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美学笔记

设计美学笔记

设计美学笔记一.美学的概念1.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2.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与审美活动的。

3.美学是感性学,它与人的精神世界“知情意”三分中的“情”相对应。

是沟通绝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感性之桥。

美学学科创立人:鲍姆加登三大批判:康德判断力批判(美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以研究艺术哲学为主二.设计美学艺术研究的三个层次: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哲学。

关键词:艺术原理,艺术批判,艺术史,艺术活动刘继刚《艺术哲学》徐复观《中国的艺术精神》冯友兰: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而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哲学是对思想、思维方式的思考,美学是介于艺术哲学与艺术批评之间的一部分美学可分为哲学美学与应用美学两类,对于艺术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美学而言,通常介于艺术批评与艺术哲学之间,既有抽象的哲学反思又有对具体现象与规律的探析,由此,设计美学也介于设计批评与设计艺术哲学之间,它既对设计领域内的现象与规律进行总结与提炼,又对设计艺术的一些本质问题进行再探讨。

设计美学即研究功能又研究审美设计美学研究的设计通常包括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通常都有一个视觉传达的步骤,追求一种最佳的视觉效果,因此,这类设计可以称为“设计艺术”该学科比较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设计艺术美学。

三.设计的主要特征1.设计是一种手段,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生产应用,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2.设计是一种创造,它始终致力于赋予对象以新的形象和存在方式。

3.设计需要一个视觉传达的环节,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视觉的方式进行呈现。

4.设计艺术既依赖于人的标准、尺度和构思、创意,也受到设计对象自身的客观规律的制约5.现代设计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生产和商业性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科学是人类对于规律的认识,技术是在掌握了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实践问题的一种手段2.科学是对已存在的但尚未为人所了解到的一种客观规律的一种总结,技术则是对此前人类所未掌握的手段的一种发明创造。

3.技术以科学为基础和依据,科学靠技术来最终实现其价值,两者相互依存。

4.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世界通过技术来改造世界。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用技巧和想象创造可与他人共享的对象环境或经验,艺术是人对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一种指称或判断,它同时也是人类理解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方式。

艺术是人的一种创造,艺术品应该是一种人工制品或人有目的的进行呈现的对象。

从不同层次上细分,设计美应该包括质料美、结构美、造型美、形式美、功能美等范畴。

功能美属于设计艺术的独特范畴,也是设计美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功能: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产品的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物质功能包括实用功能和协作功能精神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功能美:应该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的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质料美:是构成产品的物质材料自身的审美属性它又包括材质美与肌理美两个方面材质美:是质料自身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带来的美感肌理美:是质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它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被称为质感。

结构美:结构是指构成产品的质料及各个功能性部件的相互连接方式和组合、作用方式。

产品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性、有序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结构美就是在这些组接中所体现出来的简洁、合理、便利、可靠。

造型美与形式美造型通常侧重于产品整体的外在轮廓形态而形式则侧重于产品抽象的几何体征与色彩表现。

造型美和形式美就是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在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美感,他们都能通过人的审美直觉来直接感知。

造型美通常比较具体,它与特定的对象密不可分,形式美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获得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的要素与法则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

其要素主要包括形状和色彩两类形状:点、线、面、体色彩:物理、社会、情感属性点:基本特征是聚集,力、势、视线的聚集。

面积相对较小,容易使视线聚集。

点在设计艺术中常常是某些“关窃”所在。

线:线的基本特征是导向。

(力的导向,势的导向,视觉的牵引与导向)面:面是由线来界定其轮廓的,因此其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面可以分为几何形与自由形。

色彩:色彩是人类对于视觉所能感知到的不同波长的光的命名。

色彩的物理属性是指由于色光的波长、频率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色彩特征。

色彩的社会属性:在人类活动中,人们基于种种社会观念赋予在各种色彩之上的不同意义蕴含和价值判断。

色彩的情感属性:是指不同的色彩所可能引起的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的差异,不同人基于此而对色彩的主观情感评价形式美法则形式美具有独立审美价值1.比例与尺度2.对称与均衡3.对比与协调4.节奏与韵律5.变化与统一比例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

