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思考:同学们,你们刚才都是踏着歌声进教室的,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他是用什么形式进行演唱的?(播放《成都》引入课题)
师答:“对,这首《成都》去年非常火的一首流行歌曲,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流行音乐。”
【板书】流行音乐
①(70年代末——8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在音乐文化领域,从一统天下的革命歌曲,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介绍此期同学们熟悉的歌曲)
②80年代末——90年代末,伴随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港台音乐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
设问:“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星是谁?大家来听听她是谁?”(播放BEYONG乐队的《喜欢你》)
《团结就是力量》 改革开放后—21世纪(后期)
活
动
法
在愉快的课堂活动中分辨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
通过课堂游戏巩固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课堂实践
学唱藏族流行歌曲《回到故乡》
那既然流行音乐具有大众性、民族性,那当然也有我们藏族的流行歌曲,接下里,请同学们能学唱一首具有藏族风情的流行歌曲《回到故乡》,一起来感受流行音乐的风格魅力!
启发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风格的特点
师:“对,轻柔曼妙、温柔甜美、婉约抒情的歌曲风格”
简介:新中国成立前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前期)【板书】
从周璇演唱影片【长相思】插曲《夜上海》红遍大江南北开始。音乐风格、特点是‘轻盈曼妙、温柔婉约、抒情甜美’,从而奠定了这个时期音乐的基本风格。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而演唱其中插曲。
引导学生说出其演唱形式——大合唱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前(中期)音乐发展状况【板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阵容强盛的创作队伍。这些歌颂党,歌颂人民的革命歌曲、红色歌曲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音乐它是具有群众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音乐。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呈现出良好的事态,合唱、齐唱、轮唱等音乐形式均有佳作,是我国流行音乐创作的一个繁荣期。(介绍此期同学们熟悉的歌曲)
师:“所以这个时期,伴随着港台音乐的流入,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形式更加丰富。”(介绍此期同学们熟悉的歌曲)
③提问:“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是用什么形式进行演唱的?(播放视频《一人饮酒醉》,老师弹唱李玉刚演唱的部分)”
分析这首歌曲演唱形式。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反串”、“说唱”、“嘻哈”等等。(介绍此期同学们熟悉的歌曲)
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导
法
学生抢答,说出歌手、歌名、演唱形式。
用同学们最熟悉的流行歌曲带领同学们走进流行音乐课题。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1.上课之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同学们听听熟悉吗?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借用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进行填词而形成的新的音乐作品。
2.引出: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板书课题】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经典流行歌曲中,用藏语演唱的歌曲对藏族同学尤为亲切,让同学们齐声唱出藏语版的《喜欢你》,不仅感受了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魅力,更加说明了流行音乐具有民族性、大众化,音乐形式也更加丰富的特点。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反串的音乐形式(李玉刚模仿女声的歌声线条)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分类
提问:那我们回顾以上音乐发展的历程,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到底什么是流行音乐音乐?怎样的音乐才能被称之为流行音乐?
简介:在清末民初时期,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旧的科举制度,建立新型学校,当时,把这类学校就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就叫做“乐歌”,而学堂乐歌中传唱的歌曲,大都是借鉴西方歌曲的创作模式进行创作,有的甚至完全被“西化”,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进行填词作为新的歌曲。
3、从此,便拉开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序幕。我们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根据歌曲风格、特点的不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前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期(中期);改革开放——至今的21世纪(后期)。引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3、简介:改革开放以后——21世纪音乐的发展状况【板书】
到流行音乐发展的后期,国内原创流行音乐作品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这一时期,流行音乐按照兴起——发展——繁荣的步调又可以细分为3个阶段。
提问:“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首的音乐作品风格是?(播放音频《童年》)”
启发同学们说说这首音乐旋律的特点。
回
顾
法
总
结
法
根据老师的回顾,能正确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概念以及分类。
使学生们重温本节课知识要点,掌握所学音乐知识。
简介流行音乐的概念与分类: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情感真挚,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音乐作品,它的音乐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民族性、大众性、多元性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流行音乐才能被人么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或流传后世。所以说,流行音乐它是是涵盖嘻哈乐、摇滚乐、爵士乐、等等多元化音乐。
【板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份分类
至此,通俗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了我们的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
赏
析
法
提
问
法
讨论法
演
唱
法
模
仿
法
讲
授
法
全体同学集体演唱藏语版《喜欢你》,使同学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老师跟随音乐自弹自唱,一起演唱李玉刚演唱的部分。使学生体会反串音乐形式的特点——模仿女生的歌声线条。
师答:“对,著名摇滚乐乐队BEYONG乐队,他们唱的歌曲都与理想有关,也反映了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现实,是我国流行乐坛上不可超越的一个奇迹。但据我所知,前两年有一位藏大的女学生用藏语重新演绎了这首歌?同学们想不想重温经典?让我们集体用藏语重温流行,唱出经典!”
播放藏语版《喜欢你》
为学生点赞!同学们唱的藏语版比摇滚版更加多了份柔情与风情,老师为你们故障!
陶
冶
法
讲
授
法
学生回答歌名,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从而引出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从学生们熟悉的歌声中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享受音乐。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板书】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1、鉴赏:“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歌曲,想想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播放影片《夜上海》)
《流行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
《流行音乐》
授课年级
高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使同学们了解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流行歌曲的鉴赏,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的鉴赏、聆听,了解不同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提
问
法
启
发
法
总
结
法
带领同学们回顾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与特征,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分类。
通过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鉴赏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请同学们总结流行音乐的概念与分类。
课堂游戏
连连看
听听播放的歌曲属于我国流行音乐历程中的哪个时期?
《听妈妈的话》 新中国成立之前(前期)
《夜来香》 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中期)
实
践
法
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歌唱本民族的流行音乐。
使同学们们亲身感受本民族流行音乐的魅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大量的,切合当时发展即需要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的不同,对广大群众起到了陶冶情操、表达情感等宣传作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欣赏通俗音乐的过程中,能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尽量去选择一些积极向上,传达一些能量的音乐作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赏
析
法
提
问
法
讨论法
讲
授
法
学生们根据老师播放的音乐或视频,回答的每首音乐的风格与特征,总结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歌唱中舞姿的曼妙,歌声的娇娆,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其音乐风格的描述。
从视频中了解歌唱《解放区的天》时群众的穿着打扮、锣鼓、秧歌等特点,从而使学生们了解当时社会形式的发展对流行歌曲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深化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提高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当时文化的贫乏、情感的封闭,这种流行唱法唱出的甜蜜的歌声模糊了当时的政治立场,被认为是“靡靡之音”被逐步禁唱。
提问:“那它接下来,该往那个方向发展呢?”
2、鉴赏:“请同学们再来聆听一首歌曲,想想这首歌曲以什么形式进行演唱的?(播放视频《解放区的天》)”
师:“这种人民群众集体演唱的形式被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