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实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
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知道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的运算律等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
这部分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数的扩充的必要性;
2.了解实数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能够对实数进行大小比较;
4.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会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到数的扩充的必要性;
,2的点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体会数形2.通过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和3
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发展分类意识;
3.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体会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体验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活实践,又作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
纸片,支持,剪刀,计算器,多媒体,或投影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难点:①对无理数认识。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在纸上画一个Rt△ABC,使得两条直角边AC=BC=2;
(2)做斜边AB上的高CD;
(3)沿CD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做好后思考,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面积公式与开平方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二、大家谈谈
1.对于整数-3,-2,-1,0,1,2,3,它们的平方分别等于什么?结果是怎么的数?有平方后等于2的整数吗?
2.对于分数
421124
,,,,,
332233
---,它们的平方分别等于什么?结果是怎样的数?有
平方后等于2的分数吗?
3.m是有理数吗?
4=?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注:1.整数的平方是整数。
没有平方后等于2的整数。
2.分数的平方是分数,没有平方后等于2的分数。
3.平方等于2不是以前熟悉的有理数。
4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思考:你还能举出我们熟悉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
学生回答:π
三、观察与思考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两部分
1.整数可以写成小数的形式,如
-10=-10.0,-1=-1.0,0=0.0,50-50.0
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有理数,你能将它写成小数的形式吗?
2.分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
,3.033333.03
1,1875.0163,5.327,6.053,01.01001 -=-=-==-=--=- ,6.066666.032 == 813.031818.022
7 == 任意给定一个分数,你能否将它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吗?(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
3.有理数是不是总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呢?
事实上,有理数总是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而π,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四、一起探究
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答:(1)错,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
(2)错,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现在我们不仅学过了有理数,而且又定义了无理数,显然我们所学的数的范围又扩大了,我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新的概念.
2.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四、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2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实数这一新的内容,请同学们首先要清楚,实数我们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有理数是怎样的关系,了解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无理数的表现形式不都是带有根
号的数
六、作业
习题14.3 1,2,3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难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教学过程
一、一起探究
探究:试着构造正方形,使正方形的边长为上述无理数的值。
二、大家谈谈
1.我们在讲解有理数概念的时候,接触过数轴的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数轴?
我们知道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每个有理数都在数轴上有自己相应的位置.
2.同学们想一想数轴上所有的点是不是都表示有理数呢?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首先画一个数轴,将面积分别为2和3的两个正方形放置在数轴上,使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和原点O重合,一条边恰好落在数轴正方向上,其另一个顶点分别为数轴上的点A和点B.
(1)线段OA,OB的长分别是多少?
(2)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哪两个数?
设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讲这枚硬币放置在平面内一条数轴上,使硬币边缘上的一点P与原点O重合,让这枚硬币沿数轴的正方向无滑动滚动一周,这时P转到数轴上的点P’的位置。
(1)线段OP’的长是多少?
(2)在数轴上与点P’对应的数是哪个数?
由此我们看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并不都是有理数,也有无理数.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有理数连起来,组成的是一条断断续续的数轴,这其中的空缺就是我们刚刚学习的无理数,可见由有理数和无理数把整个数轴填充完整了,所以我们把这个数轴又称为实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这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第二,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实数来表示.
我们用数轴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了一起,这给我们研究数学问题带来了方便,这也是我们数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三、大家谈谈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以及运算法则对于实数来说是否还适用呢?
2的相反数是_______,
-π的相反数是_______,
0的相反数是_______;
=-π==
2____,____,0____
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实数的相反数:如果a表示一个正实数,那么-a就表示一个负实数,a与-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依然是0.
由上述定义,我们看到实数的相反数概念与有理数相同.其实不仅如此,绝对值的定义也是如此.
实数的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数字表示仍可表示为:
四、实数的分类:
对于实数,我们可按定义分类如下:
由上述分类,我们发现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对实数我们还可以按大小分类如下:
对于这两种分类的方法,同学们应牢固地掌握.
五、练习
1.课后练习1,2
六、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七、板书 实数
探究 例题 练习
第三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比较实数的大小
难点: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思考
1.在上节课问题情境中,由两个正方形的面积(2和3)的大小,能不能得到它们的边长(32和)的大小?
2.将面积分别为b a 和(b a )的两个正方形,在数轴上摆放,它们的边长b a 和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把实数表示在数轴上,最直观地表明了实数的大小,以原点为分界线,在原点的右侧,表示正数,在原点的左侧为负数,我们知道数轴上的实数从左到右是由小变大,并且数轴上的右侧的数总是比它左侧的数大,这就引出了实数比较大小的问题.显然同有理数之间的比较大小是类似的.
二、做一做
例: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
23
(2)π-;
(3)12
和0.5 例 判断下列各实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5 (2)3
2- 三、学以致用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25和 (2)11-5和 (3) 5.02
15和- 四、练习
1.课后练习1,2
五、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