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6.1.4)--少阴病纲要

伤寒论(6.1.4)--少阴病纲要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教学要求: 掌握少阴病提纲; 熟悉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了解少阴病治禁。
少阴病提纲( 281 /P303 )
脉 微——微弱无力,似有似无——心肾阳虚, 鼓
动无力
细——脉形细小如丝——阴虚血少,脉道不 证:充但欲寐 表现: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
,精神恍惚,极度疲乏
机理:心肾阳气虚衰,心神反为 阴寒所困
要点:
一脉一证,揭示了少阴病心肾阳虚, 阴寒内盛的本质
执简驭繁,从简单处把握疾病本质
防微杜渐,不必待厥、利、吐逆,凶 险毕至,方识少阴病面目
强调望诊、切诊在危重证诊断中的作 用
少阴虚寒证辨证要点( 282/P30 4)
原有证:欲吐不吐 --- 下焦阳虚,寒邪上逆,胃失和 降
心烦 --- 虚阳与寒邪相争

但欲寐 ---- 阳虚已甚,神失所养


病程:五六日 --- 病经数日,邪更深入
现在证:自利 --- 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失升运
口渴 --- 下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小便色白 ---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病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诊断:少阴病形悉具
辨证:“虚故引水自救” // “ 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
欲吐不吐与少阴腹满而吐 心烦但欲寐与心烦不得寐 自利而渴与自利不渴 小便色白与小便黄赤
脉象:脉阴阳俱紧 --- 里寒偏盛,三部脉沉而 病紧 人 证状:反汗出 --- 阴寒太盛,逼阳外亡
诊断:亡阳也 --- 真阳外亡,证属少阴
同时见证:咽痛 --- 阴寒极盛,虚阳上浮
吐利 --- 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少阴病禁汗( 285 /P305 )
细——阴虚
阴虚有热
脉象 沉——主里证

少阴病
数——主阳虚或有热阳衰阴盛证,由证到治 (禁),层层深入,突出了少阴病篇特点(危 急证)重点(寒化证)
决诊:病为在里 治禁:不可发汗
少阴病禁下( 286 /P306 )
脉微——阳气虚,表气亦 禁汗 虚
凭脉辨禁
不可发汗——阳随汗泄
少阴病
亡阳故也 禁汗下 阳已虚——脉微,为阳气

尺脉弱涩——为阴血虚 违禁后果(补):若误汗下——亡阳、竭 阴
注:“互文见义”写作 手法
小结:
少阴病提纲 --- 少阴寒化证辨证 --- 阴盛亡阳 证
不同
辨证特点
步步深入: “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定位“少阴”
“ 虚故引水自救”——定性“虚证”
“ 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定性“虚 寒两证个”虚 字 :
“ 虚故引水自救”,“以下焦虚 有寒”
辨小便的意义
识津液存亡 辨病位病机 审证候属性 断预后良恶
少阴病阴盛阳亡的脉证( 283/P30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