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第一册第第6课 网络基础

信息技术第一册第第6课 网络基础

3、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活动一 探究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 第1阶段:以主机为中心的网络。 优点:数据处理和通信处理都是主机来完成。 便于维护和管理 缺点:数据传输速率低,网络规模小
活动一 探究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 第2阶段:多台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优点: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互联、通信 以及资源共享。
▪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 1、计算系统 ▪ 2、网络节点:计算机与网络的接口,主
要担负信息的发送、接收和转发 ▪ 3、通信链路:主要负责连接两个节点之
间的通信信道。
活动三 探究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 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设备通常可以分为 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联设备、传输介质
▪ 1、网络接入设备。 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设备。 如:网卡 调制解调器
缺点:网络规模小,应用少
活动一 探究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 第3阶段:形成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优点:制定了标准化的网络体系结构,形成 了以TCP/IP为基础协议的互联网。
活动一 探究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 第4阶段:全球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优点:高速率、高质量、高可靠性。
活动二 探究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 2、网络互联设备。 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 如: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 3、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介质
生活中常见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电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活动四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根据地理范围划分: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几百米—十几千 米。如一所学校、一幢楼房 城域网(MAN):覆盖一座城市。十几千米到 100千米 广域网(WAN):可达几千千米,可跨国界、 洲界、可以包括全世界的范围。
第2单元 网络基础知识
第6课 网络基础 第7课 互联网的奥秘 第8课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第9课 无线网络基础 第10课 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 第11课 网络安全基础
第6课 网络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计算 机常用的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掌握计算机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
▪ 1、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 星型 树型 总线型 环型 网状型
▪ 1、根据使用的通信传输媒介不同: 有线网和无线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