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概况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距呼和浩特市最近的一个效县,南距呼和浩特35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6′~112°18′,北纬39°58′~40°41′。
南倚长城与清水河以及山西省朔州市的平鲁区接壤。
北亘阴山靠土默特左旗和赛汉区。
西望黄河与托克托县毗连。
东临岱海、蛮汉山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和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接壤。
县境东西宽85公里,南北长90公里。
总面积3401平方千米。
2005年总人口18.4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15.7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011500。
代码:150123。
区号:0471。
拼音:Helinge'er Xian。
【行政区划】和林格尔县辖3个镇、4个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羊群沟乡、黑老窑乡。
145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清康熙年间置站,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即二十家子之意。
1912年设县。
和林格尔历史悠久,最为显赫时期当属北魏,以及隋唐时代。
战国时期,和林格尔属于云中郡的管辖之内。
汉代时,将此地设立为定襄郡。
公元258年,鲜卑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部众从长川(经内蒙古兴和县)迁至和林格尔境内,建立早期国家,公元376年,被前秦符坚所灭。
公元386年,拓跋于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复国,男当年回归盛乐,改称魏王,建立北魏。
隋开皇十九年,隋文帝杨坚在今盛乐镇南园子村筑大利城,唐开元二年,在此地置单于大都护府。
清康熙三十一年,将此地建立为一个军事要驿。
其后清廷移民实边,建立行省,1728年设置和林格尔理事通判,1741年改为协理痛叛厅,隶归绥道。
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县属,2000年,和林格尔县辖1个镇、16个乡:城关镇、黑老窑乡、胜利营乡、董家营乡、樊家窑乡、新丰乡、羊群沟乡、三道营乡、新红乡、大红城乡、新店子乡、巧尔什营乡、舍必崖乡、西沟门乡、灯笼素乡、土城子乡、公喇嘛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64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1177 巧尔什营乡14343 董家营乡15466 舍必崖乡13405 土城子乡7630 公喇嘛乡17742 西沟门乡10061 灯笼素乡4075 樊家窑乡6665 大红城乡9769 新红乡5968 新丰乡4909 新店子乡9487 羊群沟乡7084 黑老夭乡8601 胜利营乡4797 三道营乡5295。
【地质地貌】地层(一)第四纪前地层,新第三系.底部砂砾岩与红土互层、顶部红土夹钙质结核层,总厚度约30米,普遍分布于县境东南丘陵区。
(二)第四纪沉积l、下中更新统(1)冲积红积层,为半胶结的砂砾层、局部夹粉沙层,具有交错层理,砾石成分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安山斑岩及玄武岩等,厚度达15米。
出露于宝贝河两岸。
(2)湖相沉积黄绿色粘质砂土及灰黑色淤泥中夹薄层的午胶结的砂层.分布于黄河左岸蒲滩拐。
2、全新统(1)风积层,由细砂、粉砂组成。
分布于县境黄河北岸地带、呈砂堆、砂垅、砂丘。
(2)冲积层,由砂、砂砾、粘质砂土等组成,分布于平原表层,层次清楚,岩层垂直方向变化较大,厚度无常。
构造轮廓本县位于内蒙古东西褶皱带南部.基底褶皱抽、近于东西向或东北向,与内蒙古东西褶皱带的构造线一致.盖层走向近乎东北~西南方向,向西北缓缓倾斜,与黄河西的鄂尔多斯台地相似。
地貌自然地理为黄土高原-在地上地势东南高而西北和西南低。
由丘陵地形过渡到宽广的平原地形.具体分为五类: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湖积台地、宽谷洼地和冲积平原.在成因类型上,由剥蚀堆积地形到堆积地形。
剥蚀堆积地形分布于县于县镜东南部,海拔高程1100~1277米,由第三系砂砾组成,在表面上,普遍被黄土质粘砂土覆盖、形成浑圆形山顶,地形向西北倾斜。
堆积地形冲积平原,由黄河、大黑河、宝贝河、什拉乌素河冲积而成。
地势平坦,微有起伏。
盐渍化普遍,沼泽零星分布,由冲积砂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堆积而成.海拔高程1000~1050米。
风成地形,分布于县境西南、南部黄河以北局部地方,由细纱、粉纱组成固定砂丘和砂垅。
一般高出地面约0.5—20米,海拔高程1000~1050米。
【气候资源】光能资源本县光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烈,热量资源较充足,降水少,雨水集中、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年日照时数2941.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6%。
≥5℃期间的日照时669.1小时,≥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322.6小时。
全县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36.98千卡/厘米²,其中4—9月份为87.33千卡/厘米²。
光合有效辐射量为67.11千卡/厘米²。
本县光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农田平均光能利用率仅为O.08~0.37%,低于内蒙古平均水平。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5.6℃,年较差35.9℃。
一月最冷,月均气温-14.0℃,极端最低气温-34.5℃;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7.5℃。
≥0℃平均日数为223天,期间积温3261.7℃;≥5℃的平均日数19l天,期间积温314l℃;≥10℃的平均日数150天,期间积温2769.2℃。
