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同学们做游戏,男生有18人,女生有5人。
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怎样想的?(求一共多少人,用加法计算。
)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如果我把其中的一个数学信息,变一变,看看你还能解决吗?
1同学们做游戏,男生分了3组,每组有6人,女生有5人。
一共有多少人?
你会解决吗?说一说。
写在本子上,指名板演。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想求一共多少,必须要知道男生的人数。
所以,先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3个6是多少,用乘法;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用加法。
)(板演)
小结回顾,老师操作屏幕出示步骤。
2对比两题
想一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女生人数相同,问题相同。
)
又有什么不同?第1题用几步?第二题用几步?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步计算的问题:板书课题。
第一题知道男生多少人,第二题不知道男生多少人,所以,第二题就要先求什么?(先求男生多少人。
)
3 变式习题。
老师这次又变了,看变得什么?
同学们做游戏,男生分了3组,每组有6人,女生有5人。
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学生读题。
(变的问题)
你会解答吗?
说一说怎样想的?(先求男生有多少人,再求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
三自主练习
1 暑假时,小明去旅游,在路学生思考列式解决,交流想法。
学生回顾思考,整理思路。
思考交流,对比两题之间的异同点,整理解题思路,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上也发现了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下5人。
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
2接着看,小丽发现了一些
数学信息:
小汽车排了3排,每排7辆。
停了9辆大汽车。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辆汽车?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
请你们任意选择一个问题解决,写在本子上。
集体交流: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
你有什么发现?(后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样。
)
3小青在购物时又发现了数
学问题,想不想看是什么
问题?
小青买了2筒乒乓球,每筒8元。
付出20元,找回多少钱?
读一读,想一想,会列式吗?(8×2 = 16(元),20-16=4(元))怎样想的?
4还有一个数学问题,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了,你们有信心解决出来吗?试一试。
小明买了3支圆珠笔,每只2元,又买了5本笔记本,每本4元。
一共花了多少元?
怎样列式?(3×2 + 5×4 = 26(元))
怎样想的?(先求圆珠笔花了多少元,再求笔记本花了多少元,最后求一共花了多少元。
)
四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了用几步解决的问题?你们真聪明!
生活中还有许很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请你用数学的眼光,去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使大家都有所思考,有所提升。
然后设计了一个练习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买东西的情境,是一道先乘后减的算式,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变式练习,易于学生理解。
最后一道有难度的三步计算的问题,因为是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并有两步计算的问题的基础,所以孩子们很容易的就解决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要把课堂延伸下去,就以讲数学故事的形式,在生活中,张开数学的眼睛,继续寻找数学问题,与家长、同学交流。
二自主思考,畅所欲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协助学生学习。
教师设计好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动学生自主探究,动脑思考,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分享,并获取知识、经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数学素养。
有一位同学在做变式练习时,就有了发现: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和求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几辆的解决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这既是预设到的,也是没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主发现的。
这说明,只要给孩子机会,就会有智慧的火花。
三注意养成教育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很多习惯还未完全形成,养成教育就应该特别注意。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认真倾听,举手发言,坐姿端正,写字姿势要准确,书写要漂亮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动学生的发展。
四思考与困惑
我在投影的操作与学生的回答之间,感觉配合不太完美,驾驭学生的回答问题时,还感觉有点不到位,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需要具体的图画协助理解题意吗?我根据教材考虑,是想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水平,所以就没设计。
不过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较适合形象。
请大家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