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PPT课件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PPT课件

57
2.病症
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膜 状物、线状物、伞状物和马蹄状 物是真菌病害; 脓状物是细菌病害。 病症是植物传染性病害的标致之 一,但病毒病无病症,非侵染性 病害无病症。
58
59
60
杜 鹃 花 灰 霉 病
61
月季白粉病
62
63
栀子花煤污病
64
桃花细菌性穿孔病
65
樱花紫纹羽病
9
(二)植物发病的原因
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 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 寄生于其它生物的生物叫寄生物; 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生物病原物; 如果病原物为菌类称为病原菌; 依据病原性质不同把病害分为: 生物因素导致病害称为传(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传(侵) 染 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唐菖蒲叶枯病
26
杜鹃花斑枯病
27
月季黑斑病
28
金边富贵竹 尾孢褐斑病
29
(3)腐烂
植物组织受到病原物的破坏而分解; ① 软腐(湿腐)和干腐 植物组织腐烂时若细胞消解快,组织不能及 时失水,就成为软腐或湿腐; 若组织消解慢组织慢慢失水,则成为干腐。
30
湿腐
31
② 猝倒和立枯 幼苗近土表面的茎基部组织腐烂, 死亡; 幼苗倒伏死亡的称猝倒; 直立死亡的称为立枯。 例如:针叶植物幼苗立枯与猝倒 病
39
40
41
42
(5)畸形
植物感病以后发生增生性病变 或抑制性病变。
前者生长发育过度,组织细胞
增生;
后者生长发育不良,或组织发
育不均衡从而呈现畸形症状。
43
① 簇生和丛生
簇生是抑制性病变,植物的主
轴节间缩短,但叶大小正常,如 苦楝簇顶病;
丛生是增生性病变,枝条不正
常地增生叶片变小;例如枣丛 枝病。
10
牡丹红斑病
苹果水心病
11
(一) 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物种类:
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寄生 性种子植物,还有少数的放线菌和藻类。
12
(二)非生物性病原
非生物因素包括: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 土壤条件:PH值.矿物质含量等; 栽培条件:肥水管理.栽培制度等。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统称为病原。
66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
(一)非侵染性病害 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 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生 理性病害); 例如:养分不够,土壤中过酸 或过碱,湿度过高或过低等。
67
(二)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病害 称为侵染性病害; 此病可以传染,所以又称传染 性病害。
68
(三)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关系
植物受冻.涝.缺肥等, 就容易受生物病原物的侵害
16
1.病状
(1)变色 植物感病以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 ① 褪绿与黄化 整个植株或整个叶片均匀变色。 褪绿由于叶绿素减少,叶片表现为浅绿色;若 叶绿素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变为黄化,例 如柑桔黄龙病。
17
柑 桔 黄 龙 病
18
② 花叶与斑驳 叶片不均匀变色,呈现出黄绿相间 不规则的斑纹; 例如一串红花叶病.美人蕉花叶病 等多种病毒引起的病害。
32
含笑基腐病
33
绣球花立枯病
34
鸡冠花茎腐病
35
黄 瓜 猝 倒 病
36
③ 流胶与流脂 从受病部位流出的细胞和组织分 解产物。 流胶是从病部的金黄色的或褐色 的粘液;凝结成粒状或块状物; 流脂则是长期地缓慢地流出的汁 液常有发酵臭味。
37
桃花非侵染性流胶病
38
(4)萎蔫
生理性萎蔫: 病理性萎蔫:如榆树的荷兰病 若植物迅速死亡,而叶仍呈绿 色,称为青枯。例菊花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桃花缩叶病
50
水稻矮缩病
51
④ 瘤肿和徒长 瘤肿是植物感病组织,细胞分裂过度, 病部肿大,形成瘤肿;如杨树根癌病; 徒长是组织细胞过度伸长。 ⑤ 变态 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失出原有的形态; 如榆树叶肿病,杜鹃叶肿病。
52
杨树根癌病
53
54
榆 叶 肿 病
55
杜 鹃 花 叶 肿 病
56
小节
病状: 变色(黄化、褪绿、花叶、斑驳) 坏死(叶斑、叶枯) 腐烂(湿腐、干腐、青枯、猝倒) 萎蔫(生理性、侵染性) 畸形(簇生和丛生、徒长和肿瘤、矮 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 )
摧毁了全部美洲的栗树; 3、最近线虫的大发生,造成了大面积
松树的枯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 济损失;
5
板 栗 疫 病
6
7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贮藏运输中, 受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适宜的环境的影响,或自 身遗传因素的影响, 代谢作用受到连续的干扰, 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在外部或内部形态上表现严重的病态, 导致生长不良,品质变差,甚至全株死亡。 降低了园林植物的产量.质量及其观赏价值,造成 了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损失,这种现象称为园 林植物病害。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1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原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非侵染性病原 病害的诊断
2
一、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在园林绿化 中的重要性
植物三大病害: 1、1930年至今荷兰榆疫病摧毁了全美
国洲的榆树; 2、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板栗疫病
44
苦 楝 簇 顶 病
45
枣 丛 枝 病
46
泡桐丛枝病
47
② 矮缩和皱缩 矮缩是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成比例 地受到抑制,病株比健株矮小得多,如 水稻矮缩病; 皱缩则是病部组织发育不均衡,叶面高 低不平,如桃缩叶病。 ③ 卷叶和缩叶 卷向平行于主脉的称为卷叶; 卷向垂直于主脉的称为缩叶。
48
49
13
(三)病害形成的三角关系和四角 关系
14
2.病害发生的四角关系:
病原物必须有一定的
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


寄主必须
环境条件对病原物
是感病的
有利, 对寄主不利



后所表现的病 态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植物生病以后,本 身所表现的反常状态。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病部的表 现。
19
20
21
(2)坏死
① 叶斑 ②叶枯 叶斑是点发性轮廓比较清楚; 病斑的颜色不一,有褐斑.灰斑.白斑.红斑等; 形状不一,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角形等。 叶枯是指叶片有较大面积的枯死; 病斑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向基部和叶 中部扩展。
22
23
万 寿 菊 枯 病
24
凤仙花叶斑病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