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 _6·2_机电事故调查报告

【2017】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 _6·2_机电事故调查报告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6·2”机电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二O一七年六月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6·2”机电事故调查报告2017年6月2日8时40分,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简称井工一矿)19108综采工作面辅运巷发生一起机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56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017年6月2日,朔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平鲁区煤炭工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总工会等单位成立了井工一矿“6.2”机电事故联合调查组(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平鲁区监察委员会派员参加,对事故展开联合调查。

另外还聘请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助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等工作,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制定了防范措施及整改建议,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一)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82年创建的平朔煤炭工业公司,1997年6月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成为集团旗下核心生产企业。

2006年原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优良资产纳入中煤能源股份公司(上市公司),2008年8月注册成立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8月,平朔公司实行集团化运作,更名为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平朔公司已拥有3座年生产能力2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露天矿,3座年生产能力千万吨级的现代化井工矿,年入洗能力1.25亿吨的6座配套洗煤厂,4条铁路专用线总运输能力达1亿吨。

目前平朔公司拥有在册职工9201人,已累计生产原煤12.58亿吨,外运商品煤9.81亿吨,累计缴纳税费641亿元。

中煤平朔集团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7]GQ044Y1B3,有效期:2014年12月18日至2017年12月17日。

(二)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基本情况1.矿井基本情况井工一矿隶属于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上窑子村西,行政区划属平鲁区白堂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7′10〞~112°25′10〞,北纬39°25′10〞~39°27′30〞。

矿井在籍总人数为666人。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始建于2003年6月,设计生产能力为350万吨,2005年9月竣工投产。

2005年10月25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批复了《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井工矿一、二号井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煤发展字〔2005〕524号),同意一、二号井技术改造能力均为1000万吨;2005年12月10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批复了《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井工矿一、二号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同意一、二号井技术改造能力均为1000万吨。

井田东西长4.878km,南北宽1.760km,井田面积16.16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

主要可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煤、9#煤。

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为瓦斯矿井。

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立井四条井筒。

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主采煤层9号煤层设为主水平,4号煤层设辅助水平。

井工一矿有7名矿级领导,包括矿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纪委书记,下设安监部、调度室、生产技术部、测量部、设备管理部5个职能科室。

煤矿设立了由机电矿长为负责人的机电设备管理领导机构,负责机电设备具体管理工作,另配备有机电副总工程师,设备管理部和队组负责具体设备管理工作。

2.生产系统概况(1)运输系统矿井主运输采用斜井胶带输送机提升,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从地面直接运输到工作面。

(2)通风系统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

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现有能力匹配的对旋主扇(型号FBCDZ-№34/2*800) 2台,每台通风机配两台YBF800S2-10型隔爆电动机,功率为800Kw、电压10kV,主轴转速580r/min,并配双路电源。

(3)供电系统副井广场设置35/10kV变电站一座,正常工作时2台工作1台备用;电源通过两回LGJ-240 mm2型钢芯铝绞线架空线路,分别引自安家岭110/35kV变电站和安太堡110/35kV变电站。

该变电站以四回MYJV42-10KV,3×240mm2沿钻孔下井供给上窑区九煤中央变电所实现双回路供电。

主驱动站供电系统电源引自副井广场35/10KV变电站10KV系统的不同母线段,通过两路LGJ-3×150mm2架空线路,用杆塔架设至主驱动站实现双回路供电。

主通风机房供电系统电源引自太西区地面工业广场35/10KV 变电站10KV系统的不同母线段,通过两路YJV22-3×50mm2电缆线路沿地沟敷设至主通风机房实现双回路供电。

太西区地面工业场地设置35/10KV变电站一座,电源采用2×LGJ-3×240 mm2钢芯铝绞线,引自本地区不同变电站的35KV母线段,实现双回路供电。

(4)排水系统矿井上窑区主、副水仓有效容量达5412m3,满足容纳8h上窑区正常涌水量之要求;上窑区主排水泵房安装五台D280-43×6型离心式水泵,每台水泵配备佳木斯YB 450M2-4型电机,电压等级为10KV,电机功率为315KW,三趟φ245排水管路,经回风立井排出地面至污水处理厂。

太西区主、副水仓有效容量达10593m3。

太西区主排水泵房配备6台MD450-60×7多级耐磨离心泵,每台水泵配套YB630M1-4-800KW电机,4趟ø325管路,经9煤太西管子道钻孔排出太西地面至污水处理厂。

