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力学10

土木工程力学10


12
13
图 无剪力分配法分析过程
10.3.1 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条件
当荷载作用于上图(e)所示的刚架时,各横梁的 两端不会有相对线位移。各立柱的两端虽有相对 侧移,但其剪力是静定的,即各立柱为剪力静定 的杆件,凡满足上述特点的刚架,可用无剪力分 配法进行计算。
14
用无剪力分配法计算上面无剪力分配法分析过程图(e)所 示刚架的思路,与上节的力矩分配法是一样的。第一步也 是以附加刚臂约束结点使之不能转动(结点仍能移动), 求出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并进一步利用结点平衡条件 求出约束力矩。第二步也是放松结点,在与约束力矩反号 的外力偶作用下,求各杆的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各结点 轮流放松若干轮后,将各步骤的杆端弯矩叠加在一起,即 得最后杆端弯矩。与力矩分配法所不同的是:固定状态只 约束结点的角位移,不约束结点的线位移。
下图(a)所示刚架,其上各杆件均为等截面直杆。 由图可知,它只有一个刚结点,在一般忽略杆件 轴向变形的情况下,该结点不发生线位移而只有 角位移,称为力矩分配法的一个计算单元。 设在该单元的结点1作用一集中力偶M,现要计算出 汇交于结点1之各杆的杆端弯矩值,对此称为力 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下节可以看到,用渐进作 法求解具有多个结点角位移未知量的结构时,要 反复运用这种基本运算。
19
二、 计算题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连续梁,并绘弯矩图。 已知EI为常数。
图 计算题图
20
2.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连续梁,并绘弯矩 图及求出支座B的反力RB。已知EI为常数。
计算题2图
21
4
在力偶荷载M的作用下,结点1产生角位移Z1[见 图(a)],利用转角位移方程,可以写出各杆端 弯矩表达式(Z1尚为未知),即
5
取结点1为隔离体[见图(b)],由平衡条件 可知 将式(a)代入式(c),解得

6
再将式(d)代入式(a)和式(b),可求出各杆 的杆端弯矩值,即
7
图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过程
15
10.3.2 固端弯矩
在上面无剪力分配法分析过程图(e)所示刚架的 各结点分别附加刚臂以限制结点角位移,其变形 如图(a)所示。对于横梁来说为两端无相对线位 移杆件,结点线位移对它们无影响。因此,这里 着重讨论立柱(即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
16
10.3.3 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
放松结点就是将结点上的约束力矩反号分配并传递 的过程。在放松结点时,结点上产生角位移,原 约束不阻止线位移,立柱的变形相当于一端固定, 一端定向约束的杆件,所以其转动刚度为i,而传 递系数为-1。横梁两端无相对线位移,其仍为近 端固定,远端铰支杆件。由于立柱在放松过程中, 将得到的分配力矩以-1的传递系数传到远端,此 过程中立柱的剪力为
17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一种以位移法为理论基础的渐进法——力 矩分配法。为了使用力矩分配法,首先介绍转动 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基本概念,然后总 结基本运算中杆端弯矩的计算方法。反复使用基 本运算,应用叠加原理即可求出各杆的杆端弯矩。 力矩分配法省去了建立方程和求解方程的工作,可 直接计算杆端弯矩,故计算简便,但它只能计算 无结点线位移的结构(包括连续梁和无侧移刚 架)。对于超过一个结点角位移的结构需要经过 多次循环才能求出。
第10章 力矩分配法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力矩分配法,理解力矩分配法是一种渐进 法,其结果的精确度由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轮次决 定;牢记力矩分配法的使用条件是没有结点线位 移的结构;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 线位移刚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
教学要求
3
10.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0.1.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
10
图 多结点力矩分配法分析过程
11
10.3 无剪力分配法
单跨多层对称刚架[见下图(a)]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 构形式,如化工厂骨架、渡槽支架、管道支架等都是单跨 多层对称刚架。为了简化计算,一单跨多层对称刚架在一 般荷载作用下[见下图(a)],常将荷载分解为对称和反 对称荷载分别求解。在对称荷载作用下,[见下图 (b)],结点只有角位移,没有线位移,可以取出半刚 架,如下图(d)所示,直接用前述力矩分配法进行计算。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见下图(c)],结点除有角位移 外,还有结点线位移,就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进行计算; 但可以取出半个刚架,如下图(e)所示,用无剪力分配 法进行计算。下面用图(e)所示的半刚架来说明这种计 算方法。
8
10.1.2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的计算
掌握了上述基本运算,再利用叠加原理,即可用力 矩分配法计算荷载作用下具有一个结点角位移的 结构。其计算步骤如下。 (1) 固定结点。 (2) 放松结点。 (3) 计算最后弯矩。
9
10.2 多结点力矩分配法
上节用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未知量的结构说明了力 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对于具有两个以上结点的 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只要应用上述概 念和采用逐次渐近的做法,就可求出各杆端弯矩。 下图所示三跨等截面连续梁在AB跨和CD跨受荷 载作用,变形曲线如下图中虚线所示。用位移法 计算时有两个基本未知量(结点B和C的角位移), 可建立两个位移法方程,联立求解就可得出这两 个角位移,从而求得各杆内力。采用力矩分配法 计算时不用建立和求解联立方程。
18
习题
一、 简答题 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是什么?物理意义如何? 2.什么是转动刚度?什么是分配系数?它与转动刚度有何关 系?为什么每一结点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分配系 数与结构上的荷载情况有无关系? 3. 什么是分配弯矩?为什么要分配?什么是传递弯矩?如 何传递?传递弯矩是否发生于分配弯矩之后? 4.什么是固端弯矩?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如何计算?力矩 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