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市场供需现状及应对办法大蒜作为小宗农产品,种植门槛低、市场容量小,极易诱发跟风和投机等行为,近年来大蒜价格频繁浮现激烈波动,对蒜农、库存商、消费者均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山东、江苏、河南等省自然生态条件有助于大蒜生长,是国内大蒜主产区。
大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比较成本优势,价格上具竞争优势。
但是国内大蒜在国内外市场缺少核心竞争力。
我县大蒜收获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白蒜相对红蒜价格、品相更好,受到更多蒜农欢迎;蒜种重要来自河北,年初蒜种价格5元/斤,导致生产成本增长;当前我县大蒜收购价格约合1.1元/斤,多为订单销售,河南0.7元/斤,导致各地价格差别重要因素是品种、品相以及产区集中种植面积;我县仓储能力在30万吨左右,仅田集就有冷库约360个,每库容量500吨左右;总产量达42万吨,出口量4-5万吨;种植面积35万亩(农业局记录数字),均产1000公斤/亩,汶上、南鲁、伯乐、天宫等新蒜区产量略高于1000公斤/亩,低于去年全国单产记录均值;亩均成本(不含土地承包费用)约合4500元,机械化限度较低;全县大蒜投保面积19.8万亩,占种植面积56.6%。
一、全国大蒜主产区面积及产量近年来,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170万亩。
/度种植面积预计为1173万亩,与上年度相比持平略减。
大蒜单产约为1450公斤/亩,同比减10.3%,总产量预计为1701万吨,同比降约一成。
/度大蒜播种面积保守预测约增长10%,将达到1280万亩,其中山东大蒜种植面积为360万亩、河南200万亩、江苏150万亩、四川56万亩、云南50万亩。
大蒜直接成本(涵盖蒜种、剥蒜、整地、栽种、地膜、浇水、化肥、农药、收获、晾晒等全过程)约为每公斤4元。
二、大蒜价格变动因素分析引起蒜价波动重要因素涉及如下几方面:一是国内大蒜种植规模小,产供销信息不畅,蒜农及经营者对市场变化预测能力差、防御能力差,蒜价飙升时盲目扩种,导致供需失衡;二是大蒜品性特殊,过了休眠期,普通8—9 月份必要入库冷藏,否则会发芽变质;三是国内大蒜产业链短,规模化大型第三方仓储公司匮乏,仓储成本高,加工和仓储能力有限;四是大蒜不是必须食品,仅作为调味品;五是由于游资和信息炒作,蒜农及经营者面对市场变化时协同应付能力差,蒜价动荡又会带动蒜农盲目追涨杀跌。
三、市场需求和加工贮藏(一)市场有效供应少,消费平稳增长大蒜消费量预计为1338万吨,种用量为192万吨。
在大蒜减产、价格暴涨状况下,受“卖落不卖涨”心态影响,农户盼涨心切大量囤积,商贩窝货不出,经纪人抬价收购且待价而沽。
大蒜消费量将保持平稳略增态势,预测将达到1514万吨,种用量略减,为188万吨。
影响大蒜消费积极因素一是人们对大蒜素营养保健结识逐渐提高,特别是雾霾天气加重,某些都市居民也许增长大蒜购买量;二是人们对老式大蒜制品饮食偏好有所增强,或增进大蒜加工品消费稳步增长。
但由于上半年(4月前)蒜价依然偏高,中低收入人群也许会选取洋葱等其她产品代替大蒜消费,或将对大蒜消费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蒜供需平衡表注:①总供应=期初库存+产量+进口量,总需求=消费量+种用+出口量+损耗+期末库存,产量=单产×种植面积;②本平衡表中年度周期为日历年份。
(二)大蒜出口明显紧缩,将有所恢复受国内高蒜价影响,大蒜出口受到一定抑制,出口量约为170万吨。
大蒜出口预测将逐渐走出冷淡期,出口贸易呈恢复性增长,预测可达195万吨,同比增约15%。
大蒜出口创汇仍将靠数量贸易,出口品种以蒜头、保鲜大蒜、干大蒜、醋腌大蒜、冷冻大蒜和盐水大蒜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小。
要防止产生新蒜上市后扎堆出口现象,避免浮现“量增额减”,引导国际大蒜市场价格平稳运营。
(三)库存量较往年明显偏低大蒜入库量明显减少。
市场上供应大蒜,分为鲜蒜和冷库蒜,普通来说5-8月约有25%鲜蒜直接进入国内消费市场或出口,剩余大蒜基本由经纪人采购入库保存,作为冷库蒜在后期陆续上市。
截止当前,我县已无冷库老蒜储备,金乡约有3万吨左右库存。
