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拉单晶硅中的杂质PPT课件

直拉单晶硅中的杂质PPT课件


在固溶体体结晶时,如果固相和液相接近 平衡状态,即以无限缓慢的速度从熔体中凝固 出固体,固相中的杂质的浓度为 CS ,液相中
该杂质的浓度为 CL ,则两者的比值为该杂质
在此晶体中的
平衡分凝系数 K 0 CS CL
实际晶体生长时,不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
就是说固体不可能以无限缓慢的速度从熔体中结
晶,因此,熔体中的杂质不是均匀分布的。例如,
氧以间隙态存在于晶体硅 中,形成Si-O-Si键结合
氧在晶体硅中的浓度要受到固溶度的限制,在硅
的熔点温度附近,氧的平衡固溶度为 2.751018cm ,3随
着晶体硅温度的降低,硅中氧的固溶度会逐渐下降,在 1000℃以上其表达式为
O 91022exp(1.52eV)cm 3
kT
由于在晶体硅的生长过程中存在分凝现象,一般 认为其分凝系数为1.25,因此在实际直拉单晶硅中, 氧浓度表现为头部高、尾部低。
石英
坩埚
单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硅棒

熔硅

石墨坩埚
石英坩埚溶解 热对流方向
氧进入单晶硅棒内 表面挥发
石墨加 热器
坩埚旋转
①熔硅与石英坩埚作用,生成SiO进入硅熔体
SiSiO22SiO
②通过机械对流、自然对流等方式, SiO传输到熔体 表面,而SiO的蒸气压为12mbar,因此,到达硅熔体 表面的SiO以气体形式挥发。 ③少量的SiO溶解在熔硅中,以氧原子形态存在于液 体硅中,最终进入直拉单晶硅。
②热处理的温度
③热处理的时间 ④碳、氮及其他杂质原子的浓度、 原始晶体硅的生长条件、热处理气 氛、次序等。
①初始氧浓度
初始氧浓度时决定氧沉淀的主要因素 之一。
热处理温度降低、热处理时间延长或碳 浓度增加,能使整个曲线向左移动,氧沉 淀形成的浓度阀值降低,即使是较低的氧 浓度也能形成氧沉淀。反之,则曲线向右 移动,氧沉淀形成的浓度阀值升高。
氧是Cz硅中含量最高杂质,它在硅中行为也很复 杂。总的说来,硅中氧既有益也有害。
(1)增加机械强度 氧在硅晶格中处于间隙位置,对位错有钉扎作用
,因而可增加晶体的机械强度,避免硅片在器件工艺 的热过程中发生型变(如弯曲翘曲等)。这是氧对硅 单晶性能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Cz硅单晶在集成电路 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2)形成氧热施主
硅中氧以过饱和间隙态存在于硅单晶中。当直拉 单晶硅在300~500℃热处理时,会产生与氧相关的施主 效应,此时,n型晶体硅的电阻率下降, p型晶体硅的 电阻率上升。施主效应严重时,甚至能使p型晶体硅转 化为n型晶体硅,这种与氧相关的施主被称为“热施 主”。研究表明,热施主是双施主,即每个热施主可以 向硅基体提供2个电子,其能级分别位于导带下 0.06~0.07eV和0.13~0.15eV处。因此,当产生的热施 主浓度较高时,会直接影响太阳电池的性能。
另外,晶体硅中的其他杂质也会影响热施 主的生成,研究已经指出,碳、氮会抑制热施 主的生成,而氢会促进热施主的形成。
除热施主外,含氧的直拉单晶硅在550℃~850℃热处 理时,还会形成新的与氧相关的施主,被称为“新施 主”,具有与热施主相近的性质。但是它的生成一般需 要10h左右,甚至更长。对于太阳电池用直拉单晶硅,其 冷却过程虽然要经过该温区,但是要少于10h;另外硅太 阳电池的工艺一般不会长时间热处理,所以,对于太阳 电池用直拉单晶硅而言,新施主的作用和影响一般可以 忽略。
热氧施主可以在300℃~500 ℃范围内生成, 而且在450 ℃是最有效的热施主生成温度。一 旦生成热施主,可以在550 ℃以上用短时间热 处理予以消除,通常利用的热施主消除温度为 650 ℃。
除温度外,单晶硅原生氧浓度是影响热施 主浓度的最大因素。通常认为,热施主浓度主 要取决于单晶硅中的初始氧浓度,其初始形成 速率与氧浓度的4次方成正比,其最大浓度与氧 浓度的3次方成正比。
②热处理的温度
影响氧沉淀的另一个因素是热处理的温度。 因为氧在硅中的固溶度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下 降。所以,具有一定浓度的氧在不同温度时的 过饱和度是不同的,这是氧沉淀产生的必要条 件。
研究证明,氧沉淀过程是氧的扩散过程,是受 氧扩散控制的。而温度不仅影响氧的过饱和度
(3)氧成淀
氧在直拉单晶硅中通常是以过饱和间隙态存在, 因此,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氧在硅中要析出,除 了氧热施主以外,氧析出的另一种形式是氧沉淀。在 晶体生长完成后的冷却过程和硅器件的加工过程中, 单晶硅要经历不同的热处理过程。
在低温热处理时,过饱和的氧一般聚集形成氧施主;
在相对高温热处理或多步热处理循环时,过饱和的氧 就析出形成样氧沉淀。
1 1 CSe
e 为电子电荷, e 1.61019 C
为电子或空穴的迁移率,分别为
1350cm2 / (V s) 和 480cm2 / (V s)
硅熔体中需要掺入的杂质的重量
m W M CS d N0 K0
W 为高纯多晶硅的重量
d 为硅的密度
M为杂质原子量
N0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CS 为硅晶体头部的杂质浓度
直拉单晶硅中的杂质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杂质分凝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固溶 体,在高温熔化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将 重新结晶,形成固溶体。
杂质在固体和熔体中的浓度是不同 的,在结晶的过程中会发生偏析,称为 分凝现象。
氧经高温或多步热处理,会发生析出生成氧成
淀。氧成淀是中性的,主要成分为SiOx,没有学 性能,体积是硅原子的2.25倍。在形成沉淀时,会
从成淀体中向晶体内发射自间隙硅原子,导致硅 晶格中自间隙原子饱和而发生偏析,产生位错、 层错等二次缺陷。
影响单晶硅中氧沉淀形成、结构、分布 和状态的因素: ①初始氧浓度
杂质在熔体中扩散的速度小于晶体结晶的速度的
话,则在固液界面熔体一侧会出现杂质的堆积,
形成一层杂质富集层。此时固液界面处固体一侧
杂质浓度和液体中杂质浓度的比值,称为有效分
凝系数
Ke CS
CL
有效分凝系数和平衡分凝系数遵循 BPS关系(普凡方程)
Ke
K0
f
K0 (1K0)e D
单晶硅的电阻率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