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村情况简介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双山村委会位于天成乡东南部20公里处,所辖六个自然村,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33亩,其中水田1150亩、林地面积6100亩。
属于天成乡粮产区,群众以种粮生产为主。
全村总户数373户,总人口1615人;但因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导致农户增收困难。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
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双山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发展能力不足。
一是发展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双山村现在还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粮食种植:全村共有耕地5833亩,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土豆、豆类及小杂粮等,2018年依托海高牧业的优势种植草玉米1852亩,大豆补贴较高种植豆类1129亩。
种植收入约占村民人均年收入的40%。
2、劳务输出:由于我村距离丰镇市工业园区较近,部分年轻劳动力就近入驻工业园区打工;还有部分劳动力在县城边
陪读边打工,劳务输出收入约占村民人均收入的20%。
3、畜禽养殖:全村有养殖大户户,全村共养殖基础肉羊只,牛头,养殖业收入约占村民年人均收入%。
四、我村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明显,大多数群众思想比较活跃,发展产业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基础,能够积极配合乡村工作,盼望脱贫致富的愿望较强。
2、劣势也是村上面临的最大困难。
由于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不愿意勤劳干活的人增多,本来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都要靠上面的扶持。
特别是个别好逸恶劳的户享受低保和各种扶持,产业啥都不抓,本来勤劳的人看到此类情况,也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制约着我村的经济发展。
其次是种养殖也的带动和销售问题,技术缺乏,没有可靠的销售渠道,难以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规划和发展,如何引导群众走什么样的路子,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主要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