四、市场冲击应对办法(一)改进大蒜品质,提高大蒜附加值,大蒜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可以加工成蒜油、蒜粉、蒜素、蒜茸等产品,也可以加工成大蒜素注射液、大蒜素片剂、大蒜油胶囊、大蒜油气雾剂、大蒜酊剂和大蒜灌肠液等。
当前,国际上大蒜产品多达140各种,但是国内只生产40各种,产品附加值较低。
出口高附加值大蒜加工产品不但能提高国内大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扩大出口,还能缓和国内大蒜产销失衡矛盾,规避大蒜种植风险,增长蒜农收入。
我县临港产业园当前正在建设大蒜交易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建议水发、天鸿果蔬等有能力公司牵头解决大蒜品质分级捡炼专业链条设备问题,提高我县特级、一级等优质大蒜比例,通过市场效应向农户展示不同级别之间巨大价格差别,勉励蒜农改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大蒜品质,保证市场价格,规避市场冲击。
(二)成立专业合伙社,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道路成立专业大蒜合伙社,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伙社加强监督管理,寻找和哺育有管理经验、带动能力和干事魄力合伙社领头人,培植壮大一批正规运营、科学管理大型专业化合伙社,涉及种植、农机、植保、销售等分类详细、分工明确专业合伙社,积极勉励和培养某些专业人员或者懂技术会经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参加到大蒜合伙社组建工作当中,保证在生产、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发挥合伙社组织和带头作用,增进大蒜产品集聚效应良好发挥;取缔查处一批有名无实僵尸合伙社,腾出更多空间哺育和发展有前景、有市场新型农民合伙社。
成立大蒜专业合伙社,不但可以团结大蒜农户,通过发挥整体联动作用,实现高产高效重要目的,同步还能对县内所有大蒜生产进行统一性管理,从而便于对外交流和拓展市场工作顺利进行。
规模化经营手段,可以将全市大蒜产品进行集中,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货源组织工作,这就为大蒜产品外销提供良好前提条件。
(三)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减少大蒜生产成本大蒜收获乃至全程机械化技术当前相对成熟,农机局已经开始进行大田推广,且政府农机补贴较高,单是大蒜收获机械化每亩节约成本300元,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4到5倍,若将来推广“种植+收获”全程机械化,可更大限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蒜农普遍套种辣椒、棉花等农作物,实行机械化同步会松动土壤,因此很大一某些蒜农不肯接受机械化收获、政府驻地和农机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蒜农认知度。
(四)构建大型多用冷库,统储统销应对价格变动当前,无论是我县还是国内大蒜仓储都能满足生产和销售需求,但普遍面临仓储形式单一、设备简陋、成本较高,多以个体经营为主问题。
一是冷库除大蒜收获、贮存期外,闲置时间较长,导致资源挥霍,可以勉励开展各种仓储经营,如混藏仓储、消费仓储、仓库租赁经营和融通仓,增长额外收益,减少冷库运营成本。
二是大某些冷库设备简陋,储藏能力较差,只能用于短期贮藏,无法达到长期储存规定,建议政府引导及时改进贮藏条件。
三是当前冷库重要是个体经营,零散而不成规模,勉励有能力团队牵头建设大型仓储冷库,统储统销,共同应对市场价格变动,积极平衡市场供需关系,减少市场价格减少对散户导致影响和损失。
国内大蒜重要营销渠道(五)创立多元化营销渠道,拓展大蒜销售市场农产品营销渠道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当前,国内大蒜有5大重要营销渠道。
一是直销,农民自产自销,这种销售模式仅在城乡周边地区和小城乡存在。
二是农超对接或邮政直销,小农户不易进入该渠道,散在农户需通过经纪人或合伙组织进入产销系统,大蒜通过粗加工后销售。