尺量是一种衡量的标准,通常反映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均衡是两个及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它是之中变动之间的平衡。

对称是一种绝对化了的均衡,均衡则是有变化的整体体量感上的一种大致的均势。

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条理秩序与恒定的感觉,但也容易导致单调与呆板。

均衡比对比有所变化,在静中趋向于动,它克服了对称易致单调与呆板的缺陷,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气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差异能够形成张力,能够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兴奋和注意,形成趣味中心,使形势获得较强的生命力将各种异质的要素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和谐共存叫做协调对比往往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协调则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韵律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类节奏性变化,常常具有一种起伏回落,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的变化特征,音乐是其典型代表。

设计美感美感是当审美关系建立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特质的感知体验与领悟,设计美感则是主体对设计产品的审美感知、体验与领悟。

这种审美心理可以具体化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领悟等心理要素。

设计美感的本质特征设计美感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感愉悦性、想象创造性、接受的普遍性、直接功利性。

即在设计美感中包含着对对象功能美的直接关注,这是设计美感区别于典型艺术美感的根本特征。

四个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功能美的具体意义1.人工环境和产品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它们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与视觉化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功能美的关照成为人们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感悟体验和精神占有。

2.功能美通过物的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给人一种特有的场所归属感和对人类时空的独特记忆3.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托,产品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展示。

4.产品的功能美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馨和人间亲情。

5.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购买欲和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成为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展示和承诺,从而不仅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且传达出产品对人的效用和意义。

设计审美感知的特点视觉认知的整体特点1.视觉认知是来自现实世界的视觉信息经大脑加工处理的结果2.视觉认知不是一种被动性的行为,而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它具有一种主观性的特点。

3.视觉认知是一种动态的,逐步建构起来的过程(借助已有,层积式)。

总结: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视知觉具体特点:1.视知觉具有主观性2.视知觉具有选择性①单纯而完整的事物。

②容易理解的事物。

③与以往视觉经历有关的事物。

④符合个人趣味的事物。

3.视知觉具有整体性视觉感知心理的创造性特征视觉感知心理的创造性特征是人类视觉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视觉特征,即人的大脑对视觉感官接收到的关于对象视觉信息的一种直觉性解读,这种解读包含了人以往的视觉经验和心理倾向性,从而具有了超出对象自身单纯视觉信息以外的判断。

换言之,这些判断并非由视觉形象本身提供,而是人对视觉形象进行一系列心理整合后所得出的一种带有主观心理倾向性的解读,这种解读已经不再是感官对对象的机械摄录,它具有典型的创造性特征。

视觉认知的代表性理论:格式塔理论格式塔理论是由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库尔特.考夫卡和鲁道夫.阿恩海姆。

主要观点:认为认为人的视知觉具有整体建构性,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并不等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具有类似结构的刺激形式可以唤起类似的直觉经验形式。

格式塔(gestalt)即意指客体经过主体的知觉建构而形成的形式整体。

即:完整理论与异质同构理论完形理论:人的知觉有习惯于从整体上去感知、把握一个事物,并有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来完善、解释所感知到的材料的倾向。

异质同构理论:结构形式近似的事物所唤起的刺激形式和最终的认知经验是类似的,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力的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类似的审美经验。

格式塔基本视觉法则图底关系概念人的视知觉总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分通常会被视为一个整体图形,可称之为“图”。

而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视做背景,即该“图”的“底”。

1.优良性法则人们倾向于朝更加优良的方向去认知形状。

所谓“优良”,是指更加有规律、有秩序、简洁、对称等一些方式。

2.完整性原则假如图形中有缺失的地方,视觉会倾向于把这一部分补足,从而将图形视作一个完整的图案,该法则也称为闭合律3.简化性原则有组织,简单,规则4.相似性法则我们会将具有相似性的图形组织起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5.接近性法则6.对称性法则7.连续性法则文化与设计审美文化文化概念: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又可分为器物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三大类。

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指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与审美创造的文化成果。

与文化分类相对应,审美文化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它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艺品等。

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

第二: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

第三: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这种独特的人类行为方式,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两种行为,不断的将审美观念形象客体化,又把物化的审美人工制品主体化,形成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