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A建构的听
B无感情的听C共情的听
D有感情的听
2、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方法主要有(ABC)。
A充分认识法纪责任的极端重要性
B自觉按提高素质的一般要求行事
C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
D民不告,官不究”
3、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ABCD)等方
面努力。
B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C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领导和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D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政策性的某种强制性的性质
14、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ABCD)。
A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B要注意艺术美、景物美、生活美、人体美等外显形式的美
3、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
4、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
5、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
6、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
24、完整的(C),必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成为相应类型、层次的人才提供教育机会、创造适宜条件。
A道德教育B科学教育C素质教育D文化教育
25、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B)。
A学习潜能B课程潜能C教学潜能D个性潜能
26、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部的(A)。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素质
C个人行为
D社会行为
17、(B)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18、(C)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
C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D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
22、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B)。
A劣势潜能B优势潜能
C共性潜能D个性潜能
23、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A)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素质发展B科学发展
C文化培养D个性潜能发展
A施教态度B师德教育C学历教育D文化素质
12、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D)。
A适应时代、社会需要的共有素质B体现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独特才能
C为人类做出特有贡献,进行优秀的文化积淀
D以上都正确
13、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D)的统一。
A持续性B创新性C延续性D发展性
14、全面传授知识即(D)、方法和手段全面。
A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B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C站到学科、专业、课程等整个知识体系及其发展变化的高度去探索
D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4、素质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具有的含义是(ABCD)。
A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B使学生作为现实生活世界而非虚拟世界的一名具体的成员而有尊严地生存
A科学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基础教育
8、(C)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个人品德修养B科学文化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9、教育思想或(A)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B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
C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15、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ABC)。
A爱国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思想
16、以下有关最佳点对接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CD)。
A最佳点对接是教育大纲的需要B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
19、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A素质教育B知识传承C文化传承D知识信息传递
20、学校为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D)是学生最终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重要环境。
A自然B教室C家庭D社会
21、(C)在主动统合各类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A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B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C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D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12、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ABCD)。
A教的人选适合B教的内容鲜活C教的效果激活D教的方法灵活
13、以下有关素质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14、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是
15、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是
16、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是
18、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ABCD)。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
19、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BCD)。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10、1997年,国家教委在烟台市(D),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全国范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A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B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C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11、(A)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11、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是
12、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是13、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是
A生产力发展
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建设
D物质文化建设
30、(C)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五爱”思想、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社会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人文主义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情感层面的听也可以分为(ABCD)等状态。
5、(A)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素质教育
B目标教育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
6、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B)判断。
A精神价值B内在价值C外在价值D实际价值
7、(D)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C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D佳点对接是克服应试教育的根本途径
17、最佳点对接必须切实兼顾学生整体和个体差异两方面,特别要防止(ABCD)倾向。
A以智力开发为主,忽略了娱乐的作用B超越教育阶段,忽视阶段特点
C照顾了阶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D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B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
C学科课程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
D家庭课程的内容与学校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错
2、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是
徐州市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概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激活每位学生(D)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
本身更重要。
A学习潜能
B发展潜能
C素质潜能
D个性潜能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B)地学习。
A持续性B自发性C开创性D创造性
3、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B)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主动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A科学内化B个体内化
C知识内化D教育内化
4、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D)。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B开出多少实验C培养哪些技能D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A加强宣传B搞好示范C树立典型D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纪责任要求,让人们自觉提高法纪责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