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09级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关于网络道德的调查报告姓名李宁专业计算机应用班级电算09-1二级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赵爱芹二00九年十二月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关于网络道德的调查报告调研者李宁班级电算09-1 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时间2010年2月3日----2010年2月8日调研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摘要:一、调查原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不再只是人们传统交往的通信工具,它逐渐成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借助的手段,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也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
要解决大学生因使用网络而出现的“道德人格危机”问题,就应该正视问题,采取的对策,争取通过积极的方式去引导、调整和重新规范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网络交往道德人格。
二、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调查时间:2010年2月3日----2010年2月8日调查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调查对象:放寒假的大学生及个别中小学生调查范围:建湖县冈西镇至钟庄镇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针对网络道德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问卷形式,通过采用不记名保密方式对放假在家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他们配合,我们向他们讲了调查的意义使他们能真诚配合调查,毕竟说真话也没人知道不关乎到面子问题,相信大家愿意接受的,这种调查的方法非常适合我们大学生来做,简单,适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前言: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无论哪个年级,哪个专业的在校生、大学生与网络都有保持“亲密接触“,它成为我们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喜忧参半。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寒假里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建湖县两个镇放假在家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
[文末附问卷调查表一份]我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2份,有效92份。
通过整理及分析,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电脑网络的普及度高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95%的同学手机都可以上网,64.2%的同学配备有自己的电脑。
家用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计算机系的学生自不必说,除了专业需要外,大部分的学生都想要或者已经购置电脑。
有的同学配有电脑,每天至少花一小时在电脑上。
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
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
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
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
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
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
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
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
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大部分同学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光碟,电视,,电影,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5%,上网玩游戏的占45%,上网查资料的占5%。
也就是说,有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在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号。
3、迷恋网络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世界处处都是新世界,对于21实际的我们,易接受新的事物。
奇妙的世界对于我们有无限的吸引力,通过这次调查有71.42%的同学上网的时间不低于3小时,有些同学甚至不会昼夜的沉迷。
有些同学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填报假的信息。
把网络上的文章或内容下载下来作为作业交给老师。
这样的现象在大学里不低于50%4、网络信息污染严重淫秽色情网站屡禁不止,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反动网站教唆,危害青少年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本次调查发现44.4%的同学访问过这些不健康的网站,网络的不健康深深的伤害我们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
在本次调查中,有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5、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普遍在本次调查中,有过在网络上谩骂的行为占32.5%,遇到过网络上不文明的现象的学生占27.4%,比如谩骂,恶意攻击他人,散布一些虚假的消息,不健康的图片。
由此可见,网络文明建设形势比较严峻。
有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
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6.网络管理不力互联网的全球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种人造谣言都在网上广为传播。
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管理力度还很薄弱,可见加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
年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其它的主要法规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
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及时地阻止网络犯罪的发生。
几乎所有的同学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都不满意。
二、针对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我想到的措施此次调查表明,互联网广泛性的特点是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虚假的事实。
由于我国的法律不是很完善让许多的网络经营者钻空子,他们接待未成年人,为其提供不健康的网站。
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网络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引导大学生真正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遏制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网德教育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在高校中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创建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受大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要切实把校园内的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途径和最佳载体,要让党旗在网上高高飘扬,让同学们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营养,要让校园网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阵地。
3.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对黄色及其它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
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4.学生本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本身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网络的两面性。
在利用网络汲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杜绝不良信息的侵蚀,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健康全面地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觉大部分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不良现象还是深恶痛绝的,这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
5.家庭、学校、社会、自我通力合作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家庭教育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有的学生勤奋刻苦懂礼貌,修养好,深得教师的喜爱,有的学生则相反,这很大程度与家庭教育有关。
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作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
另外,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应相应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三、总结: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必须注重从道德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要是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不是知识的净土,那里面也有陷阱和灰色的暗流,对于网络中的东西,必须有选择地借鉴。
在网络中不利用网络攻击他人。
尊重他人的网络行动。
自觉的有效的地址谴责一些不法行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网络带给我们的喜与忧。
首先不是如何引导同学利用网络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而是首先抵制网络的诱惑。
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人们所预料不到有不愿看到的一面,尤其在新的事物还没有成熟时。
网络就是这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