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浅析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马飞摘要:文章梳理了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以及亚洲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国两栖舰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两栖舰艇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两栖舰艇 发展现状 技术参数 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逐渐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
鉴于现在海防进行的重大改进,那些二战和马岛战争期间的战舰战斗力已大打折扣。
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直升机空袭配合登陆艇,拓展观察视野,并且依托垂直突击演习来提升两栖舰队和突击部队的生存力。
垂直机动可以使部队及其装备更容易接近他们的攻击目标,而不是仅仅依托沙滩登陆攻击。
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可以有多种功能:不仅是两栖攻击舰,还可以作为旗舰、后勤保障舰,甚至在某种条件下作为航母攻击舰使用。
几年前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可操纵两栖舰艇: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图1是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
从那时起,形势不断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军想要掌握此项技术,包括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土耳其。
1 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除了不同级别的直升机登陆平台舰(LPH )、直升机船坞登陆舰(LHD )、直升机登陆攻击舰(LHA ),还有一些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LPD )也配备了大型可用飞行甲板。
例如,美国的25 300吨“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可同时操纵4架CH-46“海骑士”直升机或2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其甲板可容纳4架MV-22飞机,机库可容纳1架MV-22旋翼机,坞舱可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
中国的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设有两个起降点,可搭载4架大型Z-8武装直升机。
日本建造了两艘排水量为19 500 t 的舰艇作为“直升机驱逐舰”(出云级),补充了两艘排水量为13 950 t 的“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系列。
在大洋另一边的英国,其最新最大的军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也可作为两栖战舰使用。
该战舰可搭载3架CH-47“支奴干”直升机、8架“阿帕奇”战斗直升机、6架AW-159“野猫”多用途直升机。
飞行甲板、机库以及电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不能影响“支奴干”直升机和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正常运转。
法国国有船舶制造企业(DCNS 集团)所建造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和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广泛服役于世界各国海军。
此类舰船总长为199 m 、型宽为32 m 、满载排水量为21 300 t ,仅次于“戴高乐”图1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号航母。
其推进系统由3个6.2 MW 瓦西兰柴油机、1个3 MW 瓦西兰辅助柴油机和2个劳斯莱斯7 MW 推进器构成,使其最高航速可达19 kn 。
其1 800 m 2的机库可容纳16架直升机,与机库通过舷梯和电梯连接的附加空间大小有1 200 m 2,可用于携带车辆和装备。
该舰船可配备军士450名。
其尾部坞舱可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或4艘通用登陆艇,而法国海军却并没有装备气垫登陆艇(图2是法国“西北风”级船坞登陆舰)。
其飞行甲板设有6个重型直升机起降点,重型直升机包括“超级大黄蜂”战斗机、CH-53“海种马”运输直升机以及“支奴干”直升机等。
法国搭载着虎式攻击直升机、陆军飞行医务兵和海军部队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雷电”号曾在利比亚战争中亮相。
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配备有69个医疗床位和两个手术室。
出于人道主义援助和赈灾的需要,机库的一部分被设计改建成“野战医院”,用于提供额外的救助服务。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受到了俄罗斯的大加赞赏,2011年1月俄罗斯向法国订购了两艘该系列战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直升机登陆舰于2013年10月完工并且计划2014年11月开始调试;“塞瓦斯托波尔”号直升机登陆攻击舰预期于2015年完成调试交付俄罗斯。
此系列舰艇与同类法国舰艇大部分是相同的,只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改动:传感器方面、通讯系统以及操纵KA-29、KA-52直升机所需的基础设施。
但是该协议遭到了多数北约国家图2 法国“西北风”级船坞登陆舰的谴责,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
意大利目前也正考虑加强其两栖作战能力,主要举措是逐步用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的直通甲板式创新设计取代其将过时的“圣乔治”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排水量为27 000 t 大型直升机船坞登陆舰预计总长为233 m 、最大型宽为34 m 、最高航速25 kn 并且可配备军士1 200名。
其尾部坞舱可容纳4艘两栖登陆艇或2艘气垫登陆艇。
据可靠消息称意大利海军将于2014年末签订设计合同作为国家造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军舰系统工程公司(OSN 公司)为阿尔及利亚海军建造了全新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并将其作为登陆和后勤保障舰使用(图3是“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后勤保障舰)。
