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氏家谱(1版)

陈氏家谱(1版)

繁昌陈世德堂宗谱陈姓始祖:陈胡公- 001 -繁昌陈世德堂宗谱陈氏起源陈起源于淮阳县、长葛市。

分布:河南开封、禹州、许、固始、闽、粤、台及南洋诸岛。

陈胡公和他的望族后裔在淮阳城东南隅湖中三官庙村西头,有一处古建筑叫司城贞子阁,在它的前面,便是清乾隆年间改建的陈胡公祠。

史载陈胡公墓是用铁冶铸成,故称胡公铁墓,其址一说在城南壕内,一说在柳湖之中。

陈胡公的真名叫妫满,是虞舜帝的后人。

妫满的父亲是制陶专家,为周朝立下大功,且妫满品德高尚,才识过人,又是圣君之后,故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他,封地于陈(今淮阳),妫满死后溢号"胡公"。

妫满是陈国的第一任国君。

他首先修筑了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他以周朝的礼义德行教化百姓,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立于十二大诸侯国之林。

自妫满开始,周朝以国赐姓,因此,妫满和他的在陈子孙皆姓272户陈,湣从陈胡公至陈公被楚国灭亡,历经25世,在陈国灭亡之前,陈胡公的后裔中有两支改姓田、孙。

一次,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他的手孙后来担任了齐国的大夫、卿、相,最后传到第九代田和时,夺取了齐国政权。

陈完的第五代孙陈书之子凭,改为孙姓,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孙膑,都是陈氏后裔,就连孙中山先生的祖籍也是淮阳。

自陈姓始祖陈胡公开创陈派世家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古往今来,陈姓世家兴旺发达,人才辈出。

- 002 -繁昌陈世德堂宗谱陈胡公的裔孙陈轸曾担任楚相,封颍川侯,陈姓的名祖。

陈移十代孙陈实之后,其颍川历代子孙多为朝廷显贵。

汉丞相陈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三国吴主孙权,他们的始祖都是陈胡公伪满。

从春秋到清末,收入《中国 名人大辞典》中的帝王、将相、名儒和民族英雄两万多人,陈姓就有近两千人;世界著名的百余名海外华人领袖中,陈姓就占25%。

全国陈姓总人口七千多万,占总人口的68%,是中国百家姓中的第五大姓。

- 003 -繁昌陈世德堂宗谱前 言淳溪宗谱受姓图说,吾宗之受姓则始自胡公,周试王以元女姬配胡公,封诸陈,其后因以为氏,故陈氏.吾宗则始自淳溪福三公派下善五公,约在明末清初迁至繁昌,迄今约为四百个春秋,瓜瓞连绵,生齿众多,早在清代宗谱世系年表祥之.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浩劫,吾宗谱被查抄焚毁,为姓叹之.退休后,在陈氏淳溪族人邀请下,于2004年,借清明节之际,我和昆仑、启云先生一同前往,受到淳溪族人昆金、启造、启亮、书木、启达、,昆荣、昆喜和后赋的热情款待.族人相聚,亲睦无间,畅谈语声增亲情,亲族友谊格外亲.在这热情洋溢的气氛中,我由衷感悟“亲族之情,永远不会被岁月所改变的”.宗族观念并油然而生。

弋阳、淳溪虽共本同源,迄今时过千秋不曾往来。

弋阳为和淳溪合修宗谱,花费四万多元到国家档案馆提取陈氏家族史料。

2006年弋阳陈和生等族人行程千里,来淳溪认祖归宗。

正如古言道:“只有千年的宗族,没有千年的亲戚”。

弋阳族人真做到了,无不给我倍加感动和启迪.国有国史,乡有乡志。

由此及彼,一种氏族思源牵动了我的心.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着手搜集有关陈氏家族之史料,归编一点文字,以表后裔毋忘吾宗意也!弋阳派行三十四世:书道2009年三月(已丑年三月)- 004 -- 005 -一. 陈氏源流直系图表(公元前十七世纪---公元前十世纪1-26代)1 黄 帝 10 商 均 19 禹 纳2 昌 意 11 虞 夏 20 灵 冠3 颛 顼 12 仲 华 21 德 懿4 穷 蝉 13 太 玄 22 咸 亨5 敬 康 14 叔 容 23 馀 念6 句 望 15 隐 异 24 平 仲7 矫 牛 16 端 明 25 虞闵父8 瞽 艘 17 景旭定 26 胡公满9 虞 舜 18 勾 较颖川郡,系出妫姓虞舜之后,禹封商均于虞,裔闵父娶周武王之女生胡公满,遂封国于河南陈州,后世子孙以国为姓,陈。

