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呼市第九中学高三英语组刘威(已在《内蒙古教育》发表)摘要:学好英语对当代中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原因和表现,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目的、心态方面,周围环境对其学习的影响方面,英语教师方面等揭露了阻碍英语学习的因素。
本文还对这些现象的产生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并建议课堂英语教学应着重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字:学习动机,英语学习,激发热情,积极学习动机(moti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得动机对第二语言的交流产生了有效的作用,也同样使得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之后继续研究语言学习。
英语学习动机也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为了造就英语强人,需要诸多课堂上和课堂下的学习方法,例如积极的自我概念、高度自尊心、明确的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的不断参与、成就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传导性的环境相关性等。
这些外部因素涉及到语言产生下习以为常的环境,而内部因素如个性等也因人而异。
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学生习得一门外语的程度。
重要的是态度、目标、自信、焦虑、环境支持、良好的教学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学习语言动机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的个人因素(personal elements)1.学习英语的态度(the attitude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学习英语态度的不同决定着学习动机的力度。
那些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决心和恒心。
他们学习效率高、学习方法适当、学习目标明确。
相反,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的动机十分不牢固。
他们学习英语态度消极,而且很容易灰心。
而那些对学习英语仍抱有积极态度的并享受其成功经验的学生会更加热爱英语学习。
同样,那些持有被动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会愈发不喜欢这一学科。
总之,积极的态度促进语言学习,而消极的态度阻碍语言学习。
促进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是:激发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以此来加强动力之内的语言学习,满足其言语学习中的需要,这对促进语言的使用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我的调查中,许多学生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英语。
一些人盲目学习,或受父母嘱咐为应付考试不得已而为之,更不必提兴趣了。
英语学习被认为是一种负担。
我认为他们所谓的“一打开英语书就头疼”的确不夸张。
不用说,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动机,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学习三年的英语。
结果,就造成了学生不努力学习、无法提起兴趣、不集中注意力、不做作业、不把相关书籍和资料带到课堂等现象。
2.学习英语的目的(the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目的和动机的关系很密切,目的就像黑夜里的一座灯塔,而动机就像航行在海面上的船只。
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强烈的动机。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一个学习目标,即使连每一课的特定目标也没有。
许多英语学习者平时漫无目的的学习英语,为了得到高一点的分数在考试前的几个星期临时抱佛脚。
比起收获和付出的努力,他们更关心成绩。
这些学生只是单纯的自我学习者。
很少有学生对学习英语及其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强烈的兴趣来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工作的意识。
3.学生的自我概念(students’ self-concept)自我概念意为与一个精力充沛的学习者的个人性格相一致的主观评价。
一个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将对其学习方法和课上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对自我形象持否定态度,他可能会在使用英语的时候觉得害羞和难堪,那么他就会避开与其他人交流英语的机会。
在课上,他将保持沉默或者被动地参加课堂活动。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对自身持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适合的目标,同时也会积极地寻找机会去运用英语来参加各项活动。
因此,学生对自身的肯定在英语学习方面起很大作用。
自信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能量和能动性,驱使他们自觉的进行语言学习,使他们享受学习过程并且在交流中体验真情实感。
一位叫做Richard Amato的学者曾说:“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要比不成功者更加自信。
”人的能力中如果缺乏自信将会阻碍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在以语言学习为目标的过程中。
另外,一旦学生获得了自信,它也会连带影响其周围的环境,比如说可以让他体验成功,获得满足,并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
4.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状态(anxiety in English learning progress)心理学家朱志贤曾说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个体对于目标的达成和障碍的跨越有较强的失败感。
由于很多原因,许多人对学习英语有恐惧心理。
这些人害怕上英语课,读英语书籍,或者用英语交流。
这种现象称为英语焦虑症。
适度的焦虑感可以使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这样就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然而,过度的焦虑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害怕上英语课,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会变得结巴并且经常忘记刚刚才读过的单词。
长期的过度焦虑会导致失眠,饮食失调,甚至导致神经衰弱。
焦虑症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害怕交流,害怕考试,消极的自我评价。
经常带着不安感进行交流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能力很差,对于交流类活动经常带有逃避态度,这就造成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障碍。
害怕考试的学生难以对文章的阅读集中注意力。
自我评价消极的学生格外在意别人对自身的看法。
有焦虑感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当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敢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更严重者甚至会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在课堂上,只有当老师点到他们名字时,他们才会回答问题。
下课后,他们宁愿说汉语也不愿说英语。
有的学生认为英语课无聊而选择自学。
拿一些学生举例,在结束英语课的学习之后,他们会高举双手大喊:“自由了!”这些学生认为英语课是负担,当负担解除之后,他们感到一身轻松。
这在英语课堂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学习环境(the learning environment)1.班内氛围(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班内气氛主要指班级课堂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教育家斯蒂维克认为教师创造的班内气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教师所面对的挑战就是要鼓励学生接受课堂目标,并对如何吸收知识和发展技能提供方法。
Clark, A. and Trafford, J.发现教师和学生同时把师生关系看作影响英语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易变的因素。
Richard Amato说:“在一个缺乏互相信任的课堂中,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在师生之间以及同龄人之间引起矛盾。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获得满足感,在师生之间建立信任是十分有必要的,也能促进在英语方面的交流。
2.英语教师(English teachers)当老师进入班级关上门,面带微笑向学生们问候交流时,学生们会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教师之所以会成为权威和关键人物,原因在于教师通过指导、引领、教化、支持等途径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质量。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分明,仅仅让他们接受传统的填充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要求教师跟上第二语言教学的改革潮流,并且改变枯燥乏味和缺乏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在课堂中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适当的呈现课题,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外语的信心,提升英语课程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语感及自主学习进程。
众所周知,学生在个体、兴趣、能力及学习背景方面各不相同。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对学生做充分了解,关注到不同之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解决问题。
另外,基于基础原理的教师活动也是增进英语学习动机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影响学生,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动机,并对自身建立新的目标。
及时的反馈也对增强学生内部驱动力和自信起重大作用。
这样,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导,充分利用自身潜能增进学习效果。
三、如何增进英语动机(how to promote motivation)首先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其次要强化学习动机,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
良好的学习效果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
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设定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
过易的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
而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自己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激发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