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高速计数器在双速电梯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台plc控制的双速电梯将楼层永磁感应器部分改造为利用plc本身的高速计数器资源,通过井道自学习来提供减速点与楼层位置信号,以实现电梯控制,简要地从理论上介绍了井道自学习的功能要求及其流程。
同时,通过对电梯的实际改造,阐叙了如何运用plc高速计数器来进行逻辑运算,以得到减速点和楼层信号,以及改造后对一些存在问题的调试处理。
中图分类号:th7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公司在泰然工贸园204栋东侧装有一台六层六站劲达牌双速人货梯,使用以来经常出现楼层显示错误,到站不停车,冲顶、蹲底等故障现象。
经检查发现电梯楼层永磁感应器动作不灵敏,易粘死;某些楼层遮磁板与楼层永磁感应器接合距离偏差大,线路松动接触不良,是造成电梯出现这些故障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该梯是采用三菱fx2nplc进行控制的特点,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取消该梯的所有楼层永磁感应器,利用plc本身的高速计数器资源,用脉冲测距的方法来提供减速点与楼层位置信号,达到实际电梯控制的目的。
二、井道自学习的功能要求
脉冲测距的实质就是通过plc对输入脉冲数的逻辑运算,将减速点与楼层位置信号用自学习的方式送入各寄存器中,因此井道自学习应满足如下要求:
(1)电梯可以检修运行。
(2)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正常。
(3)plc输入\输出信号应满足正常运行要求。
(4)用平层感应器作为门区信号,如图一所示。
(5)井道内每层均应有一块遮磁板,其长度应相等,且安装在准确的平层位置。
(6)x0作为高速计数器的输入端。
(7)光码盘安装于马达轴端,产生脉冲,供plc进行逻辑运算。
(8)每个脉冲所等效电梯运行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l=dπi/p
式中,d 曳引轮直径;i 曳引机减速比;p旋转编码器的分辨率。
(9)plc的停电保持寄存器为d200 d799。
三、井道自学习的流程图
井道自学习的流程如图二所示,运行过程如下:
电梯置于底层平层位置,设置为检修状态,将自学习开关拨至自学习状态,产生一个上微分指令,将自学习程序中用到的高速计数器\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全部清零。
自学习信号产生后检修关门,按住检修向上按钮,电梯开始启动,同时把换速距离脉冲数据写入相应的寄存器中;用换速距离数据寄存器与层数高度寄存器进行数据运算,将得出的数据存入相应寄存器,换速点数据产生。
电梯碰到上限位开关后,数据运算结束,所有换速点数据产生,电梯停止运行,自学习工作完成,将自学习开关拨回正常状态。
四、实际改造中硬件与软件的处理
(一)硬件处理。
(1)取消原楼层感应器输入点x22-27。
(2)采用高速计数器c235进行数据处理,其
最大应答频率为60khz。
将光码盘与plc高速计
数器的输入端xo进行联线,原xo输入端移至
x22输入点上。
(3)保持原上、下两个平层感应器,并对对应
的遮磁板进行调整,以确保平层精确。
保留原上平
层输入点x12及下平层输入x13作为平层感应器输
入信号。
(4)测算每个脉冲的电梯运行距离。
该梯曳引机的曳引轮直径为660mm,减速比为1/30.5,光码盘的分辨率为2,则根据公式l= dπi/p测算,每个脉冲的电梯运行距离约为34mm。
(二)软件(程序)处理
如图三所示,设置x23为自学习开关输入点x5为检修开关,x10为上强迫换速开关,x11为下强迫换速开关,x12、x13为平层感应器。
当x23未在自学习状态时,执行跳转指令,自学习程序不被执行。
当电梯在底层平层区,x5与x11均置“1”,井道自学习的功能符合要求,电梯进入自学习状态,同时楼层寄存器d200中的数据为“1”。
图三:自学习梯形图
(1)减速蹁的自学习。
通常,减速距离都是由编程器在plc中对数据寄存器进行手工设定,这样当所使用的编码器对plc进行重新设定,并且当程序用于不同的梯速时,也必须对数据进行调整。
