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小学六年级素质教育教案第一课时:做事要有计划教学目的:、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对学生进行做事情有计划的教育。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出示:1现象一:苗苗回到家后,马上把电视机打开,但是,动画片的片尾曲响起来了,动画片结束了。
本来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做作业,苗苗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这次,连她最喜欢的《美少女战士》大结局也错过了,苗苗伤心地哭了起来,并向妈妈抱怨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可是每天的事情太多了,要写作业、看电视、复习功课,还要帮妈妈做家务、锻炼身体……我觉得时间太不够用了……”现象二:一位三年级的老师这样描述他的学生:我班的江馨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不是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就是忘了带课本,还有一次考试时,他竟做事之前提前计划好就会不丢三落四了,然忘了带文具盒;我和他的家长曾多次提醒过他,但这个孩子的坏毛病一直也没有改掉。
2、针对以上两个现象,讨论两位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做事情没有计划、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3)学生一早晨一起床,孩子就把房间翻得一团糟,你问他在干什么,他很着急地1(告诉你:“我的袜子呢?妈妈,快帮我找找,马上要迟到了。
”(2)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3)学生二亮亮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常被同学们看不起,又因为亮亮很调皮,老师也不喜欢他。
每天在学校里上课,他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他想到了辍学。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帮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帮他做了学习计划,并对他说:“妈妈不要求你一开始就能拿第一名,按着学习计划做,每次进步一点点就可以。
”在妈妈和学习计划的引领下,亮亮渐渐地喜欢上了学习……4、老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德国孩子对他的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游乐场。
”他的爸爸通常不会直接说行或不行,而是会问孩子:“你计划好了吗?你想跟谁一起去?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有计划好。
”爸爸就会说:“没想好的事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计划好。
”小珑妈妈从此开始注重培养小珑的计划性。
如当她告诉小珑提前把周末要做的事情做一个计划时,小珑会在她的小本子上记下,周六:给花浇水,给外婆打电话,练习写字……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小珑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做出详细的计划。
5、听了故事后有什么感受?老师小结:“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环节。
因为反省容易让孩子发现自己执行计划时的遗漏,清楚自己的得失。
6、讨论怎样做事情才有计划?实用文档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是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如果此时妈妈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个性,从而给一生带来麻烦。
当然,做事条理分明的好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不能心急,要注重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个性。
、总结:方法一:培养时间观念 7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做起事来总会拖拖拉拉、做做停停,根本不会有什么计划性可言。
因此,妈妈要想孩子做事有计划,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方法二:做事之前做计划第二课时正确看待挫折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 .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2.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3 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二、教学准备:名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配乐录音故事。
1.2.学生书写个人经历挫折的白纸。
3.写有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的书签。
4.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教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1 、有谁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
是一帆风顺的吗?2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
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凯勒的故事师讲述海伦.1. 2.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
凯勒、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海伦.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
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
)(三)活动明理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
1.(如果学生愿意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让其写上,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
因为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到有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向别人寻求帮助。
)(听并请全班同学对有烦恼的同学进行帮助。
抽出几张宣读,2.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集后,到了别人的烦恼,你想帮助他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认为自己的烦恼还严重吗?))。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1~43.分别进行情景表演(情景表演实用文档到的事情,请你做个小小诸葛亮,出个好主意,与遇到困难的同学共同去战胜它。
(点击:课件)战胜挫折解决的办法有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A 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事……B 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C换位法: 安慰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 找人倾诉寻找办法…求助法:E 拓展延伸四)( 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1.:点击课件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学生朗读。
.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2送与好朋友共勉。
拿出你的纸条,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雨后》)你能创作一句吗? 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
举一例后,互赠名言!(四)总结全课教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怕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
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克服和战胜。
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播放:《真心英雄》的歌曲录音,学生齐唱)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第三课时:做事有始有终一、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做事有始有终是有毅力的表现,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情感: 1、做什么事情都愿意有始有终地做完。
、为学习、做事能坚持到底并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
2 行为:、学习、做事有耐心,有坚持性,不半途而废。
1 2、努力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二、教法目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上可以引入相关的活动。
如:安排学生剥豆、解线团等使学生1 体会,要想干成一件事要有耐心,不怕困难。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样说理更有说服力。
、关于孟母断织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结合故事背景,也可从孟母织布的艰辛和已织好2 的布对孟子这样贫寒家庭的作用谈起从而使学生理解孟母的一片苦心。
实用文档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做事有始无终就会半途而废,有始有终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做事一般只凭兴趣出发,做事没有坚持性。
帮助学生找出做事有始无终的原因,并加以克服是比较难的。
[教学过程]一、结合活动、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一定很喜欢小制作,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小坦克。
看谁能做成,并且做得好。
(制作时间给五分钟)2、大家制作的积极性很高,课上我们先做到这儿,课后大家再接着做。
3、放录像:大家看,这是马力自己设计的小坦克图样,他要完成这个小制作参加学校的小制作大赛,瞧,马力放学了……录像:马力背着书包从楼梯走上来,按动门铃。
妈妈开了门接过书包一边给他擦汗一边说:马力累了吧?妈妈给你买了好吃的,我拿给你吃。
马力忙说:我先不吃了,做完坦克再说。
他高兴地做起来。
可做着做着就皱起了眉头:这点怎么办呢?哎,有了我用刀子剌一下。
不好,剌偏了这下可麻烦了。
我先粘坦克链子这个容易。
哎呀!不好,胶水多了,真是烦死人,不好玩我不做了。
说完,把桌上的东西一推,大声喊起来:妈!好吃的呢?。
4、提问:马力这样能拿出作品参赛吗?为什么?5、小结:做事情总会遇到困难,谁怕困难谁就做不成。
我也觉得马力这样是不会拿出作品参赛了,真是太可惜了。
6、提问并出示课题:大家想一想,马力怎样做才能拿出作品参赛呢?大家说得对,不怕困难坚持做完。
也就是要,做事有始有终。
(出示课题)二、运用故事,说明道理。
1、演示课件并提问。
(根据课文制成)(1)孟子为什么中途逃学?(他觉得读书很枯燥,没意思)。
(2)孟子的妈妈对于他的逃学心里非常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虽然家境非常贫寒,可孟母还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供孟子读书,她对孟子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而孟子却步喜欢读书,母亲非常失望)(3)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孟母用割刀将快要织完的布割断。
贫寒的家境使孟子深知这块布花费了妈妈多少心血,以及这块布对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被震惊了。
妈妈以此来比喻半途弃学,教育孟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并且告诉他,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4)你们知道妈妈织成这块布有多不容易吗?古时候,人们织布都是手工操作,笨拙的机器可不像现在,他需要人们小心谨慎一线一线地织。
那时候没有电灯,孟子的妈妈白天有很多事情要做,辛辛苦苦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更为了孟子能够上学,晚上不得不就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纺线、织布。
这块布不知耗费了妈妈多少个不眠之夜。
眼看就要制成了,为了教育孟子妈妈一狠心将它剪断。
(5)妈妈是怎样说的呢?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出示孟母的话,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指名说)2、小结:织布和学习同理,布要一根线一根线织成,人的学问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如果不坚持下去,半途而废布就织不成,学习也就搞不好。
(7)经过母亲的教育,孟子是怎样做的?(立即回到先生那里,从此坚持读书;并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有始有终)(8)你们知道孟子以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吗?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其著作有《孟子》,他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有亚圣之称。
实用文档3、过渡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始有终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