该战舰于2014年1月完工并于2014年9月交付阿尔及利亚海军。
该战舰在“圣乔治”级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该舰总长为150 m ,尾部坞舱可容纳3艘两栖登陆艇、4艘车辆人员登陆艇以及2艘刚性船体充气艇。
纳凡蒂亚(NA V ANTIA )船厂建造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是该厂为西班牙无敌舰队建造的最大战舰。
该战舰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两栖作战的需要,其尾部坞舱可容纳4艘两栖登陆艇或1艘气垫登陆艇。
在担任航空母舰任务时,其机库最多可容纳30架直升机或同时容纳10架直升机和10架A V-8B 鹞式攻击机。
其飞行甲板有6个起降点,其中4个用于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起降,1个用于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起降。
图3 “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后勤保障舰2013年底,土耳其也参考了战略投送舰设计来建造其直升机船坞登陆舰。
该战舰由纳凡蒂亚船厂进行设计并提供装备和技术指导,由SEDEF船厂在土耳其进行建造。
土耳其当局要求该战舰能配备1000名军士、8架直升机和81辆装甲车。
与最初西班牙的战略投送舰相比,土耳其海军的设计做了以下几个改动:内容控制系统做了一些调整;拆除滑跃甲板;只配备一台电梯。
2 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直通甲板式两栖攻击舰。
在建设完5艘“塔拉瓦”级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后,美国海军将建造更大的两栖攻击舰,预计该舰设有250 m长的飞行甲板和更宽的坞舱,但是新设计拆除了尾部坞舱来为航空设施提供更大空间。
这些战舰就是所谓的第0批次战舰,首号舰“美利坚”号于2013年开始服役。
该舰预计于2015年3月取代“塔拉瓦”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贝里琉”号。
这些变动能更好的适应F-35B直升机以及MV-22B型“鱼鹰”倾转旋翼机这些比以前更大的飞机起降。
虽然被划分为直升机登陆攻击舰类别,但是“美利坚”级基本上是以最后一艘建造的“胡蜂”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马金岛”号为基础所开发改良的。
在后续建造的军舰中,比如暂时已知的第三艘“美利坚”级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将进行以下不同改动:缩小舰桥体积以及保留小规模坞舱。
“General Dynamics NASSCO”造船厂签下了力学设计的合同,并预计于2022年完成舰船调试。
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超过40 000 t的排水量),第一批次的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将比大多数国家的航母还要大。
然而,尽管同时搭载20架F-35B直升机的可能性存在,但是缺少滑跃甲板将限制他们的作战能力。
但是这些奇怪改动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滑跃甲板的存在将直接影响直升机的作战能力。
另外,美国海军舰队航空部队由于担心受到超级航母的威胁一直坚决反对建造小型航母。
美国还一直在探索将不同类型的海上平台应用为海军行动的浮动前置前进基地(AFSB)。
其中的一项研究由马士基船舶公司(Maersk)进行,该公司提出将大型集装箱船改造成具有两个飞行甲板的大型船舶:首部有一个200 m×36 m,具有8-10个起降点的飞行甲板;尾部有一个120 m×36 m,具有4-6个起降点的飞行甲板。
这两个飞行甲板都可连接到机库并可搭载30架直升机。
美国还尝试改装了1艘“斯托克姆”号(T-AK-3017)舰船作为浮动前置前进基地,该船具有8个直升机起降点,该项目花费了300万美元耗时4个月完成。
3 亚洲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无论是在两栖作战还是海上控制/打击行动中,韩国都想具备操纵“准航母”的能力,这种野心推动了其建造一系列直升机船坞登陆舰计划的实施。
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为18 000 t,由韩国韩进集团负责建造,并于2007年开始服役,该舰采用全通飞行甲板设计并且尾部设有坞舱,有“准航母”之称,但是官方一直称其为直升机登陆平台舰(图4是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该舰的车库如果被当作机库使用,可容纳10架SH-60F“大洋鹰”直升机。
韩国正在建造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战舰“马罗岛”号,据说该舰设有滑跃甲板。
那么,韩国应该会在2019年对第一艘“独岛”级两栖战舰进行改造,增加滑跃甲板。
韩国本来已经计划建造第三艘该级战舰,不过后来该计划取消了,但是后期应该会继续实施,可能会参照西班牙的战略投送舰在设计上做一些改动。
在亚洲,印度的军船技术也是名列前茅的。
其中一个建造计划就是多功能支援舰,但其实该舰是综合了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特点建造的。
该舰原计划建造四个平台,可配备一个海军陆战队步兵旅共计3 000军士。
该项目总计26亿美元,有三个大型集团参与投标,分别是:拉森特博洛公司、皮帕瓦沃船厂和ABG船厂。
该系列舰艇主要参数有:船长为215 m;可搭载10架重型直升机;可配备900军士;设有一个可容纳气垫登陆艇和通用登陆艇的坞舱;最高航速为20 kn;续航力为45天;一个完备的武器系统。
新加坡也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两栖舰队,它主要目标是提升舰船的航空能力和负载能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科技海事公司承担设计的ENDURANCE-160型两栖登陆舰。
该舰排水量为14 500 t,采用直通甲板设计,飞行甲板设有五个直升机起降点(其中两个适用于“支奴干”直升机)和两部电梯。
该舰的机库可以容纳7架中型直升机,坞舱可容纳4艘登陆艇。
该舰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好,其装载重型车辆的车库可以改造成为医疗舱室,能配备5个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放射科室等。
中国要增强自己的两栖作战能力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中国海军的六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玉昭级)已大大增强了中国的两栖作战能力,其中三艘已经开始服役。
在未来长期规划中,中国建造的两栖舰艇或采用直通甲板设计。
有报道称中国已开始建造075型登陆舰,更有传闻同时有2艘该型舰艇在不同船厂进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