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会计准则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谈新会计准则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张凯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一种在特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使用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早在清代中国山西的钱庄就广泛采用了”顶身股”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现代的股权激励制度源于早期美国的一些高科技公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采用公开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公司股份等三种方式作为股票来源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归纳起来,主要有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下面具体讨论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1内在价值法(IntrinsicValueMethod).1972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No25规定,经理人股票期权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并确认报酬成本.内在价值法指授予日市场价高于行权价部分,差额越大,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高.2.公允价值法(FairValueMethod).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FASBNo123规定:任何一种股票期权计划都必须确认期权费用,以公允价值法确定股票期权费用时,一般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式,并考虑以下因素:股票期权授予日的股票市价,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距股票期权行权日的时间,行权价格及股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等.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斯科尔斯(B—S)定价公式,该模型的表述如下:C=S?N(D1)一L?E一?N(D2)其中:Dl=lNSL+(~/+o’22)To”?T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现金流量表仅包括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情况.和利润表相同,也仅仅反映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相关数据,而不是整个会计期间.三,新准则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新企业合并准则,改变了过去对或有事项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作法,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未来事项可计入合并.新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成本计算中规定,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且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可靠计量的,应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比如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中承诺于合并后支付给被购买方的职工或其他方面的补偿,在预计很可能发生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单独确认为负债.(二)或有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新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应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三)以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新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规定.应当以购买日确定的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四,新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一)对企业合并的界定而言,我国新准则将企业合并界定为: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和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未考虑业务的合并.国际准则对企业合并的界定为将单独的主体和业务集合为一个报告主体.从本质上讲,本准则对企业合并的定义和国际准则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合并内涵上,国际准则不仅包含了企业控制权,净资产和资产组合,而且还包括了对业务的控制. (二)从企业合并范围来说,我国新准则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纳入准则范围,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要求对被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予以充分披露.但国际准则不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我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难于取得,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绝大部分合并实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如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合并,以及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等.因此在充分考虑以上情况的基础上,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纳入合并准则范围之内.(三)从一般处理方法来讲,我国新准则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原则.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而国际准则规定所有企业合并只允许采用购买法,不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39s一所交易金融资产现价卜期权有效期一连续复利计无风险利率H盯2一年度化方差N()一正态分布变量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公允价值法确定的期权费用能够衡量企业的真实业绩,有助于压缩股市泡沫,抑制企业虚增利润,哄抬股价等现象,但确实使企业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减少了大多数小规模高科技企业的竞争优势.会计处理方法举例:【例1】2002年11月3013,HoftMan公司决定在2003年1.1授予经理人50000股非法定型股票期权,可于2004年12.31—2007 年12.31之间的任何时间购买每股票面值为8l的普通股,行权价为$20/股,2003年1.1的市场价为$22/~,公允价值为85.2004年12.31市场价达到826,股,75%的经理人行权.针对以上业务,会计处理分录如下:(1)授予时:内在价值法:借:股票期权薪酬费用50000贷:股东权益——股票期权50000其中:50000股x($22一$20)=$100000,$100000+2正=$50000公允价值法:借:股票期权薪酬费用125000贷:股东权益——股票期权125000其中:50000股x$5=$250000,$250000+2焦=$125000(2)行权时:内在价值法:借:银行存款750000(5000OP&xO.75x$20)股东权益——股票期权75000(50000股x0.75x82)贷:股本——普通股37500(5oooo~~O.75x$1)超面额缴入股本787500公允价值法:借:银行存款750000(50000~x0.75x$20)股j;淑益—_B瞟期权187500(50000股x0.75x$5)贷:股本_——静西股37500(50(0)00.75婷1)超面额缴入股本900000(3)两种方法的现实选择.长期以来,美国企业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可以在SFAS123以及APB25之间进行选择.即企40业在进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时可以在公允价值法和内在价值法之间选择.实际上,由于采用公允价值法要确认一大笔费用,对企业财务报告收益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少有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法.但是,2001年的财务会计丑闻使其发生了变化,安然和世通的财务舞弊案掀起了公司财务报告的改革风暴.美国国会迅速响应投资大众的要求,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质量和透明度.除了国会所采取的行动外,投资者还要求公众公司提供更优质,更公允的财务报告,包括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顺应大众的要求,FASB修订了SFAS123,修订后的准则要求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将股票期权的补偿成本按照公允价值法在收益表上确认为一项费用.APB25所规定的内在价值法将不再允许使用.二,我国新会计准则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以独立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确定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计量原则.该准则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Et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2.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t3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例2]2006年l2月20日,某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决定向100名高级管理员每人授予1000份股票期权,服务满3年后,可在2010年1.1—2011年12.31之间的任何时间购买每股票面值为$l的普通股,行权价为~10.根据B—s模型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第一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1.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由于该股票期权在授予后不立即执行,因此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取得的职工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 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同时,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做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根据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具体如下表所示:各期成本费用表年份可行权股票期权价值当期成本费用100×1000×(1--20)×20071200000÷3—40000015—1200000100×1000×(1—15%)×20081275000÷3×2—400000—45000015—1275000(100—1O一5—5)×1000X 20091200000——450000——400000=35000015=1200000(1)2007年末,确认当期取得的服务而产生的费用借:管理费用40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000(2)2008年末,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益期权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进行相应调整.借:管理费用45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0000(3)2009年末,根据可行权的最佳估计数量确认当期费用借:管理费用35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500003.若可行权Et(2010年1.1)之后,还有管理人员离开而导致股票期权失效的,企业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及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4.在可行权日(2010年1.1)到行权有效期截止日(2011年12.20),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假设管理人员在同一行权日全部行权,则实际行权数量为80000份【(100-10—5—5)~1000],实际股票期权价值为1200000元(80000x15).借:银行存款800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0000(1)都采用费用观和公允价值法.两国都将期权成本作为费用在等待期内平均摊销,将其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公允价值的最大特征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可较准确地衡量期权成本,使会计报表能更真实地反e~-tA司的实际运作情况.(2)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均对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公司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信息:(1)期权的基本情况:期权费用,行权期,有效期,等待期,行权价,授予数量等;期末发行在外的期权数量,当期行权数量,失效数量和加权平均行权价格;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重要假设.(2)期权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等等.2.差异(1)账户设置有所不同.美国在进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时,增设了”股东权益——股票期权”和”股票期权薪酬费用”两个账户.酬劳成本在等待期内逐期转为费用.而我国未增设这两个账户.(2)两国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我国准则规定:除立即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外,企业在授予日不确认期权费用,不进行会计处理.而美国的SFAS123规定:在授予日应确认期权费用并进行会计处理.(3)条件成熟与否有所不同.两国会计准则都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法进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一般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但期权定价模型需要一系列重要假设条件.美国资本市场已渐完善,股市对任何信息的反映几乎是瞬时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而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内幕交易和投机行为盛行,股价与公司经营业绩背离较为严重.因此,我国目前采用公允价值法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总之,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第11号准则”股份支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面的国际趋同.对于发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要予以费用化,这样,对于一些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巨大的上市公司,会对未来年度利润造成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一进而可能出现无法满足股权激励方案行权条件的情况.探讨与股权激励相关的诸多问题,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处理,更有利于投资者梳理对薪酬,费用,利润等方面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分析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及进行价值判断.(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