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黄玉荣(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过程非常简单的数学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

那么,影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数学本身的特殊性。

我们知道,数学语言本身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这给学生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学生语言转化意识较为薄弱,阅读时不能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工具,是数学的载体,数学概念都是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定义的。

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加简捷地进行数学探索活动,领会数学知识,交流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数学阅读活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则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工具。

数学语言叙述中的一字之差、数学符号表示中的一笔不同,往往会带来意义上的很大差异,如“除”与“除以”、“大于”与“不小于”、“>”与“<”、“=”与“≈”等。

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涵义是进行数学阅读的前提,而这恰恰是很多学生阅读时的“软肋”。

许多学生在数学阅读时不能对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灵活地进行相互转化。

(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为薄弱,使得阅读时不能概括有关结论。

小学数学《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特别是空间与图形这一类型,需要通过学生想象、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重视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

(三)学生较薄弱的数学条理分析能力使阅读时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活动。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公理体系基础上,一切结论都需要严格加以证明的学科。

数学推理的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是大家所共知的。

学生在阅读教科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时,一刻也离不开逻辑推理活动,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许多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逻辑推理活动不能很好地渗透在阅读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往往渗透着推理论证的思想,这些都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障碍!
二、人们对数学阅读认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

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

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这些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数学课本,不管平时上课还是上公开课,整节课不翻书或在做练习题时才打开课本是常事;学生接触到的或者说家长为他们购买的数学书籍几乎全是习题式的,属于读了、做了就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的那类书。

这种误解,使学生远离了数学阅读。

三、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

数学阅读需要反复的阅读、思索,没有持之以恒的品质是办不到的。

数学语言是很简练、很抽象的,数学语言叙述中的一字之差、数学符号表示中的一笔不同,往往会带来意义上的很大差异,如“除”与“除以”、“扩大了”与“扩大到”,“大于”与“不小于”、“>”与“<”、“=”与“≈”等,而我们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大多数意志力薄弱,遇事就爱逃避,特别是解决问题的类型,他们一看见数字,就列式了,没有认真阅读题意,面对思维强度极高的数学阅读材料,往往望而生畏,这也是学生产生不愿阅读数学的原因之一。

四、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领悟能力。

数学语言中的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别,简约的符号或图式语言
转化为一般的数学语言,或把繁杂的文字语言简化成符号或图式语言,即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这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具有相当强的领悟能力。

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还很难领悟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等,符号或图式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很薄弱,这使得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经常遇到理解上的困难,也势必影响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

总之,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关注影响学生数学阅读的因素,让学生知道,数学语言本身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消除人们对数学阅读认识的误区;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领悟能力。

使学生真正练好数学阅读基本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才符合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思想,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黄玉荣,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为人朴实稳重,在教育教学中,勤勤恳恳工作,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始终相信:活到老,学到老。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6年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