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制剂学概述

工业制剂学概述


(一)快速释药系统
rapid delivery system
• 快速释药系统系指采用现代药剂学制备技术,使药物
从固体制剂中快速释放的一类新制剂,主要用于胃肠 道和口腔等黏膜给药 • 该系统特别适合于:突发性疾病、特殊环境(如战争、 沙漠等)服药、特殊人群(如儿童等)以及需快速起 效的药物等 • 特点: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处方及工艺简单
工业药剂学概述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周建平
一、概述
药剂学是关于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 售、监控、使用等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
二、Drug Delivery System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无论口服
缓控释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等都 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技术基础。
• 近二十多年间这些系统在理论研究、剂型设计及制备
方法等多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加,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 DDS并不能取代“普通”制剂的作用(特别是速释制 剂:分散片、口溶片、滴丸及微滴丸等),必须同时 重视两者的发展和提高。
其控释作用主要由促渗剂决定。 主要为膜控释技术和粘胶骨架控释技术 特点:给药间隔长(1~7天/次),血浓平稳,可随时 中断给药。
发展特点
a.寻找安全有效、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促渗剂(挥发油,氨
基酸衍生物、表面活性剂,Azone和DMSO衍生物等) b.其它导入技术的发展(离子、电致孔、超声波及激光导入 技术等,但存在问题) c.大分子药物TTS研究开发(脂质体、微乳等) d.中药提取物(巴布剂、硬膏剂、糊剂等) e.粘贴及控释材料的研究(压敏胶、复合膜等)
特点: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和药物剂量。
发展特点
a.脂质体(抗体和糖配基修饰,长循环、纳米隐形、pH敏感、热
敏感脂质体等)
b.微乳和微粒(表面修饰疏水性—→亲水性,如吐温80修饰—→ 脑靶向)
特点:服用方便,降低峰谷比,毒副作用小
发展特点
a.某些抗生素(头孢氨苄、庆大霉素、罗红霉素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使用有异议);
b.t1/2>20h的药物(非洛地平、卡马西平、地高辛等→ 临床实用性); c.肝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心得安、地尔硫卓、维拉 帕米等→剂量问题);
d.复方缓释、控释制剂(伪麻+西替利嗪、非洛地平+
(四)靶向给药系统(TDS)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新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热点,发展较快,特别在脂质
体、微乳、微球、毫微粒和毫微囊等制剂方面。主要集 中在抗癌药物方面。可分为被动和主动靶向。 一级靶向(器官及组织靶向) 二级靶向(细胞靶向) 三级靶向(分子型靶向)
(二)缓控释系统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systems
该系统发展速度最快,技术较成熟,已具备一定的工
业化生产基础。 控制释药速度(水凝胶骨架制剂,水不溶性膜控包衣 制剂,渗透泵制剂等)→控制释药部位(胃内滞留型制 剂、肠包衣型结肠给药系统)→控制释药时间(脉冲给 药系统),一般采用口服或口腔给药。注射型正在兴起 (在体凝胶、毫微球体系等)
美托洛尔等) e.从12小时/次→24小时/次发展(硝苯地平、尼莫地
平、地尔硫卓等)
(三)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TS
发展较缓慢,研究多、产品少,药用高分子材料(如 控释粘胶、微孔膜等)缺乏。
近代药剂学研究表明:该系统主要属皮肤控释型制剂,
基本含义:研究药物制剂和剂型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 技术、生产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主要特点:吸收融合了材料、机械和电子等科学、粉体
和化学等工程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改善和提高 普通制剂的质量,实现新制剂和新剂型的工业化生产 主要内容:继承药剂学基本内容,加强制剂加工技术 (单元操作)及设备等内容
药剂学的发展
一、按历史发展分析:
1.古代药剂学(天然药物的原始使用) 2.近代药剂学(中药、西药的普通制剂) 3.现代药剂学 “三小”(剂量、毒、副作用)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二、按药物制剂和剂型发展分类:
第一阶段:普通(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第二阶段:长效→缓释(骨架、包衣、滞留等)
药剂学是药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 新制剂和剂型(快速、缓控释、靶向等) 新技术和工艺(包合、固体分散、纳米等) 新机械和辅料(高效、流化制粒、新材料等) 中药、生物技术药物等 因此,随着药剂学的发展和进步,科学研究进一 步深化和专门化,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已成 为必然。
药剂学分支学科
主要分支学科有:
第三阶段:控释(TTS、渗透泵、脉冲、自调)
第四阶段:靶向(TDS→组织、细胞、分子)
DDS(drug delivery system):prolonged、delay、
modify→sustained→controlled→targeting
delivery system(TDS)治疗的 TTS(transdermal therapeutical system)→TDDS
物理药剂学→用物理化学研究药剂学有关技术的边缘学科 工业药剂学→药剂学核心(其它学科作为基础支持) 生物药剂学→研究体内药物转运机制和过程 药物动力学→用数学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与药效间关系 临床药剂学→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机械)工程学等
工业药剂学
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发展特征
• 释放技术:速崩→速溶→快速吸收等 • 给药途径:胃肠道→口腔等黏膜
• 药物剂型:片剂→其他剂型(粉雾剂、滴丸)等
☆典型制剂:
• 口服分散片(适合于大剂量、难溶性药物,特别是儿童服用)
• 口腔速崩片(适合于小剂量药物等,1min内崩解、无沙砾感) • 口腔速溶片(适合于小剂量、溶解性药物等)
相关主题