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
计算步骤:
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
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
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
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
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
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级别
面积
(m2)
(m)体积
(m3)
源量)(t)
12345678910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缺点:误差较大。
当工程控制不足,数量少,即对矿体产状、形态、内部构造、矿石质量等控制严重不足时,其地质块段划分的根据较少,计算结果也类同其他方法误差较大。
(二)开采块段法
开采块段主要是按探、采坑道工程的分布来划分的。
可以为坑道四面、三面或两面包围形成矩形、三角形块段;也可为坑道和钻孔联合构成规则或不甚规则块段。
同时,划分开采块段时,应与采矿方法规定的矿块构成参数相一致,与储量类别相适应。
该法的储量计算过程和要求与地质块段法基本相同。
适用条件:适用于以坑道工程系统控制的地下开采矿体,尤其是开采脉状、薄层状矿体的生产矿山使用最广。
由于其制图容易、计算简单,能按矿体的控制程度和采矿生产准备程度分别圈定矿体,符合矿山生产设计及储量管理的要求,所以生产矿山常采用。
但因为开采块段法对工程(主要为坑道)控制要求严格,故常与地质块段法结合使用。
一般在开拓水平以上采用开采块段法或断面法,以下(深部)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三)断面法
定义:矿体被一系列勘探断面分为若干个矿段或称块段,先计算各断面上矿体面积,再计算各个矿段的体积和储量,然后将各个块段储量相加即得矿体的总储量,这种储量计算方法称为断面法或剖面法。
根据断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水平断面法和垂直断面法,凡是用勘探(线)网法进行勘探的矿床,都可采用垂直断面法;对于按一定间距,以穿脉、沿脉坑道及坑内水平钻孔为主勘探的矿床,一般采用水平断面法计算矿床资源量和储量。
根据断面间的关系分为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1平行断面法
无论是垂直平行断面法还是水平平行断面法,均是把相邻两平行断面间的矿段,作为基本储量计算单元。
首先在两断面图上分别测定矿体面积,然后计算块段的体积和储量。
体积(V)的计算有下述几种情况:
1)设两断面上矿体面积为S1、S2,两断面间距为L(下图)则:
图平行断面间的矿段
图4-7-5 断面间内插断面(Sm)的三种求法示意图
2)矿体边缘矿块只有一个矿体断面控制
那么根据矿体形态及尖灭特点,用下述体积(V)计算公式:
图4-7-6 矿体端部块段形态
(a)锥形体;(b)楔形体
断面法,在平均品位计算时,若需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则单工程内线平均品位可用不同样品长度加权;断面上的面平均品位可用各取样工程长度或工程控制距离加权;块段的体积平均品位可用各断面面积加权;同中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可用块段体积或矿石储量加权求得等。
储量计算表格式如下表所列。
表断面法储量计算表
平
台
编号勘探线矿
体
号
块
段
号
矿
石
品
级
类
型
储
量
级
别
断
面
上
矿
体
面
断面
上平
均品
位
(%)
面积
×品
位
块段
平均
品位
(%)
断
面
间
距
(m
)
块段
体积
(m3
)
矿石
体重
(t/m
3)
矿
石
储
量
(t
)
金属
储量
(t)
备
注
2 不平行断面法
当相邻两断面(往往是改变方向处的两勘探线剖面)不平行时,块段体积的计算比较复杂,常采用辅助线(中线)法(如下图),其公式为:
图不平行断面间矿块(a)锥形体;(b)楔形体
其他参数和块段矿石储量与金属储量计算同于平行断面法。
适用条件:断面法在地质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原则上适用于各种形状、产状的矿体。
优点是能保持矿体断面的真实形状和地质构造特点,反映矿体在三维地质空间沿走向及倾向的变化规律;能在断面上划分矿石工业品级、类型和储量类别块段;不需另作图件,计算过程也不算复杂;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
缺点是,当工程未形成一定的剖面系统时或矿体太薄、地质构造变化太复杂时,编制可靠的断面图较困难,品位的“外延”也会造成一定误差。
Mapgis 自动成钻孔柱状图方法
一、原理
Mapgis中的点、线可以通过明码转换的方式生成,明码文件中只要表明钻孔柱状图中需要的点和线在图中的位置和格式,就可以利用mapgis中文件转换功能转换成钻孔柱状图的点和线,从而达到自动生成钻孔柱状图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软件
excel,mapgis ,,和
三、使用说明
1、准备工作
成钻孔柱状图首先需要岩芯鉴定本和测井,在此定名两个文件分别命名为:岩性统计.xls和测井柱状.xls
(1)岩性柱状.xls文件格式,
注:A列代表层号;B列代表岩层名称;C列代表岩层底深;D列代表岩层厚度;E列代表取芯长度;F列代表取芯率;G列代表岩层倾角;H列代表岩性描述。
注意在岩性描述里不能出现英文半角字符。
(2)测井柱状.xls文件格式
注:A列代表岩层名称;B列代表岩层底深;C列代表岩层厚度。
做好上面两个文件后保存在F:\vp柱状\ 文件夹里。
2、生成柱状图点和线文件的明码格式
在中运行程序,从而产生点、线文件的明码格式文件。
运行中需要输入变比例深度,此深度最好填终孔深度。
运行结束后会依次显示两个文件,分别为注释.txt和柱状.txt。
(1)注释.txt文件
此文件为柱状图中点文件的明码文件,格式如下:
(2)柱状.txt文件
此文件为柱状图中线文件的明码文件,格式如下:
上面产生的两个文件需要处理下才能作为明码文件,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
(1)注释.txt文件的处理
此文件处理方式为把第一行的“a,b,c,d,e,f,g,h,i,j,k,l,m,n,o,p”删掉,然后加上:
WMAP9022
1771
此处“WMAP9022”代表为点文件明码格式的开头,“1771”代表了点的数目,这个数字为文件最后一行,第3个数字。
处理结果如下:
(2)柱状.txt文件的处理
此文件的处理稍微复杂:首先把“,,0,.00,,.00,0,0,0”全部替换为“”,即空,然后再把“,0,.00,,.00,0,0,0 ”全部替换为“”,也是空,替换完之后,最后替换头,把头“a,b,c,d,e,f,g,h,i”替换为:
WMAP9021
1693
这里“WMAP9021”开头代表线文件明码格式的开头,“1693”代表线数,在文件最后一行第一个数字。
改完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线文件的格式,改后如下:
到此为止柱状图所需的点、线明码格式文件已经做好了。
3、生成点线文件、成图
打开mapgis的文件转换功能,依次点击输入---装入mapgis明
码格式文件。
选择刚刚做好的两个文件,然后分别保存点、保存线,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柱状图。
生成的柱状图部分如下:
图一
图2
四、存在问题与讨论
1、生成的图中没有柱状图框,需要自己加上去,如果以前有模板,就可以直接把这两个文件放在模板里取,然后修改就更方便了。
2、生成的图的左边为鉴定柱状,右边为测井柱状。
图2可以看出,左边的现场鉴定柱状和现场鉴定内容有错动,部分错动比较大,右边的测井柱状层和柱状对应的则很好。
可能是程序对柱状的参数设置没有调到最佳。
3、部分岩层已经充填了图例,但仍有部分没有填充,需要自己在手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