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上传)

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上传)


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要求 《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实 验 实 训 条 件
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二、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结构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 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 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 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 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 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 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003-2006年:5+1 2007年:5+1 2008年:6+1
1.教学队伍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学条件 5.教学效果 特色及政策支持
2003-2006年,本科 与高职高专采用同 一指标,框架没有 变化——“五个一 流”。内涵略有变 化,但总体相同。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与手段 3.教学队伍 4.实践教学 5.教学效果 特色及政策支持
5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分 值
四、 教学 队伍 20分
4-1主 师德、 讲教师 能力与 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 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 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 10 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 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 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二)精品课程网站的总体规划
• • • • • • 具有网站的形态结构,各模块要协调 网站的一级目录要与评价指标相对应 网站的二级目录要具体、内容要充实 网站的材料能有力支撑申报表的内容 网站的表现形式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网站要突出课程的特色
(三)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
• PPT(注意更新) • 课件、专题学习网站 • 题库、资料库、素材库、动画库、案 例库等 • 网络课程
分 值
一、 课程 设置 10分
1-1课 程定位
性质与 作用。
4
1-2课 程设计
理念与 思路
6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2-1内 容选 取 二、 教学 内容 25分
主要观 测点
针对性 和适用 性
评审标准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 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 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 础。
精品课程是具有 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等资源; 一流教学管理。
以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 通知》(教高[2003]1号)为标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
设工作正式启动,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
4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6-1教 学评价
主要观 测点
专家、 督导及 学生评 价
评审标准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 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 良。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 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 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
分 值
5
六、 教学 效果 10分
6-2社 会评价
四、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特点
(4)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中心; ——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教材的提供方面,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 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 单等。 (5)强调课程资源的推广共享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 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社会认 可度
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 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 率高。
5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特色 及政 策支 持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分 值
50
特色与创新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50
四、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特点
(1)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 ——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 学习、协作学习等。 (2)强调教学设计 ——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 评价的设计以及课程网站的设计等。 (3)强调信息技术应用 ——如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等。
精 品 课 程建 设 ---经验分享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聚集优质的教育 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 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 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 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 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 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 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 辐射作用。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高专)
3-2教 教学方法 学方法 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 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 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 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三、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25 分
二级 指标
主要观 测点
评审标准
分 值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3-3教 信息技术 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 学手 的应用 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 6 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段 取得实效。 3-4网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 络教 资源和硬 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 学环 件环境 行,并能有效共享。 境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 4-2教 “双师” 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 学队伍 结构、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 结构 专兼职 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 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 比例 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 学任务。
10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四)精品课程教学录象课例的制作
• 教学课例的选题(内容) • 教学过程的展示(模式、方法) • 教学课例的制作(技术)
《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
互动时间
谢谢聆听!
不仅要上讲台,而且
要讲好课的目标。
多的学生享受到优
质教育。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解析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教高[2003]1号文)。 每年评300门,连续5年,共1500门(本科+高职高专)。 2007年开始,高职高专采用独立指标体系评审。每年评200门,连 续5年,共1000门。
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
精品课程必须上网的材料 精品课程网站的总体规划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 精品课程教学录象课例的制作
(一)精品课程必须上网的材料
• • • • • • •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网络课程、专题网站等) 教案 习题 实验指导 参考文献目录 教学录象(至少三位主讲教师每人不少于 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象)
一级指标
课程设置(为什么?Why?) 教学内容(教什么?What?) 教学方法与手段(怎么教?Ways?) 教学队伍(由谁教?Who?) 实践条件(在哪教?Where?) 教学效果(效果如何?How?) 特色及政策支持 10 25 25 20 10 10
分值
90%
100
10%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内涵
5-1校 内实训 条件 5-2校 外实习 环境
主要观测 点
设备与环 境
评审标准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 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 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 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分 值
五、 实践 条件 10分
6
建设与利 用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
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 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 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 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2003—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门数汇总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部 151 299 298 360 583 本科 127 248 237 254 411 高职高专 24 51 61 106 172
2008
合计
600
2291
400
1677
200
614
(一)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框架
五、建设精品课程的步骤
• • • • • • 制定本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 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建设(包括课件制作); 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整合 实践; • 网上资源的完善及上网计划。
精品课程的评审和建设 主要是依托精品课程网站来 进行的,而精品课程网站的 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多媒体和 网络技术所展示的课程资源 和课程教学过程。
建设精品课程的意义
教学资源免费开放 使用信息技术 教授主讲课程 就是希望教授主讲的 课程都是精品课程, 可以是不同层次的精 品课程以此实现教授 就是希望将教育信 息化的重点引向课 因为精品课程都拥 有许多优秀的教学 资源,优秀的教学
程建设,改革教学
模式,带动教学现 代化。
经验,可以为多数
高校教师学习借鉴 ,使更多的课程成 为精品课程,使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