- 1 –繁昌陈世德堂宗谱陈氏源流直系图说据《淳溪宗谱受姓图说》和《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舜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纳 (妫水湾曲的地方).后来后裔有的以水命为姓,就姓妫.舜死之后,传位给禹,禹村舜的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北).后来虞国或失或续 .商朝末年,商均的32代孙遏父担任陶正(官名),因制陶技艺精湛,深得姬昌(周文王)欢心,姬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为于陈国(今河南淮阳)为侯爵,让他们在那里奉受帝舜的宗祀,并把大女太姬嫁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胡公又称为胡公满,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据<百姓祖宗图典>田姓所说:“胡公满第十世孙陈宣公,为了立太子的事弄得杀人之祸,后避难到齐国,封在田这个地方,以后以地为姓田.陈宣公以后子孙姓田.数代任齐国大夫,卿,相.在田和时,奇取姜姓齐国,建立了田氏齐国.传八君,184年,至16世孙田建时,被秦所灭.田建有三个儿子,长子升,次子桓后改姓王,其三子田轸避难,后迁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长葛一带)恢复陈氏.据陈氏宗谱及史料记载,自陈国发生内乱至亡国,陈氏有几次外迁.如公元前535年楚伐陈,陈君留避难迁至陈留(今河南开封)。

公子陈衍迁至阳武户牖(今河南兰考县).公子全温迁至晋(今山西).在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等,其中支系清晰,凡衍昌盛的要算陈轸为颖川陈氏开基始祖.陈氏本为妫姓,是古帝虞舜后裔之姓,故吾族备录之.- 2 –周代陈国国君执政时间表:第1任:陈满,妫阏父之子,在位60年,前1045~985.1.15,谥胡公。

第2任:陈犀,胡公之长子,在位25年,公元前984~960,谥申公,妻周成王之女, 生子突第3任:陈皋羊,胡公之次子,在位45年, 公元前959~915, 谥相公。

第4任:陈突,申公之子, 在位36年, 公元前914~879, 谥孝公。

第5任:陈圉戎,孝公之子, 在位23年, 公元前878~856, 谥慎公。

第6任:陈宁,慎公之子, 在位23年, 公元前855~833, 谥幽公 。

第7任:陈孝,幽公之子, 在位36年, 公元前832~797, 谥厘公。

第8任:陈灵,厘公之子, 在位15年, 公元前798~782, 谥武公。

第9任:陈说,武公之长子,在位 3 年, 公元前781~779,谥夷公。

第10任:陈燮,武公之次子,在位23年, 公元前778~756, 谥平公。

第11任:陈圉,平公之子, 在位10年, 公元前754~746, 谥文公。

第12任:陈鲍,文公之长子,在位38年, 公元前745~708,谥桓公。

第13任:陈佗,文公之次子,在位 7年, 公元前707~701,谥厉公,其子陈完奔齐。

第14任:陈跃,桓公之次子,在位5个月, 公元前700, 谥利公。

第15任:陈林,桓公之三子,在位7年,公元前699~693.10,,谥庄公。

第16任:陈杵臼,桓公之四子,在位45年, 前692~648.10.2,谥宣公,,周惠王娶其女为后第17任:陈款,宣公之次子,在位16年,公元前647~632.6, 谥穆公。