(5)压风系统采用地面集中压风方式,在太西地面工业广场建设压风车间,车间内安装6台M300双螺杆空压机,两用两备两检修。

井下压风系统由地面钻孔铺设的1路DN200无缝钢管给太西四煤采区以及太西九煤采区集中供风。

3.“六大系统”运行情况(1)安全监控系统该矿采用KJ86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工业以太环网+CAN 总线”为数据传输平台,结合CAN总线传感器,使系统在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可靠性、信息实时性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该系统装备数量和种类齐全,系统风瓦电闭锁、瓦斯超限断电以及故障闭锁功能稳定,运行良好,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2)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多功能的“Z-NET”综合通信平台(含人员定位与无线通讯),其中KJ399人员定位系统采用zigbee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

(3)压风自救系统压风系统采用地面集中压风方式,在太西地面工业广场建设压风车间,车间内安装6台M300双螺杆空压机,两用两备两检修。

井下压风系统由地面钻孔铺设的1路DN200无缝钢管给太西四煤采区以及太西九煤采区集中供风,压风自救装置采用ZYJ(A)SFN 型压风自救装置。

(4)供水施救系统该矿在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安装了供水施救装置,以便遇有突发事故时井下作业人员可以现场组织进行施救。

(5)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由调度通讯、无线通讯与IP网络广播三部分组成,系统目前运行稳定。

(6)紧急避难系统该矿紧急避险系统包括1个永久避难硐室、6台钢制式救生舱、2台过渡站和1套生命绳,同时为入井人员设置了合理的井下避灾路线,优化了应急预案。

这些生命保障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有机整体,构成了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矿井证件情况采矿许可证编号:1000000820032,有效期为2008年3月6日至2029年5月1日。

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晋)MK安许证字【2014】GA039Y4B3,有效期为2014年8月25日至2017年8月25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40000MAOGTWPP05,营业期限为2016年4月18日至2023年12月31日,证件均在有效期内。

(四)事故相关情况1.事故地点巷道布置巷道布置:19108辅运巷断面为矩形,规格为:宽×高=5200×3500mm。

开采工艺: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

支护形式:巷道支护采用“锚、网、索、钢带”支护,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900×900mm,每排6根顶锚杆;帮锚杆采用φ22×24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和φ18×1700mm的圆钢锚杆,间排距为1200×900mm,每排4根帮锚杆;锚索采用φ17.8×10300mm的七芯钢绞线,间排距为2000×2700mm,每排2根锚索。

巷道顶部安设钢带,规格为φ12×4600mm,排距为900mm;巷道顶部铺设钢板网,巷道帮部布置点焊经纬网。

2.设备布置19108辅运巷巷宽5.2m,从工作面机尾方向,沿巷道中线偏煤壁侧布置一台ZFDC26500/22/43型迈步分体式超前支架(6片片架),偏移量约0.45m;超前支架升展后宽度4.31m(包括侧护板,侧护板宽度0.6m),两端距辅运巷巷帮0.44m ;进行吊挂并延升至巷道尾部,单轨吊长度120m,共30节,每节单轨吊配备一套单轨吊电缆滑轮小车,同时单轨吊头、尾处各安装1节可进行刹车制动的特殊滑轮小车。

3.19108综放工作面辅运巷单轨吊拆除作业方式根据《19108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中关于单轨吊拆卸作业要求,拆除单轨吊前,先查看单轨吊是否具备拆除条件。

检查作业范围顶板支护完好、检查单轨吊连接可靠、检查作业地点道路畅通等。

并向工作面人员发出拆单轨吊工作开始的信号。

拆卸单轨吊时,单轨吊下方严禁有人,作业人员站在“人”字梯子上拆卸单轨吊,“人”字梯安设牢固,不得晃动,梯子的两腿之间用8#铁丝联接牢固,使用梯子时,铁丝必须张紧。

人员在梯子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安全带固定在顶板锚杆上。

拆卸时每组不得少于两人,一人站在梯子上卸料,另外一人护梯并监护。

严禁人员骑到单轨吊上卸螺丝和销子。

拆除单轨吊,单轨吊平稳落地,运送到指定地方码放整齐。

清理作业现场工具、材料等,并向工作面人员发出拆单轨吊工作完毕的信号。

4.事故地点及相邻区域情况事故地点为19108工作面向外辅运巷25m位置,北侧为19107工作面采空区,南侧19109备用工作面。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一)事故发生经过2017年6月2日6时30分,综采队召开早班班前会,会议由队长张换明、书记孟宪辉参加并主持。

参加会议还有跟班副队长曹振亚、班长张权、副班长尉斌、煤机司机莘卫东、李名志、转载机司机陈伟、刮板机司机王义飞、集控室电工王春成、支架工王博文、张静、郭鹏、放煤工武金伟、杨志龙、普工任平,验收员李学荣、共17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