读机(2003中考)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A 4米B 7米C 10米D 12米(2004中考) 下列估计值中合理的是 ( )A 长跑运动员的体温可达46℃。
B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千米/小时。
C 足球运动员的质量可达80千克。
D 举重运动员的举力可达5000牛。
(2005中考) 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2006中考)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A35℃。
B 37℃。
C 39℃。
D42℃。
【夯实基础】(一)质量的估测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5102 mg 的是( )A 一颗图钉B 一册初二物理课本C 一张学桌D 一把木椅2. 下列物体中接近与1N 的物体是 ( )A 2个鸡蛋B 10个图钉C 一台电风扇D 一本物理书3.早佳(8424)西瓜是近几年来在上海市场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西瓜新品种,单个早佳西瓜的质量约为 ( )A 0.04千克B 0.4千克C 4千克D 40千克4.一个大房子纸盒装牛奶的质量约为 ( )A 0.01千克B 0.1千克C 1千克D 10千克5.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 )A 一只羊B 中学生的书包C 一瓶饮料D 一只鸡蛋6.中学生所用的“文曲星”计算器的重力最接近 ( )A 0.5牛B 1牛C 5牛D 10牛7.质量为1.8×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只鸡B 一头大象C 一颗小铁钉D 一个小学生8.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30000克的是( )A 一头牛B 一只母鸡C 一头山羊D 一只苹果9.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 ( )A 3×10-3千克B 3千克C 30千克D 3×102千克10.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 ( )A , 50米3B 50分米3C 50厘米3D 50毫米31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于1牛的是 ( )A 一支铅笔B 一块砖C 一包方便面D 一辆自行车12.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4牛的是 ( )A 一支铅笔B 一块砖C 一听可口可乐D 一辆自行车13.你家吃饭所用的筷子长约为______cm ,人民币的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5_________。
14.一件普通教室里面的空气质量为m,某重物的质量是它的两倍即2m ,那么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 )A .拿不动一个这样的物体 B.至少能拿起一个这样的物体C .至少能拿起两个这样的物体 D.有可能拿起八、九个这样的物体(二)长度的估测15.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 2.5微米B 2.5毫米C 2.5厘米D 2.5分米16.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推进作用。
“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A 篮球场的长度B 物理课本的长度C 一根头发丝的长度D 某分子的直径17.一幢十层楼房的高度接近()A 3.5米B 35米C 3.5×104厘米D 0.35千米18.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的高度最接近的值是()A 4205000毫米B 4.205千米C 4205厘米D 4205分米19.日常生活中,公共汽车站两车站之间的距离大约为()A 10米B 102米C 103米D 104米20.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为()A 10-6厘米B 10-8厘米C 10-5米D 10-5分米2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A.5m3 B .0.5m3 C. 0.05m3 D. 0.005m3(三)压强的估测22.如图3所示,是一本九年义务教育初三年级物理教科书,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0cm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8Pa B.80PaC.800Pa D.800Pa23.一个人站在地面上,双脚着地,那么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图3于()A.10PaB.100PaC.1000PaD.10000Pa24.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 N 10 Pa B.50 N 104PaC.500N 103Pa D.500N 104Pa25.一本148页的初三物理课本,平方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A 300帕B 150帕C 75帕D 无法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