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需要,这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需要,这是广大受众的需要。


在无产阶级的当星河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我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题材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初稿见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2.播音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三感”: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

3.备稿定义:一个是广义的备稿,一个是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使之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狭义备稿,是
直播印前具体准备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忽视,只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进行。

4.备稿六步: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

5.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6.主题,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既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

7.背景定义以及内容:定义:包括了历史背景、写作背景,或者,就在指同一个背景。

只有当我们播古
代、近代、现代的稿件时,才会有三种背景的区分,也才有区分它们的必要。

内容: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是国际、国内的形势,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8.目的是广播电视宣传总目的的具体化,是稿件作者意图的升华。

9.重点: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主题的地方,最得力、最生动的体现目的的地方,最凝聚、最浓重的抒
发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的感染受众的地方
10.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指播音时声音高低。

11.能不能因为稿件本身有作者的意图在,就可以说,目的会自然流露出来呢?首先,恩格斯所说的倾向
性不应特别的指点出来,而应该自然流露出来,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丝毫没有否定倾向性的意思;其
次,作者的意图仅仅表现在文字上,而文字又有其表意、表情方面的多向性;再次,主题发出语言活动的过程,不可能是无所话从、随波逐流的。

12.层次、主题、背景的理解和把握就是对目的的开掘过程。

13.重点发布的两种情况:集中或分散
14.集中,是指重点集中在一两个部分、层次、段落、其他部分、层次、段落都是非重点。

15.分散,是指重点分散在各部分、各层次、各段落中
16.依据备稿具体感受: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具体感受,整体感受。

其中形象感受是基本要素,逻辑感
受是结构要素
17.“备稿六步”中最关键的是宣传目的和针对性。

明确宣传目的和针对性,对播音有重要的作用1 可
以更具体的领会编辑意图,更准确的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把握政策分寸,是我们播音鲜明深刻;2 可以更确切的理解和感受稿件的现实意义,更敏锐的把握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有力的教育和鼓舞广大听众、观众,是我们的播音有的放矢;3 可以更集中的抓住稿件的精神实质,更主动的驾驭稿件的主次关系,更恰当的突出重点,是我们的播音纲举目张;4 可以深化具体感受,激发播讲愿望,加强对象感,把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引导正确的方向,是我们的播音有感而发;5可以使播音员专心致
志、精神集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表达方法,吸引和感染受众,是我们的播音引人入胜;6 可以排除杂念,防止目的转移,以广播宣传的大局为重,不置陷入细枝末节中去,是我们的播音境界高远。

18.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

是播音员因语音符号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产生内心反
映的过程。

19.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
想感情从聚集到迸发的状态,一句话,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
态。

20.情景再现: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的脑海里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
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21.情景再现过程:1 理清头绪 2 设身处地 3 触景生情(核心) 4 现身说法
22.通过情景再现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过程需要注意:一必须以播讲目的为中心,避免为情景再现
而情景再现的现象;二在为播讲目的服务的主要情景上,要学会用自己的经验、经历去补足和丰富,也可以用间接的经验、耳闻目睹的情况去补足和丰富,使情景更逼真;三,在备稿时,在深刻理解、具体感受的过程中,在目的明确、感情神话的过程中,情景再现可以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可以占用比较长的时间。

23.内在语:语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
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24.播讲目的,就是全篇稿件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主次关系上,体现在语气中;具体态度,就是不同
语句的内在语,它的判断和评价要用不同的分寸来表现。

承前启后,就是语言层次转换的内在语,它通过语句的不同衔接显示出来。

25.内在语的把握表现在:一个是语言链条的承续,一个事语句本质的差异。

26.内在语的承续作用体现在:发语作用、转化作用、回味作用。

27.对象感的要求: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受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受上意识到手中的心
理:要求、愿望、情绪等,病因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28.对象的设想必须从量和质两方面去进行,质的方面又是最根本的。

量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
等;质是指: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

29.从备稿到播音是播音员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三种重要方法: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30.什么样的运动状态才是正确的在稿件的根基上,播音员生发出来的感受、态度、感情,时起时伏,时
承时转,随着稿件内容的发展进行有层次、有主次的变化,处处都闪烁着向外迸发的火光,催动着语言神经中枢,强化这有意注意,达到“一吐为快”的境地。

31.播音创作的灵魂: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32.停连概念: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
情达意。

33.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情感表达是根本
34.停连的分类: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
性停连,生理性停连,灵活性停连,回味性停连
35.重音概念: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
36.语句重音的一般位置:转折性重音,递进性重音,呼应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并列性重音,肯定性重
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反义性重音,拟声性重音
37.语气的构成:1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语气的灵魂)2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势(语气的形象)
38.语气是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39.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包括气息,声
间,口腔状态三大方面。

40.语势的五种形态:1波峰类:状如水波,中间是波峰2波谷类:状如水波,中间是波谷3上山类:状
如上山,盘旋而上 4下山类:状如下山,顺势而下 5半起类:上至山腰,气提声止
41.节奏: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
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首先节奏不是人为的、随意的制作出来的,必须以稿件为依据,以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的运动为动因。

其次节奏包括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最后节奏的核心是声音延续、语气流动中的回环往复。

42.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1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2 欲慢先快,欲快先慢3 欲重先轻,欲轻先重4 加强对
比,控纵有节。

43.停连、重音、节奏的制约和统帅上的核心作用:1 语句在稿件中的位置,明显的居于具体语言单位的
位置上。

2 语气是在上下文的具体环境中实现和显露的,我们不能不用很大的气力去探究语气的个性。

3 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饱含着色彩纷呈的角度,也饱含着恰当贴切的分寸。

4 停连、重音要服从语气和语气的衔接5 我们主张语气中心,并不排斥、摒弃节奏本身。

44.话筒前的播音状态:1全局在胸,信心百倍,激发创作热情。

2想到背景,面对受众,唤起播讲愿
望。

3 播好开头,进入内容,精神高度集中。

4播内容,想到再说,不抢先,不拖后。

5说感受,感情起伏,不懈怠,不断线。

6有弹性,筋肉松弛,声音气息自如
45.播音表达规律:思维反应律,词语感受律,对比推进律,气声和谐律,呼吸自如率,自我调检律
46.自我调检律: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过程中自我检讨、自我调节,调节后再海南沿的反复推延规律。

47.最佳的气息状态:呼吸自如、不散不僵、有多有少、有快有慢的状态,概称之为呼吸自如。

48.洪琛先生话的四中作用:说明事物表示感情建立关系进行企图
49.播音:以稿件为依据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50.播音创作的内部技巧:感受、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51.播音创作的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