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7古诗词二首忆江南敕勒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新版7古诗词二首忆江南敕勒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7 古诗词二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阴、似、苍、低”8个生字,会认读绿线内的“胜、勒、庐、笼、茫”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

并能根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3.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素材】1.唐朝诗人白居易相关资料2.北朝民歌相关资料3.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古诗词【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4个生字,会读“胜”字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1)1.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指生回答。

2.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江南水乡,见过江南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7课《古诗词二首》中的第一首,领略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江南水乡的美丽。

(课件出示2)3.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忆江南)4.学习“忆、南”,记忆字形:(1)“艺”换偏旁,就变成了“忆”。

“忆”是心里的感觉,所以用“竖心旁”。

理解“忆”的意思:(回忆、思念)(2)“南”要注意中间部分不是“羊”。

二、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简介相关知识(1)简介诗人“白居易”。

(课件出示3)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2)了解“江南”(课件出示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江南的迷人风光吧!(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课件出示5)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水乡──江南。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3.教师范读。

(课件出示6)4.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句子长短不一)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

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还有“江城子”、“西江月”、“浣溪纱”等。

三、整体感知,以知促情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思考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7):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读,指正读音。

(注意“谙”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4.交流生字的识记法。

(课件出示8)5.书写时应注意写什么?把每个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6.作品反馈,看谁写得漂亮规范。

7.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学生再读再悟,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9)(板书:好)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过渡: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一)忆景(课件出示10)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指名读。

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理解“胜”和“如”的意思。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部编版(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导朗读[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板书:江花江水)(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

男女生合作读。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利用对偶句式,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

(课件出示11)(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谙)“曾”呢?(2)理解“旧”的意思。

简单渗透背景。

理解“风景旧曾谙”。

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诗人也是那样的熟悉?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

师引读全词。

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

(课件出示12)(二)忆人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

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江南的人)(课件出示13)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指生有感情地朗读)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人深深眷恋的情。

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

(课件出示14)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

(背诵)(板书:忆)五、赏读新词,拓展延情1.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

2.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课件出示15)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再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课堂作业新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忆江南》,及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

2.这么美的江南,这么美的词,请同学们用画画、作词、写导游词等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词的喜爱吧。

3.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如”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参考答案:1.略2.略3.好像,好似。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读绿线内的“勒、庐、笼、茫”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和书写“阴、似、苍、低”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无比壮阔、四野苍茫的景象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16)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再到大草原去看看。

好吗?(课件出示17)2.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天空、草原、牛羊、蒙古包等)3.师:是啊,多美的画面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可是,中国古代的北朝有人用了简单的27个字就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课件出示18)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敕勒歌)谁来读读诗题?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来试试。

注意“敕”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勒”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lè”。

5. 简介(课件出示19):《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朝时流传在敕勒族的“乐府民歌”。

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居住在我国甘肃、内蒙古一带,那里又称敕勒川。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轻声读古诗,画出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敕勒阴山穹庐笼盖苍茫好似低头见牛羊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强调多音字“勒、笼、似、见”的读音。

(课件出示21)5.把生字带入古诗,听录音读课文,对比朗读的区别,避免以唱带读;6.师带读,生跟读,再次对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音读准。

齐读。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学习第1、2句)(课件出示22):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2)猜猜诗中哪几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3)自由读这2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老师讲述大概意思;敕勒: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阴山脚下静静流淌着敕勒河。

天空就像一顶巨大的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穹庐:蒙古包的圆顶。

(4)“天似穹庐,笼罩四野”中“似”是什么意思呢?(好像)(5)这两句话讲了什么?(交待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即在绵延千里的阴山脚下,描写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

表明了天的广阔与敕勒川的辽阔,向四面望去,无边无际的田野与天相接。

)谁愿意来读读这2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6)分小组赛读这2句。

4.课件出示:天空、草原、牛羊。

(课件出示23)(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什么?指名交流。

(2)在图片旁出示第3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句(3)“苍苍,茫茫”都是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的意思,你知道有哪些四字词语也是这个意思?(如:无边无际、一望无际等)(板书:苍苍茫茫辽阔无边)(4)是呀!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当一阵劲风吹过,草丛中显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板书:风吹草低见牛羊茂盛肥壮)(5)再读读第3句。

5.诵读整首诗,试着背诵(课件出示24)。

6.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识记生字,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指生认读。

师生共同正音。

(课件出示25)2.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阴”和“阳”长得很像;“似”是“单人旁”加“所以”的“以”;苍是“草字头”加“仓库”的“仓”;3.在书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阴”、”阳”要注意区分;“苍”的下半部分是“仓”,不是“仑”;“低”下面的一点不要漏掉。

4.练习书写。

5.交流反馈。

五、拓展延伸,小结全文(课件出示26)1.我们领略到了我国北方辽阔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们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