第18任:陈朔,穆公之子, 在位18年,公元前631~614.5, 谥共公。

第19任:陈平国,共公之子, 在位15年,公元前613~599.5,谥灵公。

第20任:陈午,灵公之子, 在位30年,公元前598~569, 谥成公。

第21任:陈弱,成公之子, 在位34年,公元前568~535.3,谥哀公。

- 3 –第22任:陈留,哀公之三子,在位9个月,奔今河南陈留。

楚治5年.第23任:陈 吴,哀公之孙, 实位23年,公元前534~507.2, 谥惠公。

续哀公纪年共28年第24任:陈柳,惠公之子, 在位4年, 公元前506~503.7,谥怀公。

第25任:陈越,柳公之子, 在位24年, 公元前502~479, 谥湣公。

- 4 –受姓图说:舜生于姚墟因以为氏,其后为妫为田为穰为威为法为王为辕为占为息为陆为司马为胡母为颛孙为子献子鞅为子芒子尚为子禽子兴为子寤子沮子宋为第二,第五第八支分派别不可悉数。

而吾宗之受姓则始自胡公。

周武王以元女大姬配。

胡公而封诸侯陈,其后因以为氏。

故陈氏世家,吾宗得备录焉。

颖川世系之说据“淳溪宗谱”和《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实公为颖川始祖。

实公的六个儿子很有名望,尤其长子陈纪,四子陈谌曾作为封建道德的典范二图像百城。

陈谌的玄孙陈伯睑,于西晋未建兴年间渡江居阿新丰湖(今江苏丹阳)陈纪第11代孙陈定之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迁居福建宁化,上杭,后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程乡,(今梅州市)后散居大浦.兴宁.龙川等县。

陈实公第19世长子谈先公,次子陈霸先在南朝曾称梁征虏将军,受封陈王,于公元557年代梁称国号陈。

陈朝历时5帝,33年,于公元589年为隋所灭。

此后陈国封了陈姓王,使陈氏子孙遍布长江与粤江之间。

吾陈氏在南阳广平咸(今河南)居住七十二家之列在颖川大姓中为尤著,颖川之郡置秦皇而著于太邶(河南汤阳)公硕德重望奕世多宗之,吾族之支派本系出颖,至粤.江州义门世系说淳溪宗谱图说,粤自南陈宜都王叔明,传六世至壤公,生四子。

长子伯淇.次子伯洪.三子伯渊皆迁于闽 。

四子伯渲与福建观察使马纲善纲后迁江西,观察移刺南康公与俱皆遂结茅晦迹,庐山之北,著史记屡征不起,就拜著作即溢真隐。

唐宪宗元和四年,祖旺公始由庐山卜居江州。

僖宗中和四年(约公元880年),祖承公始奉诏旌表门闾(25家为闾)有表章。

昭宗大顺元年(约892年)祖衮公始立家法,有禁家法条例。

南烈宗升元元年,祖衮公再受表有表章。

宋太祖开宝二年,祖昉公立石刻徐错书堂记重受旌表,免差役派征 。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4年),祖鸿公奉刺免科徭派征有表章,依张齐贤所奏。

至道二年,祖旭公奉刺赐御书三十卷建玉音阁有条陈三年诏岁,货栗米二千石,后辞半焉。

真宗咸平五年,刻御书“旌表义门陈氏”六字于碑。

景德元年,祖蕴公立碑刻“远祖记家世字,守知守宗,希公汝大继样符九年,朝廷差宫至义门,监分为二十一大支,再分五十四小支,吾祖仁瑞公则於五季时因避乱徒居毫州樵县,后复迁於信州弋阳峦山下,爱山水之胜因家也。

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自祖旺公以考治家世代相传历时230年,形成一个拥有3700多口,300多处田庄,前后十九代同居共饮的庞大家族。

至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由皇帝派差宫义门协助析迁。

将江州义门世系分散于16个省125地方。

江州始祖伯渲公也。

弋阳世系宗谱说仁瑞公因避乱至毫州在迁豫章卜居信州之弋阳,世系年表昭垂谱牍叙世断。

自公始阅数传至果公更分迁健康(南京)之中山为三溪之共祖。

遂与弋阳间隔为观溪。

三溪各有分派弋阳世系之一图。

上自钦公肇迁,下逮果公再迁披图一览了然在目。

凡果公服属之亲皆载焉。

弋阳始祖钦公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