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111任意角(第一课时)

课题111任意角(第一课时)

课题:§1.1.1任意角(第一课时)
班级: 高一(37)班时间: 2007.11.13 授课者: 陈艳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主要介绍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正角、负角、零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师生抽象并通过用几何画板等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形成,使角更加形象直观.如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转动、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明确“规定方向”的角的实际意义,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再配以一定量的例题、习题,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化归转化能力,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3.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美育目标:
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事物;通过与数(轴)的类比,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运动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1.将0°~360°的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学思想方法:
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渗透研究性学习.
设疑、讨论:能使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中激活思维,自主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的看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合作探究:在多样的合作方式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品味合作的精神和深究的乐趣,学生的集体智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良好的体现;
3.多媒体的使用:本课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增大容量,提高兴趣.如讲正、负角的概念时,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使课堂的流程更清晰.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