三是农贸中心交易,是以城乡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当前都市大蒜销售主渠道。
四是加工销售,重要是大蒜精加工产品销售途径。
五是大宗交易市场,大蒜通过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或拍卖市场进行交易,再转入农贸中心或农超对接销售。
其中“农超对接”产销模式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国内大蒜产品出口重要是现货交易,渠道比较单一。
我县可以采用“请进来”办法,通过举办大蒜节、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邀请潜在客户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理解大蒜种植和加工状况,直接理解客户需求、建议和意见,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
(六)做好大蒜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勉励蒜农、大蒜经销商、加工公司关注“农民养殖网”“国际大蒜交易网”等网站发布大蒜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仓储信息及大蒜行情、走势,依照国家“兴农”“惠农”“扶农”政策,及时规避风险。
掌握真实精确市场信息,将可以在很大限度上有效提高大蒜产业经营效益。
县内各个大蒜生产区域可以建立起统一、完善网络系统,对网上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做好局域网络建设工作。
政府可以对全省乃至全国大蒜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动态、市场供求变化以及合伙信息等第一时间发布,为蒜农生产经营提供一定信息支持。
(七)提高蒜农参保意识,勉励蒜农积极投保做到应保尽保,减少风险,提高防御能力。
保险公司同省县财政合伙大蒜目的价格保险保费200元/亩,其中70%由省财政承担,10%由县财政承担,农户自付仅40元/亩。
大蒜补贴目的价格为2元/斤,低于原则价格某些由保险补贴(低多少补多少),大大减少农户种植风险,减少价格暴跌年份农户损失。
就2元/斤这个价格来说,农户不会赔钱,农户最后受益不会低于生产成本,但是当前宣传不到位,导致我县大蒜保险投保率仅在56.6%,其中也有农户存在赌博心理,“一赚保三年”思想在老种植户中存在。
五、大蒜产业可持续发展(一)加强对蒜农科技培训,科学繁育、种植科学种植,可以有效推动大蒜产业良好发展,同步还可以达到高产优质重要发展目的。
因而在进行大蒜种植时候,需要对大蒜农户进行相应科技培训工作,重要涉及对大蒜栽培和管理技术进行全面充分培训,这样可以全面推动科技种植工作顺利进行,增进大蒜种植户可以获得更多增收空间。
(1)建立起大蒜种苗生产基地,哺育出具备更高适应力和更高质量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大蒜种性退化状况发生,同步还能建立相应种苗协会,协助大蒜农户进行科学种植和哺育工作。
(2)研究改进栽培方式。
①轮作换茬。
同一地块普通每种植3年大蒜便应换茬种植3年小麦或其他非葱蒜类作物。
②起垄栽培。
起垄栽培可以有效地保持大蒜苗周边水份和土壤中营养物质,应加以研究、探讨。
③高畦栽培。
有大蒜种植区采用高畦栽培,咱们可以将此技术引进,与覆膜低畦栽培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并加以改进,使之为我县所用。
(3)农业有关部门成立大蒜品种哺育技术小组,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人才优势,哺育高产抗病新品种,收集大蒜种质资源,对比择优选取,为大蒜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优质种源,采用异地换种、气生鳞茎繁殖(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改进栽培条件建立种子田等办法,哺育优质、抗病虫、节水、脱毒大蒜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