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临床法医学鉴定

第八章 临床法医学鉴定

一、名词解释:1.损伤程度鉴定:①法医工作者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鉴定人的非致命伤进行检验②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评定,③做出此非致命伤是重伤、轻伤或者轻微伤的判断过程。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2.诈病(simulation): ①健康无病的人②假装患病称为诈病。

共2个要点,各为1.5分。

3.造作病(artificial disease): ①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②自己(或授意他人)故意损害自己身体,③造成自身疾病者称为造作病。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4.造作伤 (artificial injury): ①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②自己(或授意他人)故意损害自己身体,③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也称自残。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5.虐待:①凡是经常遭到家庭成员或照顾人②故意造成的③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摧残和迫害。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二、填空1. 重伤:两院两部的[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其他对于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第22条规定,造成轻微伤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佰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三、简述题:1.临床法医学鉴定:答:①临床法医学鉴定人接受委托方的委托,②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③按鉴定事项讨论、分析,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

共三个要点,各为1分。

2.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答:①案件受理:刑事案件必须由司法机关委托方可受理;民事纠纷可接受单位、妇联、医学会等委托;自诉案件可由被告人单位或律师事务所委托。

②案情了解:案发的时间、地点、原因、情节,受伤及其诊治的经过。

③活体检查:记录、拍照、绘图等。

④现场勘验。

⑤制作鉴定书。

共5个要点,各为0.6分。

3.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种类:答:①临床法医学鉴定。

②补充鉴定:委托人认为临床法医学鉴定的论据不足或发现了新料,提交原鉴定人,行补充鉴定。

③再鉴定:委托方或当事人对原鉴定有疑义时,委托其他专家重新鉴定。

④联合鉴定:聘请有关专家和其他法医进行联合鉴定。

共4个要点,各为0.75分。

4.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特点:答:①对象是活体,涉及领域与临床医学一致,但目的不同。

前者提供证据。

②三性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和可信性。

③工作面广,难度大。

鉴定人既具有临床知识,又有法医学知识和技能。

④对鉴定时限有严格要求。

共4个要点,各为0.75分。

5.进行临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答:①临床法医学检查、鉴定必须按法律诉讼程序及委托机关所提供的鉴定事项,对人身进行检查分析、诊断做出鉴定结论,并以鉴定书的形式提交给委托机关,不得交给原告或被告。

②有权查阅案卷和有关情况,严格保密,执行回避制度。

③必要时采用联合鉴定④鉴定人在鉴定工作中应按照相应的法规、标准来执行。

⑤要正确引用临床资料,证据要充分有利,结论要准确。

⑥遵纪守法、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排除一切干扰,认真做好每一份鉴定。

共6个要点,各为0.5分。

四、选择题【A型题】1. 精神异常所致伤害案的一般特征不包括 CA.作案目的与动机短浅B.缺乏作案预谋和计划C.基本上联合作案D.缺乏保护性E.作案手段残忍,如挖眼、肢解尸体等。

2. 毁人容貌、导致听觉、视觉丧失的损伤行伤残鉴定,应属于 AA.重伤B.轻伤C.轻微伤D.造作伤E.致命伤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多少年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CA.一年以上B. 二年以上C.三年以下D. 四年以上E.五年以上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5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多少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A.二年以上B. 二年以下C.三年以上D. 三年以下E.四年以下5. 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种类除外 EA.补充鉴定B. 再鉴定C.联合鉴定D. 重新鉴定E.医疗事故的鉴定6. 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程序中不包括 EA.案件受理B.案情了解C.活体检查D. 现场勘验E.尸体解剖7. 诈病的常见表现中最多见也最难确诊的是A.伪装疼痛B.伪装视觉障碍C.伪装听觉障碍D.伪装呕血、便血、E.伪装瘫痪8. 损伤常集中在同一部位,伤数多,大小一致;密度大,间距小;排列整齐,方向一致;浅表均匀,程度轻;创口随体表生理弧度而弯曲;有试刀痕。

AA.造作伤B.挥鞭样伤C.竹打中空D.重伤E.轻微伤9. 造作伤的部位特征除外 DA.暴露和容易被人发现的部位B. 手可及处.C.不毁容的部位D. 与目的无关的部位E.无生命危险的部位10. 精神状态鉴定中的病理性激情特点除外 EA. 往往伴有意识模糊B. 丧失自我控制力.C. 强烈的情感支配意志D. 常伴有瞳孔扩大、手指震颤E. 有明确的目的11. 诈病的特点除外 DA. 同一人群中常常伪装相同的疾病B. 用一般手段不易检查出来的疾病C. 过分夸大症状或病情D. 症状条理但不准确E. 病程反常,不符合规律12. 人身损伤赔偿的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人身伤害引起的财产损失为标准. B. 损失多少就赔偿多少C.以法医鉴定结论为依据D. 据法医鉴定结论确定赔偿金额E.据当事人双方协调结果确定赔偿数额。