使用图三所示的学习程序,能自动对plc中的减速距离进行设定,当需要进行再调整时,只需重新进行自学习即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如图示三所示,当电梯在基站(1层)门区上进(y2动作),至轿厢打板脱离下强迫换速开关x11的瞬间,plc将高速计数器c235中的数据d290送至减速距离寄存器d298中,此时d298中的数据即为所有楼层的减速距离。
调整强迫换速开关x11的位置,即可获得不同长度的减速距离。
(2)减速点的产生
由于进行了减速距离的学习,故减速点的产生可根据层高数据与电梯减速距离数据的差值来取得。
由于在程序中应用了变址寄存器v,故程序运算得以简化。
具体如图三所示。
y2为上行接触器,m1为1层的楼层位置继电器,x5为检修开关,当电梯从基站(1层)上行至2层平层区时,产生一个升沿脉冲m209,将层高数据d290
与减速距离寄存器d298中的数据进行减法运算,结果送至d299v 中,而此时由于层数位置寄存器d200中的数据为“2”,通过传送指令变址寄存器v中的数据也为“2”,故d301中的数据即为1-2层的减速点数据。
通过“加一”、“减一”指令运算来改变层楼位置寄存器d200中的数据,即可得到其他楼层d302、d303、d304、d305减速点的数据。
电梯正常运行时,高速计数器c235将对马达轴端光电码盘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当c235中的计数数值达到相应楼层的减速点数据时,就可以发出一个减速点脉冲,并结合当前的指令情况来控制电梯的减速。
(3)楼层信号的产生
如图三所示,楼层数据寄存器d200在1层和6层将被分别强迫置“1”和“6”。
当高速计数器c235中的脉冲数达到通过自学习获得的各层已设定减速点d301至d305中的数据时,c235动作,给出一个上升沿脉冲m235,结合电梯上下运行方向继电器m100、m101的动作,分别执行“加一”、“减一”指令,就可以得到各楼层在楼层寄存器d201来对楼层寄存器d200进行校验,确保楼层数据的准确。
将楼层寄存器d200中的十进制常数进行解码即可得出各楼层继电器m1至m6的动作状态,以实现电梯的换速、层楼显示等功能控制。
五、改造后几个问题的改进
经过对电梯改造后的调试进行,发现电梯还存在一些问题:(1)在1层和6层电梯会出现显示乱层现象,在1层下行进入
平层区时,显示为“0”,在6层上行进入平层区时,显示为“7”。
(2)平层精度不高,误差大,有的楼层越站不停车。
经分析,发现问题(1)是由于楼层寄存器d201达到1层平层区后,程序执行“减一”指令,达到6层平层区后,程序执行“加一”指令所致。
如图三所示,在楼层寄存器d201之前上行方向串联6
层楼层继电器的常闭点m6,在楼层寄存器d201之前下行方向串联1层楼层继电器的常闭点m1,使程序在达到上下端站时,不执行“加、减一”运算。
经过对电梯的试运行,该现象被消除。
问题(2)的原因在于光电码盘的分辨率太小,从前文的计算公式可知,一个脉冲在光电码盘的分辨率为“2”时,等效电梯运行距离为34mm,造成电梯脉冲计数与电梯轿厢实际位置的误差偏大,使电梯平层精度差。
在调试整改时,将光电码盘的分辨率调整为“8”,则根据前文所叙公式l= dπi/p可知一个脉冲等效电梯运行距离为8.5mm,这样,大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行精度,实践证明,提高光电码盘的分辨率也就提高了电梯的平层精度,经过检查,6层楼的平层误差均在±1mm之内。
六、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自对该梯进行改造半年以来,经查看维修记录,该梯未出现一次显示错误、到站不停车、冲顶、蹲底等故障。
改造不但达到了预期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可靠性,同时,减少了保养人员的工作量,是一次可实行、有效益、值得推广的改造。
七、结束语
本人从事电梯维修工作十年多来,一直坚持边工作,边学习。
从一个对电梯一无所知的人到取得电梯维修高级等级证,应该感谢深圳市劳动局培训机构老师的教诲,以提高本人在今后电梯维修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附录一:《原电梯元件分配表》
附录二:《改造后电梯程序梯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