全年无霜期118天,终霜日一般为5月19日,初霜日一般为9月14日。
由于县境内相对高差悬殊,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丘陵和川区基本能够满足喜温作物生长的需要,山区有所不足,但可以满足耐寒、性喜冷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需要。
春温骤升加重了土壤失水干旱,秋温剧降使作物极易遭受早霜的危害。
6—8月气温较高,与作物生长旺盛期相吻合,并且此间白天气温高,夜间较低,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同化和干物质的积累。
降水和蒸发多年平均降水量417.5毫米,保证率仅40~50%,最多年为702毫米(出现在1961年),最少年为202毫米(出现在1965年),相差3.5倍。
年降水日数75天,年平均蒸发量1850毫米,湿润度在0.3~0.6之间。
降水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同年各月间降水变化很大。
植物生长期6~8月降水量占全年59.3%,这种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降水集中易引起山洪暴发,加剧水土流失。
本县降水地区差异大,降水量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最多地区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上,最少地区不足375毫米。
风能资源年平均风速2.2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14天,最多38天,最少3天。
大风主要出现在3~5月份,春季的大风经常毁坏禾苗,降低造林成活率,加剧春旱发生。
大风是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资源】河流与湖泊全县境内河流都属黑河、浑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11条,除浑河、茶房河、宝贝河长年有基流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洪水河。
河川径流量全县汇水面积2874.5公里²,县内多年平均年产水量1.63亿米³,多年平均径流量2.47亿米³,当P=50%,年经流量为2.30亿米³。
地下水资源全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2.44亿米³,多年平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81亿米³。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27亿米³,最大可采量为3.45亿米³。
全县人均占有水量1974米³,低于全国和自治区的平均值。
【土地资源】类型及分布全县共有7个土类,13个亚类,26个土属,115个土种。
栗褐土和灰褐土为本县的主体土壤。
63.4%。
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腐殖质积累少,钙积层不明显,质地大多为砂壤和轻壤。
在山地丘陵区土层较薄,加之干旱、风蚀、水蚀严重,不适宜农耕,而宜于种草种树,兴林草保土肥田。
在平原区,由于水利条件较好,其肥力较高,一般都宜农耕。
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本县东南部的中低山地,是仅次于栗褐土的第二大土类。
由于灰褐土是在旱生森林灌从草原植被下发育形成的,某形成的土壤有机质较高,但由于地形多为低山、陡坡,故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是较理想的林业生产用地。
除上述两大主体土类外,还有潮土,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冲积平原及河谷低阶地与河漫滩地;盐土,沼泽土,风沙土,在全县大部地区都有分布;石质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土层薄,其主要母质有花岗岩、片麻岩、玄武岩等。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约400种。
其中有甘草、黄芪、远志、益母草、黄芩、知母、党参、枸杞、酸枣、蒲公英、荆芥等100多种。
还有食用菌蘑菇、木耳等。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狍子、青羊、鹿、土豹子、盘羊、狐狸、狼、獾子、黄羊、艾猴、免、狸、旱獭、红狗子、松鼠、跳腿子、黄鼠狼、刺猬、鼠、云豹、鬣狗等30余种。
野禽有天鹅、雉、半翅、雕、鹰等30多种。
【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2005年耕地面积10592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7385公顷,草场面积11.67万公顷。
林地面积32343公顷。
森林资源全县林业用地占总面积16.77%,森林覆被率为9.51%。
全县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天然次生林分布在东南部山区,人工林分布在滩川区和几个重点生态林基地。
用材林和防护林是本县两大林种。
树种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杨树、榆树、柳树、白桦等。
杨树面积最大,占总面积41.5%;各针叶树仅占总面积7.5%;灌木树种占43.4%,多数为柠条、沙棘。
林木总蓄积量47.20万米³,主要以杨树类为主;占88.8%;成片林蓄积量占73.93%,每亩平均蓄积量1.13米³;四旁散生树蓄积量占26%。
本县森林资源不仅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而且在林种、树种塔配上结构不合理。
在林种上,用材林偏大,薪炭林和经济林比重偏小;树种构成上,杨树树种偏多,其它阔叶树种数量偏少。
草场资源全县天然草场分4个草场类,8个草场组,12个草场型。
山地干草原类草场占草场总面积52%,牧草种类有:百里香、冷蒿、麻花头、短花针茅等。
丘陵干草原类草场占草场总面积27%,主要牧草有:克氏针茅、短花针茅、胡枝子、冰草、黄蒿、百里香、甘草等。
低湿草甸类草场占草场总面积10.7%,牧草有:赖草、花苜蓿、糙隐子草、芨芨草、青蒿、碱蓬、苔草、羊草等。
附带草场类草场占草场总面积9.9%,牧草有:一、二年生杂类草、沙打旺、草木樨、小叶锦鸡儿、白草、柠条、羊柴、青苔、冰草等。
和林格尔县牲畜存栏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