13. 法律上的精神状态责任能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B. 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C.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重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E. 尚未完全丧失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4.最常见的知觉障碍是 BA钟情妄想 . B.幻觉.C.谵妄D.意识朦胧E.跟踪妄想15.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是 AA.妄想.B.幻想C.谵妄D.错构E.幻听16. 伪装精神病的特征除外: DA. 有一定的目的性B. 起病急骤,结束也突然C. 症状夸张、离奇和造作D. 强调自己没有病E. 与精神病的一般规律不相吻合17.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有期徒刑,刑期为 DA.一年以上B. 一年以下C.二年以上D.二年以下E.二年整18.精神状态法医学鉴定的对象除外 B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B. 间歇期精神病病人C.行政案件的原告人D. 被拘留的人E. 劳动改造的罪犯19.精神状态法医学鉴定的鉴定内容除外 EA.民事行为能力鉴定B.刑事责任能力鉴定C. 诉讼受审能力鉴定D. 自我防卫和保护能力鉴定。

E.接受心理治疗的能力鉴定20. 关于重伤的描述,错误的是 DA.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B.直接引起严重后遗症的损伤C. 引起毁容的损伤D. 引起器官功能完全丧失的损伤E.直接引起危及生命严重并发症的损伤【B型题】A.重伤B. 轻伤C. 轻微伤D.致命伤E. 造作伤1.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 A2.故意伤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B3.有明确的目的,伤口明显易查。

常不危及生命;有时可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E 【C型题】A. 一般性劳动能力B. 职业性劳动能力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 画家具有C2. 一般家庭妇女具有A3. 植物人D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X型题】1. 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程序 ABCDEA.案件受理B.案情了解C.活体检查D. 现场勘验E.制作鉴定书2. 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种类 ABCDA.补充鉴定B. 再鉴定C.联合鉴定D. 重新鉴定E.医疗事故的鉴定3. 人身损害赔偿的内容 ABCDEA.侵害身体权B.侵害健康权C.侵害生命权的损害赔偿;D.工伤和事故E.道路交通事故等4. 医疗终结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 DEA.已治愈的时间B.不需要处理的时间C.目前医疗条件无法处理的时间D.病人出院的时间E.司法部门判决的时间5. 造作伤的部位特征 ABCDEA.暴露和容易被人发现的部位B.手可及处.C.不毁容的部位D. 与目的有关的部位E.无生命危险的部位6.诈病的特点有 EA. 同一人群中常常伪装相同的疾病B. 用一般手段不易检查出来的疾病C. 过分夸大症状或病情D. 症状混乱而矛盾E. 病程反常,不符合规律7. 医学上判断不同精神状态的责任能力的分类有 ABCDEA.重精神疾病,发病期间无责任能力;B.精神发育不全,重者无责任能力,中度者有部分责任能力,轻者有责任能力C.轻精神病,一般有责任能力;D.暂时性心理障碍,发作期无责任能力,间歇期则有;症状条理但不准确E.病态人格,重者有部分责任能力,而轻者有责任能力。

8. 伪装精神病的特征:ABCDEA. 有一定的目的性B. 发作的间歇性C. 症状夸张、离奇和造作D. 强调自己有病E. 检查治疗不合作9. 诈病的常见表现有 ABCDEA.吸吮牙龈伪造出血.B.利用灰沙刺激结膜致结膜炎C.双眼浸泡在高渗盐水内造成红眼病C.吸入二氧化硫气体造作支气管炎E.皮肤上涂擦硝酸软霄导致皮炎或溃疡10.精神状态法医学鉴定的对象有ABCED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B.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C.行政案件的原告人D. 被拘留的人E. 劳动改造的罪犯五、分析题:【案例1】女,47岁,农民,因所乘坐手扶式拖拉机与相向而来的农用车相撞,而被抛出车外,左肩部着地,当即感左肩内侧剧烈疼痛,左肩、左上肢不能活动,被送至医院,经摄X线片检查后,医方诊断:左锁骨内中1/3处骨折,伴有明显移位。

在医院行手法复位后外固定。

于伤后6个月到我处鉴定伤情程度,主诉左手麻木,左上肢不能活动;查体:左上肢松弛下垂,左上肢肌张力下降,肌力Ⅰ级,左上肢主动活动不能,左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萎缩、皮肤感觉丧失;行肌电图检查示:左正中神经、尺神经重度损伤。

行X线片复查示:左锁骨骨折对位对线好。

1.确定损伤程度的鉴定结果,说明理由。

答:鉴定结果:单纯性的锁骨骨折根据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属轻伤,而锁骨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的伤情鉴定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依据患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鉴定。

锁骨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致患肢功能活动严重障碍,根据重伤鉴定标准,已构成重伤【案例2】案情摘要:2000年10月2日23时许,民工张玉义在“黄河恋人”舞厅内与民工李思玉因陪舞小姐发生争执。

李将张叫至舞厅门口,两人发生打斗。

在打斗过程中,李连否则张数刀,张倒地,被一汽车辗压而过,后发现张死亡。

次日下午,我处受委托对其尸体行法医尸体剖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